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岁前造就超常儿童

 又美又黑 2017-02-16

婴幼儿的大脑虽然在母腹中已经形成,但是深入开发与应用,则完全在出生之后。自从睁开眼睛,外界事物的刺激反射到婴儿的大脑之中,千百万次的循环往复,使其大脑感知积累不断增强,对外界的认识步步深入叠加,于是就有了分析和判断,渐渐懂得亲疏、远近、喜爱与恐惧。

人类进化过程中,一周岁之前的自然养育法则,不会造就大的差别。正常家庭的人,都知道哭泣就会哄,是自然本能。婴儿认识的事物就是一个家庭的所有,无非有的房屋宽大,有的窄小一点。

一岁以后的成长开始有差别。外出多的孩子认知能力必然强。那些听话不好动的孩子参与社会实践少,认知能力就会差。有些孩子小时看上去很聪明,说话早,表达好,认识事物多,但是不一定都学习好,这与学校的考评标准有关。对学前教育、低年级教育考评的标准过去往往是识字与算术,其他的诸如正确表达,交流,与小朋友合作相处,独立行为能力等等则被严重忽略。久之那些听话,识字、算术能力强的被推宠,自信心增强,也就各方面“都强”了,其他弱点或者被忽视。只有到了成年到了工作的时候,才体现出能力与分数不一定完全成正比。三岁前造就超常儿童

三岁之后的幼儿大多进入幼儿园,接受基本均衡的教育,除了父母的个性素养影响不同,所受的教育大体相同。

神奇的教育往往出现在一至三岁之间。这期间幼儿的时间非常充足,精力特别充沛旺盛,除了睡觉别没有事,真正无忧无虑,对世界感知能力特别强。如果细致观察就会发现,幼儿除了吃睡之外,一刻都不会闲着,踢球,奔跑,打滚,钻桌椅子底,总是探索大人看来非常不合常理的事物与现象。如果这一阶段尽心引导,满足其认识世界的强烈渴望,不断变化其认知方式,会使其大脑认知能力迅速增强,潜力得到自然发挥,表现出超常特性。一些超常儿童都是在这段时间造就的。

那么,三岁前的幼儿如何正确开发,满足其认知呢?

一是走出家门。到外边去,是一般人都知道的做法。对幼儿来说,车站、码头、广场、超市这些人多的公共场所,不宜多去,因为不利于健康成长,但是对于孩子的社会认知却很重要。公园、花园、海岸、河湖边、小树林、动物园、田野是最好的去处。

二是模型识记。从最简单的家具、动物、生活用具图像开始认知。识记应先从白菜、萝卜、葱、蒜这种简单的名词开始,切忌用三个以上的单纯词,如玻璃球、摩托罗拉、凯迪拉克这类长发音词。先动物后植物,因为动物形象活泼,幼儿愿意看。识记中的图像旁边一定要大字号标出汉字。幼儿在千百遍玩耍中会自然记住所有图像与汉字,使不可能都会变为可能。也许有一天,你会突然发现幼儿能认识很多汉字。

三是讲故事。生动的幼儿故事是一扇窗,能打开幼儿智慧的心扉,开启幼儿的无限想象力。对婴幼儿潜移默化的影响不可估量。这种故事应当反复讲,重复就是效果,越重复幼儿越喜欢。重复能加强其识记能力的培养。

四是看少儿节目。电视上有生动的画面,天气预报、图片,少儿动画片,美的风光,无其不有。是现代文明给儿童带来的生动画面,拒绝婴幼儿观看,不可思议。当然,有些少儿动画片并不好,例如《熊出没》中光头强的一些不文明举止,乱吐乱扔等做法,对幼儿的影响不好,应当回避看这种情节。文明,生动,智慧,勇敢,举止优雅,想象丰富的内容片应当成为少儿节目的首选。

五是用电脑。电脑、手机是现代儿童才能接触的新事物,可适当地应用于幼儿早期智力开发之中。幼儿特别愿意触摸,学前就会打游戏的儿童,将来一定不会去游戏厅过夜!也不会特别迷恋。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特别强,为什么要反对呢?抵制新事物,是很多人的自然习惯,并切还振振有词。电视刚出现的时候拒绝儿童看电视,电脑出现的时候又拒绝儿童上网,现在又拒绝儿童看手机,只是不能过量而已,不要因噎废食。

另外,三岁之前的婴幼儿不适合远程外出,五六岁的学前儿童有条件则要尽量带其远行。常言说,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就是这个道理。泰山之雄伟,长城之逶迤,黄河之咆哮,长江之奔腾;城市之繁华,乡村之宁静,贫富之差别……都会在行进中得到深刻认识,不是在家中能说清楚、课本上能读懂的。故事书上坐地铁,看名胜,识气候,即使成年人也很难弄明白,旅行则会事半功倍。(赵耀卿)

2015年10月28日星期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