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苍天不言,四时行焉 ——读于永正先生的《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

 夏日windy 2017-02-16


这是我近来读于永正先生的教育文章,冲口而出的八个字。

这八个字源自《论语》,意思是:上天从来没有说过话,可是春夏秋冬四季,运行得很好。在此,我略作调整,用以称赞于永正先生《行无言之教》一章的高妙。

于永正老师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好老师,他认为教育有“说服”与“看服”之分。前者为有声语言,后者是无声语言。的确,大德无形,大教无痕,我们不能把教育变成“叫育”。

想起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一件往事。


那时,我在浙江师范大学读书,因条件所限,整个中文系82届四个班的学生都集中在东大教室听课。课堂上,偶尔会有人迟到。对此现象,一部分老师很能理解,不予理会,视若无睹,继续授课;那迟到的学生,轻轻走到自己的位置上,拿出笔记来认真听课。

有一位特别严格的老师,对迟到现象深恶痛绝,迟到的学生在透明玻璃门外喊:“报告!”他不理!迟到者十分尴尬,最终忍不住走入课堂。此时,他就停止授课,行注目礼。迟到者心理素质好的,强作镇静走到自己的位置;心理素质差的,满脸绯红,芒刺在背。一段时间后,学生们对这位老师颇有微词,可是那时讲“师道尊严”,也没见谁去跟这位老师沟通交流;或者,也可能沟通交流过了,他未必认同。谁知道呢。

后来,他的愤怒升温了,不仅停止授课,还怒目而视,进而讽刺挖苦。他最有名的一句名言是:“我看你就不必进来了吧?”有一年冬天,天气巨寒,他的那个“不必进来”有时一堂课中会说好几次。


这句话,似乎是商量,实际是斥责,不是不允许进课堂,而是颇有羞辱之意,杀伤力很强。那个年代,“知识就是力量”,大家求知若渴,所以这句话让同学们很恼火。

有一天,他自己迟到了,且时间很长。教室里,大家叽叽喳喳,情绪激动,都在想如何报复他。待他终于出现在门口,全体学生异口同声大声说:“我看你就不必进来了吧!” 全场爆笑,大家拍桌子打凳子,跺脚鼓掌喝倒彩,根本停不下来。他又气又急,恼羞成怒,但因理亏在先,终也无可奈何。

我个人并不觉得迟到有理,反之,我很讨厌迟到。的确,人应该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应该严格遵守作息时间。可是,八十年代的大学生,其实非常勤奋,因为上大学机会极难得,所以大家很自觉。平时自修,教室里几乎座无虚席。只是,由于历史原因,他们中的大多数,已是成熟的成年人,很多人不仅成家立业,更是拖儿带女。成年人难免有繁琐家事处理,而且两百多人同处一室,有人迟到,在所难免。我以为完全不必反应过度,小题大做。

走上教师岗位后,我本人也有一次难忘的迟到。

有一次,我住宅小区的车子被堵得死死的,最后物业人员挖开了行道树,才把我的车子从车堆中放出来。结果,我赶到学校时,上课已迟了十五分钟,这可是我从教以来重大的责任事故了吧。快!快快!我心急火燎地往教室里跑。

教学楼里空无一人,师生都在上课。我暗自庆幸,突然,前面发现一个熟悉的身影,正向我的路线走来,再走一会儿,我们的轨迹就会相交。


不好!是老校长!屋漏偏逢连阴雨,这下我死定了!

老校长健步向我走来,明明应该看见我了,我做好挨骂的准备了,他却突然扭转脸,一转身,往另一个方向去了。

老天!他竟然没有发现我迟到?不可能吧?

我心中忐忑不安,校长也没有再提起。好久以后的一次酒席上,我忍不住问起了这件事,老校长笑眯眯地:“我早看见你了。但你平时又不迟到,这一次总有原因。下不为例吧。”

宽容比责备更让我难受。每天清晨,老校长自己早早就在操场、教学楼、食堂等校园各处,行走查看,与师生谈心交流;晚上,学生睡下,老师们走了,他才会回家。这次的无言之教,让我终生难忘。我羞愧难当,几乎当场落泪,心里暗暗发誓,绝不容许再有此类事故。

我的语文课上,对学生迟到一律不作批评。学生在门口一喊报告,我当即回答:“进来,进来。”而且,为了不影响教学,我甚至允许他们不作任何请示,坐到座位上去。这样做的实际效果是,学生反倒更自觉了;也许因为我所执教的衢州二中纪律严明,学生素质高吧,我的课堂上难得有人迟到。

对偶尔迟到者宽容,是一种“无言之教”,可“无言之教”的内容很多很广,几乎无处不在。以身作则,坦率真诚,勇于认错,这样的“无言之教”往往更能赢得人心。

在《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一书中,于永正老师还写了一个经典案例。

有的老师点名,碰到不认识的学生姓名,故意跳过去,然后问:“刚才有人漏掉吗?有!那你叫什么名字啊?”让学生自报家门,老师免去了读错字白字的狼狈;可这个戏法过于俗套,以致人人皆知而屡屡被戳穿。


一次,于永正先生点名时碰到了一个叫訾建华的学生,本想虚荣一下,可一想:“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于是,他转身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大大的“訾”字,问小朋友:“这个字念什么呀?老师第一次见这个姓。”全班小朋友当然都认识,齐声说:“zī!”他说:“和你们一见面,我就有了一个收获——认识了一个‘訾’字。谢谢你们!”


试想,坦率诚恳,善意平等,有这等胆识胸襟的老师怎么会不让人由衷地敬爱呢?正如于永正先生所言:“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犯错误不怕,只要正确处理,错误就变成了教育资源。”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天何言哉?四时行焉!“无言之教”是身教,不仅仅是大的行动,还是日常的言谈举止、举手投足、一笑一颦,甚至一个微妙的眼神,对学生都有深远的影响。

于永正先生的《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一书,叙事生动,文笔质朴,内容有趣,丰富广博,充满奇思妙想,着实精彩纷呈。我读之如醍醐灌顶,常常触动内心,因而有一种按捺不住的言说冲动。所以,此文虽在倡导“无言之教”,而我却唧唧歪歪地说个不停;突然就想起那流传很广的名句:“多吃点才有力气减肥呀。”

正是!

(作者系衢州二中教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