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
眉山(今属四川)人。苏洵子。嘉佑进士。神宗时曾任祠部员外郎,因
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后以作
诗“谤讪朝廷”罪贬黄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等,
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北还后第二年病死常州 。南宋
时追谥文忠。与父洵弟辙,合称“三苏”。在政治上属于旧党,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少数诗篇
也能反映民间疾苦,指责统治者的奢侈骄纵。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
有影响。《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传诵甚广。
擅长行书、楷书,取法李邕、徐浩、颜真卿、杨凝式,而能自创新意。
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
”。能画竹,学文同,也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认为“论
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高度评价“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
造诣。诗文有《东坡七集》等。存世书迹有《答谢民师论文帖》、《
祭黄几道文》、《前赤壁赋》、《黄州寒食诗帖》等。画迹有《枯木怪石图》、《竹石图》等。 |
水龙吟
【宋】苏轼
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②。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
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③。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注释】
①从教坠:任杨花坠落。②有思:即有情。③缀:连接。
【简析】
小雨初晴的欣喜,使院庭的晚照也这般红丽!倒影芙蓉池的楼台,摇漾着动人的金碧,春晚的风,吹动飘拂的柳,含怎样依依的情!池面的嫩荷,不正如伊人饰戴的细巧青细?然而,时光毕竟已流过七载,故园依旧,良月好侣却已零散!过片的赞美由此化为惋叹,朱颜已老的词人,已再无心情赏景主。于是斜阳渐隐,金翠的楼台上,只剩下这位落拓归客的身影,坐对着暮霭四起的黄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