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余光中:一盏灯,推得开几尺的浑沌?丨读诗

 春秋大梦1010 2017-02-16

读诗:流丹


 守夜人

诗人:余光中


五千年的这一头还亮着一盏灯

四十岁后还挺着一枝笔

已经,这是最后的武器

即使围我三重

困我在墨黑无光的核心

缴械,那绝不可能

历史冷落的公墓里

任一座石门都捶不答应

空得恫人,空空,恫恫,的回声

从这一头到时间的那一头

一盏灯,推得开几尺的浑沌?

壮年以后,挥笔的姿态

是拔剑的勇士或是拄杖的伤兵?

是我扶它走或是它扶我前进?

我输它血或是它输我血轮?

都不能回答,只知道

寒气凛凛在吹我颈毛

最后的守夜人守最后一盏灯

只为撑一幢倾斜的巨影

做梦,我没有空

更没有酣睡的权利



█ 本诗引自《守夜人:余光中诗歌自选集》

由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授权发布



最后的守夜人,守最后一盏灯

——穴居读余光中《守夜人》

 

█ 文/赛非

  

 

寻个清净地,看余先生的文字。

 

窗帘遮住阳光,暖气调在22度,脱去厚重冬衣,忘却今夕何夕。

 

这是最适合阅读的空间——一个人的,安静的,温暖的,有点昏暗的所在。

 

打开豆瓣FM的私人频道,播着久石让的纯音乐,遥远而轻盈地悬在静谧禁闭的空气中。

 

整个世界的下方不断沉积,剩下我和余先生的字。

 

摈弃一切尘世纷扰去读书,写字,越发成为奢侈的事情,别人都在玩耍喧闹,追逐争吵,你怎能独自做得隐士?

 

一切在于心境,有人爱闹,有人喜静,一个人的不同时期,需要不同的满足感。知道如何满足自己的身与心,真真不易。不是靠谁谁谁或身外之物,而是认清诉求,看清皮囊下的伤口。事实上,绝大多数时候我们都在隔靴搔痒,是饮鸩止渴。不解释,不争辩,会心独享耳根清净。

 

我和很多人一样,对余光中的印象源于上世纪后期的《乡愁》。一枚小小的邮票,一张小小的船票,一方矮矮的坟墓,一湾浅浅的海峡。《乡愁》作于1972年,是年余先生44岁。事实上,余先生的乡愁早已贯穿整个人生,整个诗文创作。余先生曾把自己的生命划分为三个时期:旧大陆、新大陆和一个岛屿,旧大陆是祖国,新大陆是异国,岛屿则是台湾。他21岁第一次离开旧大陆去岛屿,30岁第一次离开岛屿去美国求学。第一次离开,思念的是台湾,后来,思念的是祖国,再往后,变成对中国文化——汉魂唐魄的无限眷恋。年轻时,余先生因为对外国文化的向往而选择主修外文,又屡次去往美国留学和讲学。美国文学与文化对他影响愈深,乡愁也像魔豆般在心底滋长。他日思夜念的故乡,是再回不去的故土,深邃的中国文化,已逝的美好,精神的栖所。

 

余先生一生漂泊,诗文的主题,多离不开“离乡”“乡愁”“孤独”“死亡”,读他的诗,迎面而来的是一种透析着顽强的苍凉。

 

几次逃亡,数次离乡,一如他自己称作的“蒲公英的岁月”。诗人的寂寞,文人的孤独,余先生一人占尽。他孤独着自己的孤独,贯穿时空,延展开来,却在当代无处落脚。他一生思考着生命的始终,明知宿命般的结局,却依然要与永恒拔河。1966年,不到四十岁的余先生写了《当我死时》。诗中,他想到生命的终结是返乡,回到最初的自己,踏上当年的故土,“这是最纵容最宽阔的床/让一颗心满足地睡去,满足地想”。

 

《单人床》里,“没有谁记得谁的地址/寂寞是一张单人床/向夜的四垠无限地延伸/我睡在月之下,草之上,枕着空无,枕着/一种渺渺茫茫的悲辛”。这种空绝冷清,仿佛失联的孩子,在黑暗中的无助无奈。去国离乡,离开加了乌托邦滤镜的美好纯净的童年,往后走再远,走到地球的任一角落,都还是怀念最初的起点,因为回不去,因为恍若隔世,都会在梦中惊醒,发现眼角的泪,为故乡而流。

 

又有对泯灭尊严与文明的不妥协,对残暴荒蛮世道的讽刺。《有一只死鸟》中,不被人群接受的异类日渐消亡,射杀后制成标本,贴上标签,成为对后人的诫言。然而,“杀一只鸣禽,杀不死春天/歌者死后,空中有间歇的回音/或者你坚持歌唱,面对死亡”。死鸟变得不死,只因面对肃清异己的捕杀,消亡之后还有坚持,还有希望,还有未能泯灭的初心。

 

明知生之寂寞,却要去守夜之孤独,这是余光中的纠结与坚守,知命与不甘。他借《九命猫》之口说,“我的敌人是夜,不是任一只鼠/一种要染黑一切的企图”,夜之黑,如同死亡,如同绝望,如同我们心底潜伏的罪与恶,人类永恒的心魔。人类自古害怕黑暗,上帝赐予人类光明,科学使得光在黑暗中有了可能。可我们心中的黑暗,永远无法被全部照亮,死亡带来的黑暗,更非人类可以逃遁。余光中的眼,不是用来寻找黑暗中的光明,知时间不可逆,生命规则不可违背,他也宁愿去独守这黑夜,”黑暗是一部醒目的书/从封面到封底,我独自读“。“拔河“是余先生频繁使用的意象,除了世人熟知的那首《与永恒拔河》,还有《水草拔河》:“昼夜是涟漪,岁月是洪波/是谁,明知我不能停留/日日夜夜,却叫我上岸去“。即便明知时间不可逆,最终是输家,依然还是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对峙下去。“滔滔的水声里/只有我,企图用一根水草/从上游到下游/从源头到海口/与茫茫的逝水啊拔河”。生命终将逝去,时间在围剿生命,人在时间的长河无处可逃,无路可退,一切都将指向一个终点,而诗人还有,也只有一根“水草”——救命稻草也好,幻象毒株也罢,是他仅有且不放手的武器。面对人生之“不可抗力”,缴械投降的人太多,孑然独守,懂得享受的,是背水一战的乐趣。

 

余先生一直在思考死亡,也在见证生命的循环以往。死亡与诞生,是生命循环的不同节点。他与永恒的黑夜抗争不绝,亦感恩母亲赐生带来的光与乐。余光中在《矛盾世界:母难日之二》中写,快乐的世界啊/当初我们见面/你迎我以微笑/而我答你以大哭/惊天,动地/悲哀的世界啊/最后我们分手/我送你以大哭/而你答我以无言/关天,闭地/无论初见或永别/我总是对你大哭/哭世界始于你一笑/而幸福终于你闭目”,无奈于生命的始终,在两代人身上的传递;而《抱孙》里,更多的是对生命轮回的会心感慨,“不待轮回,已恍然隔世/三十五年前,在那岛上/也曾经如此抱着,摇着/另一个孩子,你的母亲”。隔代之间的凝视,夹裹着历史与沧桑,长者愈明,幼者懵懂,一个回望过去,一个仰视未来。 生与死,悲与乐,爱与恨,如同世间万物,此消彼长,生生不息。

  

余先生写诗六十多年,成诗一千多首。自选且自译的诗集,余先生一生只出过一部,那就是《守夜人》。如他序中所言,诗人自译作品,好处是完全了解原文,绝不可能 “误解”。苦处也在这里,因为自知最深,换了一种文字,无论如何翻译,都难以尽达原意,所以每一落笔都成了歪曲……作为读者,对照而观,英译的诗,未尝不是另一个余光中。中文诗蓄势隽永,显其汉魂唐魄,英文诗则或绅士或雅痞,蘸满西方文化,依然厚积薄发。中西笔法,在一个意向,不同情境里殊途同归。好的诗歌是语言艺术的最高级,语言背后更出彩的是对文化对艺术对历史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守夜人》1992年首版于台湾,收诗65首;2004年,新收17首诗,于台湾再出新版,序言中写道“诗兴不绝则青春不逝,并使人有不朽的幻觉”;而今在大陆首次推出的《守夜人》,距离首版已是24年之后,颇多增删琢磨,以余先生自己的话来说,“再过十二年我就一百岁了,但我对做人瑞并不热衷。所以这第三版该是最新的也是最后的《守夜人》了。”

 

诗集收入的最后一首诗《半途》,是余先生两年前的新作,写他彼时心境:知了越噪越显得宁静/此生倒数,该是第几个夏天/蝉声再长,也只像尾声了/与永恒拔河,还没有输定/向生命争辩,也未必稳赢。临近九十,生命脉络似乎明朗,却又充满悬念。守最后一盏灯的最后一个守夜人,让时空维度变得渺小—一片大陆,算不算你的国?/一个岛,算不算你的家?/一眨眼,算不算少年?/一辈子,算不算永远?/答案啊答案/在茫茫的风里……

 

《守夜人:余光中诗歌自选集(中英对照)》

作者:余光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