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今天:2月16日 连续两天回顾李昌镐的陨落时刻,二月也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了一半。你以为这就算完事儿了?图样图森破,最惨的还在后面呢。李昌镐的二月注定荣光与颓丧频繁交错。无论比赛类型是个人还是集体,都要被堆积在这个一年之中最短的月份里。万幸命运还没无聊到盯着石佛连薅三天羊毛的地步,今天要回顾的是李昌镐那17座世界冠军之中最有价值,也是当事人最看重的一冠。 2001年,第4届应氏杯决赛第4局,李昌镐执黑3点胜常昊。 历史的车轮驶入新千年,中日韩棋界纷纷洗牌的局面同样影响着高踞云端的统治者,已经将手上的世界冠军刷到两位数的李昌镐开始追求质量。千禧年的李昌镐外战成绩一路走跌,全年的精力几乎都集中到了应氏杯上。纵然年少成名,四年依旧是个挥霍不起的时间间隔。更何况形势所迫,并未留给石佛任何转圜余地。 本是为见证华人棋手登顶世界而创办的应氏杯,经过曹薰铉、徐奉洙、刘昌赫三人的传递,已成为韩国围棋的私藏。对于那座造型浮夸的奖杯,中国人夺回的执念有多深,韩国人守护的意愿就有多强烈。后人总结时会认为四大天王按年龄依次潇洒落座是理所当然的顺序,仔细分析前四届应氏杯的夺冠历程,你会发现剧本无一例外皆为孤胆英雄闯关。本届比赛韩国棋手们继续着“大家集体攒人品谁幸存谁去人群里跳大”模式,首轮梁宰豪、徐奉洙不敌王铭琬、俞斌,第二轮曹薰铉输给王铭琬尚属正常,崔明勋不敌接近花甲之年的林海峰姑且赞一句老当益壮,卫冕冠军刘昌赫抱拳拱手“前辈咱们只斗棋感不拼气力”,被大竹英雄仅用一个上午轻松PIA飞。战至八强李昌镐又一次陷入环顾四周只剩自己的绝境,拦在面前的对手是棋坛公认的“石佛克星”,历史战绩2:7的依田纪基。 众生在佛掌下畏缩战栗的时代,不信邪的依田成为独特风景。直到本局老虎的自信终于越过红线,执白的依田对上方黑空过于洒脱,被李昌镐构筑起最擅长的盘十天堑。终局前李昌镐在正常进行亦可收后,收后与否不影响胜负的情况下与依田围绕着最后一个单劫较劲,执著的走成粘劫收后。在苦手面前赢下关键一战的李昌镐,选择用这种方式一浇胸中块垒。以本局为起点,李昌镐对依田打出一波五连胜扳平比分,随后在冲岩学校三百段纪念上挑选本局作为自己生涯代表作,并留下“这次对局是我夺冠道路中最为艰难的一局……通过这次艰难的胜利获得了自信心”的感言。 半决赛李昌镐零封俞斌,另一头常昊2:1制伏王铭琬。时隔12年,首届应氏杯决赛对手的弟子们再续上一辈情仇。在应氏杯终身裁判长吴清源的见证下,决赛前2局在成都开战。首局猜先得手后常昊选择了黑棋,最终无力承担8点(7目半)的重荷败北。第2局轮到常昊执白,数子结果出炉前常昊始终认为获胜的会是自己,未曾想石佛的半目逆转神技再度发威。至此常昊对李昌镐的连败数已经积攒至12。 3个月后常昊在家乡上海背水一战,迷你中国流的肩冲变招首次在世界大赛中亮相。在研究室一片“黑棋布局不成功”、“常昊太急躁”的质疑声中常昊渐渐将局面导入自己的路子,最终屠龙速胜扳回一分。下一局又轮到常昊执白,追平比分并非奢望,双方利用一天的休息时间潜心调整备战。第4局几乎是第2局的重演,白棋的领先时间更长但官子更为复杂,李昌镐的后半盘并非滴水不漏,但常昊犯下的错误更多,多到足够被逆转。 不知有多少中国棋迷对常李“绝代双骄”的说法嗤之以鼻,仿佛不如此便无法证明自己懂棋。事实上本次决赛结束后,中国棋界自己就发出了“常李对抗时代告一段落”的哀叹。考虑到此时距离他俩的初逢还不到4年,未来的8年里大家还有3个世界冠军要争,中国围棋的某些特质还真是自上而下、源远流长。酷爱盖棺论定的人们永远把握不住时代真正的动向,那一刻开启围棋世界大赛时代的应氏杯,被时代的第一人如愿捧起。自那以后,这个堪称气运风向标的比赛,再未能迎来实至名归的天下第一到此留名。 弈客围棋原创整理 更多棋文弈事,下载弈客APP,和热爱围棋的棋友对弈手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