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网络上与资深报界前辈和数位网友闲聊,对於退休后爱好投稿的我确实获益匪浅。现在将有趣部分与大家分享,尤其是想在报章投稿的写作者。 资深报界前辈: 有文友問 : 先在社交媒体发表文章,然后投稿报馆,算不算一稿兩投,是否有稿费? 前辈答:几年前,曾经问过几位副刊负责人,可惜没有明确的答案。个人的浅见是 : 既然要投稿报馆,理应让报纸刊登后才上载社交媒体,这是基本的礼貌和尊重。 网友: 说的不错,既然要投稿报馆,理应让报纸刊登后才上载社交媒体,這是基本的礼貌和尊重。只是通常投稿报馆,没有办法知道稿件是否会被采纳,由於等待一段时间后,才把稿件登上社交媒体,成為一稿兩投了。如果报馆能夠審阅稿件后,通知投稿者稿件是否会被接受,也許会好一点。可惜报馆通常以稿件众多为由而拒絕,不知道是否有可能改善这问题。 网友: 是否录用,安排何时刊登等,我觉得报馆都应该给投稿人一个交代。比如我有一位友人的文章投给报馆,一年多后才刊登。他以为已经没了,所以刊登在我的个人网站。有时候也不是一稿两投,而是忘记了。 网友: 的确如此。照理給予投稿人一个交代,应该是不会很困难的,只要在系統中安装好就行。也許这也是对投稿人的一种尊重吧。只可惜现在很多报社都不愿意如此做。 网友: 同意。有刊物的稿约特别注明: 若三个月未刊登, 作者可自行处理。这样声明可不会让作者投稿如石沉大海没有回音。 资深报界前辈: 如今的编辑,工作已非昔日可比。以前只需改稿下题,如今排版,安插照片,打印,校对,全都一手包办,还得开会,听??报等。有时稿太多,有时缺稿。这十多年在编辑组,感触颇多,个中冷暖,外人焉知。想当然尔者,人云亦云。 特別怀念某前辈,不但将改过的稿退回作者,也会拨电话跟作者交流。跟他同事的三年,获益匪浅。 看完报界前辈这般解释后,可说是茅塞顿开。相伩很多投稿人都无法体会到其中道理。看不到自己的稿子被采用,总是很无奈及失望的。 其实,笔者完全理解编辑组在審阅稿件时所面对的种种困难,並非外人所能体会的。但是投稿人所需要的是受肯定,也是非常重要的。投稿人最担忧的是稿件內容是否符合报馆所需?是否会石沉大海?以便为另一稿件做好准备。所以希望在未來的日子,我国报馆能有突出的改革,跨出一步,与投稿人互相的交流,聆听投稿人的心声,举办投稿人讲座,同时向投稿人简明报纸版位所需要的合适內容及方针,而不是你投你的稿,我做我的编辑,以创造一个更温情的互助互惠的关系。让一向冷漠的文化园地能夠锭放出亲切的光采。 我同意某位资深作家所言,网络天地大,不要依赖报纸。尤其是对於初学投稿者,更是金玉良言。其实,除了网络之外,我们也能投稿到很多的文艺刊物,令我感动的是,多数网络与文艺刊物的编辑都能给予投稿者一个回复与交流,並对稿件提出意见与修改,让投稿者能从中得到益处,时常改进自己的错误,這是一件很鼓舞的推动力,也可说是对投稿者的一种尊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