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周末啦,公园景区太挤 来这些老地方约会吧 美如鼓浪屿的小路公园路要改造 有着老福州味道的复园路要扩路 藏匿于乌龙江边的千年古渡要翻新 传承闽文化四大书院今何在? 我们不能错过这些老地方 也许一年后 有的景象就只能存于照片中 美如鼓浪屿的 公园路复园路 去年底,一位来自福州仓山区的女孩发出的微信,在不少人的朋友圈里被转发,微信里提到:“我不会让复园里变成一条沥青路”。由于涉及道路改造,保留着数十座历史建筑的复园路和公园路,面临改造。或许明年春节,你就只能从老照片中,找回对仓山老建筑的记忆。 这些建筑建于清晚期和民国,但分布零散,你可以参照线路图,在春节期间放慢脚步,细细品读。 路线一:师大站—华南女子文理学院—陶淑女校—康山里—林森公馆—复园路—公园路—三一弄—积兴里—庸庐; 路线二:公园路—陈之麟故居—沈绍安兰记—乐群楼; 路线三:师大站—真学书院—福建缉私处处长故居—施埔酒库—明道盲童女校(此线路复杂,要多问路人) 比三坊七巷更“资深”的千年古渡 厚厚条石铺就的数十米古渡码头伸向江中,踏在千年的石板路上,远眺宽广的乌龙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这些条石就是古时科举,福州秀才进京赶考,必须路过的斑驳石板路——怀安古渡接官道。这座位于福州南台岛最北端的古村落,名为“怀安”,因与“淮安”谐音,后世的人就改称“淮安村”,而这个不起眼的古渡就暗藏在这个古村落里。 驾车走西三环路,在淮安大桥附近的在建工地,可以看到怀安县衙,在县衙西侧可以进入淮安环岛路,再穿过古榕,眼前就是伸向江中的厚厚条石铺就的数十米古渡码头。 今年,环南台岛休闲路部分贯通,从淮安古渡向南,可以漫步福州“马尔代夫”——沙滩公园。 接着来到另一古渡——洪塘渡口。 花5元船票,就可上金山寺一览江景。 名士辈出的四大书院 在福州地区,“重学”的风尚一直绵延不绝。到清代,入闽主政的朝廷官员对教育尤为重视。福州历史上知名的四大省会书院(鳌峰、凤池、正谊以及致用书院),大多是在他们的倡议或支持下建成的,这四大书院都在鼓楼。 鳌峰书院 鳌峰书院(暂不对外开放)由福建巡抚、著名理学家张伯行于清康熙年间(1707年)创办,为清代四大书院之首,是福建当时最高学府。地点在今鳌峰坊,即现格致中学(原福州师范学校)和福州教育学院第二附属小学校园内,因其南面正对着于山顶上的鳌顶峰,取“独占鳌头”之意而得名。 正谊书院 正谊书院位于东街的省少年儿童图书馆东侧。书院的前身为清同治五年(1866年)左宗棠创办的“正谊书局”,设在今福州黄巷。同年底,船政大臣沈葆桢等请建专课福州十郡举贡的书院,镇闽将军兼署闽浙总督英桂拨款购得今东街一带民屋,加以扩建,并移正谊书局于此。书院取董仲舒语“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之意,又因由正谊书局演化而成,故命名为“正谊书院”。陈宝琛、林纾、陈衍、吴曾祺等历史文化名人都曾就学于此。 凤池书院,旧址在福州一中内,光绪二十八年(1902)正谊书院与邻近的凤池书院合并为“全闽大学堂”。目前尚未重建。 西湖书院 致用书院如今坐落于西湖公园的梦山,也叫“西湖书院”。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闽巡抚王凯泰认为闽中缺少专门研究经史的书院,参照浙江诂经精舍、广东学海堂的规制,在福州西湖旁的书院旧址设立“致用堂”一所。同治十三年,改称致用书院,取“学以致用”和“通经致用”之义,专习经史、古文。 林浦村风光 此外,宋朝创办“濂江书院”位于仓山区林浦村,著名理学家朱熹曾在此主持讲学,后来他的弟子黄幹等也在此讲学,青少年就读者多,也就逐渐形成了文风昌盛的景象。“濂江书院”便是这个时期留下的历史遗迹,在“濂江书院”内有“文昌阁”,即是宋朱熹讲学处,故又名“朱子厅”;右厢为朱熹的住处。 而螺洲观澜书院一带的螺洲孔庙,它是福州古时五座孔庙,也是现存比较完好的两座孔庙之一。始建于南宋,明成化年间由吴氏族人重建,清代又由陈若霖等多次重修。孔庙的棂星门由六根圆石柱组成,门上两龙戏珠,双凤抢云,莲花争艳,鲤鱼飞跃,十分壮观。 走!约!再不去就没啦 搜游中国商城已正式上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