汉朝乐府是中国诗歌史上一个特殊的存在,它本是一个官方机构,负责在民间采集民歌,以观察民情,丰富宫廷音乐。 由于采自民间,乐府诗的题材都非常接地气,围绕普通人民的生活日常展开,语言也极为通俗、活泼,和文人士大夫的创作呈现完全不同的面目。 自汉朝以后,也有很多朝代设置专门的音乐机构,但已经彻底沦为宫廷贵族粉饰太平的自娱自乐,没有了最初的淳朴和亲切,乐府逐渐演变成一种诗体。 今天要分享的这首《陌上桑》曾出现在我们的中学课本上,时至今日,读起来依然那么朗朗上口,学生年代学过的就是不一样。
这首诗按照内容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描写罗敷的美丽,使用了侧面描写的艺术手法,这也是中国古典文学比较经典的写人技巧。 第二部分是戏剧冲突的焦点,一个纨绔子弟看上了罗敷,并且轻浮的表示“宁可共载不?”,面对可能的危险,罗敷毫不畏惧,坚决说“NO!” 为了彻底打消纨绔子弟的念想,罗敷进一步描述自己夫婿的不凡之处,潜台词是:你算哪根葱?我老公比你牛多了!也帅多了! 诗写到这里戛然而止,却也惹人去猜想最终的结局。如果罗敷的夫君确实如她所言,那这是一个喜剧;如果罗敷只是虚张声势,那很有可能就是一个悲剧。 你觉得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