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17年春季行情走势的推测思路 2017年春季行情的低点已经如本人预期那样产生在春节前的2017-1-16日,该时间点距离春节放假为9个交易日,复合本人的历史统计规律。而该底部低点的上证指数点位为3044.29点,深综指的点位为1804.53点。那么,接下来的2017年春季行情,将会以何种方式运行?最可能的涨幅(包括上证指数涨幅和深综指涨幅)会是多少?春季行情的顶部最可能在什么位置?以下我们就用历史比对法来分析这些问题。 二、2017年春季行情的历史比对 打开上证指数和深综指的K线走势图,我们发现,与2017年春季行情的历史环境最为相似的春季行情年份为2010年春季行情和2011年春季行情: 1、这两次春季行情的行情起点“两市所有股票中位数市盈率水平”与2017年春季行情的行情起点“两市所有股票中位数市盈率水平”最为接近:(1)2017-1-16日最低点“两市所有股票中位数市盈率”为59倍;(2)2010-2-3日最低点“两市所有股票中位数市盈率”为56倍;(3)2011-1-25日最低点“两市所有股票中位数市盈率”为49倍。 总体看,三次春季行情起点的两市所有股票中位数市盈率是比较接近的,且均属于“正常牛市顶偏下”的估值水平。 2、2010年春节前(2010-2-3日)的股指低点及2011年春节前(2011-1-25日)的股指低点,两次低点前的股指阶段性下跌走势与2017年春节前(2017-1-16日)的股指低点之前的阶段性下跌走势最为接近: (1)2010年:上年的秋季行情高点时间窗为2009-11-24日,股指见秋季顶后,深综指及上证指数均以ABC三浪下跌方式完成阶段性下跌,秋季高点跌到春节前低点的跌幅为:上证指数下跌了14%,深综指下跌了14%。 (2)2011年:上年的秋季高点时间窗为2010-11-11日,股指见秋季顶后,深综指及上证指数均以ABC三浪下跌方式完成阶段性下跌,秋季行情高点跌到春节前低点的跌幅为:上证指数下跌了16%,深综指下跌了20%。 (3)2017年:上年的秋季行情高点时间窗为2016-11-23日(看深综指),股指见秋季顶后,深综指及上证指数均以ABC三浪下跌方式完成阶段性下跌,秋季行情高点跌到春节前低点的跌幅为:上证指数下跌了8%(跌幅小主要原因是权重蓝筹走势强),深综指下跌了16%。 三次年底阶段性下跌的春节前低点估值接近,三次年底阶段性下跌的技术走势接近(均采取ABC三浪下跌方式完成整个下跌过程),三次年底阶段性下跌的股指跌幅接近(主要看深综指),三次年底阶段性下跌的总下跌时间周期接近。。。。。。,这些都决定了2017年春节前股指见底后,接下来的春季行情走势将与历史上的2010年春季行情及2011年春季行情会比较接近,特别是2010年的春季行情。 三、2010年春季行情及2011年春季行情的数据分析 1、神奇数字的处理 在股市中,常用的神奇数字(斐波纳契序数)有5、8(7)、13(12)、21、34.。。。。。,而在数字偏大的情况下,16和17也属于重要的神奇数字(17=(13+21)/2),即13和21之和的一半为17,所以17(16)也同样属于重要的神奇数字。比如,个股或大盘指数在上涨13(12)天或下跌13(12)天仍不见阶段顶或阶段底的情况下,16-17天就是最容易短期变盘的时间窗。 比如2011年的秋季行情,股指就是在反弹17天见顶;2013年的6月股指下跌,股指是在下跌的第17天见底。。。。。 2、2010年及2011年春季行情第一波的运行时间周期 从下面的走势图可以看出: 2010年的春季行情,股指在春节前的2010-2-3日见底后,先反弹上涨到第17天、完成ABC三浪上涨的A浪上涨,并见第一阶段上涨顶(第一阶段顶的时间窗为2010-3-4日),之后的B浪下跌仍采取abc小三浪的方式8天完成B浪下跌,之后再走C浪上涨。最终上证指数于2010-4-15日见春季行情顶(深综指则早2天于4月13日见顶)。 2011年的春季行情,股指在春节前的2011-1-25日见底后,先反弹上涨16天、完成ABC三浪上涨的A浪上涨并见阶段顶,之后上证指数再经过两波上涨后,于2011-4-18日见春季行情顶(深综指早一轮见顶)。 在上述的春季行情中,指数在各波段的涨幅情况如下: (1)2010年春季行情: A、第一阶段上涨的时间窗为17天(涨至2010-3-4日),上证指数第一阶段涨幅(第一阶段17天最高点与春节前的最低点对比)为7%;深综指涨幅第一阶段涨幅(第一阶段17天最高点与春节前的最低点对比)为11.4%; B、2010年春季行情最终顶相对于春节前的低点涨幅为: 上证指数春季行情涨幅为:10%。上证指数春季行情涨幅是春季行情第一阶段(17天)涨幅的1.43倍。 深综指春季行情涨幅为:17.8%。深综指春季行情涨幅是春季行情第一阶段(17天)涨幅的1.56倍。 (2)2011年春季行情: A、第一阶段上涨的时间窗为16天(涨至2011-2-22日),上证指数第一阶段涨幅(第一阶段16天最高点与春节前的最低点对比)为10.6%;深综指第一阶段涨幅(第一阶段17天最高点与春节前的最低点对比)为15%; B、2011年春季行情最终顶相对于春节前的低点涨幅为: 上证指数春季行情涨幅为:15%。上证指数春季行情涨幅是春季行情第一阶段(16天)涨幅的1.42倍。 深综指春季行情涨幅为:16.6%。深综指春季行情涨幅是春季行情第一阶段(16天)涨幅的1.11倍。 (3)2016年春季行情: 由于2015年6月至2016年1月27日股指出现三次暴跌,蝶舞除了极大的超跌反弹空间,尤其是2015-12-23日至2016-1-27日的年底暴跌指数阶段性跌幅巨大,从而为2016年春季行情的上涨高度提供了较大的“超跌反弹空间”,所以,2016年春季行情应属于“熊市下跌周期”中的“涨幅偏大的春季行情”。但该春季行情同样遵循着阶段性上涨原理: A、第一阶段上涨的时间窗为16天(涨至2016-2-24日),上证指数第一阶段涨幅为11%;深综指第一阶段涨幅为17%; B、2016年春季行情最终顶相对于春节前的低点涨幅为: 上证指数春季行情涨幅为:17%。上证指数春季行情涨幅是春季行情第一阶段(17天)涨幅的1.54倍。 深综指春季行情涨幅为:22.7%。深综指春季行情涨幅是春季行情第一阶段(17天)涨幅的1.34倍。 (3)综上所述,我们大致可以推出如下的大概率结论: 第一,春季行情的的启动点或上年度秋冬股指阶段性下跌的底应该产生在春节之前的1-2周; 第二,春季行情第一阶段股指的上涨时间大致为16-17天,之后产生小级别的阶段性调整; 第三,春季行情的高点多产生在4月中旬左右,春季行情高点与春季行情第一阶段的高点之比大致为1.4-1.6之间。 四、2017年春季行情预判 1、2017年春季行情前的指数低点产生于春节前的2017-1-16日,因此截至本周五,春季行情的上涨时间已经达到15天时间。按“16、17天左右见第一阶段顶”规律,本次春季行情的第一阶段的上涨应该在本周五、下周一或下周二结束(2017-2-10日、2017-2-13日货2017-2-14日)。因此,下周的上半周股指极可能出现较大下跌阴线,并结束2017年春季行情的第一阶段上涨。 2、截至本周五收盘,从2017-1-16日低点开始的本次春季行情,上证指数最高涨幅为5.3%,深综指的最高涨幅为8.4%。 3、假如下周一及下周二股指不能再创新高,则今天的盘中最高点位上证指数3205点及深综指1956点就是此次春季行情的第一阶段“15-17天”的最高点,股指从下周一开始也就步入到“春季行情第一阶段上涨结束”后的小级别调整中。按照前面的1.4-1.6倍原理,则2017年春季行情的顶点涨幅将会是: 上证指数涨幅----5.3%(1.4-1.6)=7.4-8.5%,即上证指数春季行情顶点为3269-3302点。 深综指涨幅----8.4%(1.4-1.6)=11.8-13.4%,即深综指春季行情顶点为2017-2046点。 4、假如股指下周一、下周二还有一创新高过程,则股指2017年春季行情的第一阶段涨幅还会略有增加,这样,最终的春季行情顶也会相应的略有抬高。 但是,由于2015-6-12日至2016-1-27日股指经历了三次暴跌,尤其是2015年第三季度至2016-1-27日低点指数的跌幅极其巨大,为2016年春季行情跌出了上涨空间。而2016年第三季度至2017-1-16日低点的指数跌幅远远小于2016-1-27日前的指数阶段性跌幅,因此,2017年春季行情的指数涨幅肯定要远远小于2016年春季行情的指数涨幅。 5、注意: (1)由于本次春季行情的开始时间点(2017-1-16日)比前两次都早(2010年是2月3日,2011年是1月25日),因此,假如春季行情的最终见顶时间点都是4月中旬左右,则2017年的春季行情运行时间会比前两次长1-2周时间,这样有助于春季行情的最终涨幅的增加。因此,2017年春季行的总涨幅在上述计算的基础上,可以再增加2-3个百分点。 (2)以上计算过程属于历史推理,不可能完全准确,并且股指的最终走势也还会受很多其他因素影响,因此,投资者对2017年的春季行情应该灵活应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