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被誉为“当代陶渊明”,李可染主动提出与其交换画作!

 伯乐书香小屋 2017-02-16


他生前默默无闻,

大半生从事银行办事员的职业,

却有一颗热爱绘画、献身艺术的心。

家境贫寒,他无缘学府,

刻苦临摹,自学成才,

他独创了一种皴法新技法“秋园皴”。

生前寂寞,生后荣耀,

直到逝世后的第七年,

他的遗作在中国美术馆展出,

世人这才将目光投向了他。

连一代宗师李可染都扼腕长叹:

“国有颜回而不知,深以为耻。”

他就是被誉为“当代陶渊明”、江西绘画奇人的

中国山水画大师

——黄秋园。


7岁开始临摹《芥子园画传》,19岁卖画为生

 1914年,黄秋园出生于江西南昌县黄马乡,其父是教书先生,母亲则为家乡贤达。其父母二人都非常注重幼子的教育,很小就把他送进私塾启蒙,没过多久却发现这孩子酷爱画画。

《梧桐仕女》

他7岁开始临摹《芥子园画传》,中学后拜左莲青为师习画,因家贫失学后在裱画店做了一年学徒。这一年的学徒让他眼界大开,有机会接触大量的古今名家作品,他非常珍视这样的机会,刻苦临摹,收获颇丰,“转移摹写”的技能突飞猛进。

《抱琴归去》

裱画店的工作也使他认识了更多的收藏家和购画人,这些人求购黄秋园临仿的古画,临仿古代名家作品逐渐成为他的的职业。大量的临摹古代名家作品,也筑牢了他的绘画根基。就这样19岁的他开始卖画为生,而画作一时间也颇为畅销。


《云山秋气佳》

黄秋园的求艺之路与明代仇英、清代王翚极其相似。都是出身寒门通过临摹古代名家作品求索自己的艺术道路。

《深山访友》

工作只是“兼职”,绘画为心之所向

黄秋园是个穷人家的孩子,但光画画不仅不稳定,也养不了家,要有个比较安稳的生活保障就得找个养家的差事,于是,1938年,24的岁的他考入江西裕民银行做文书。新中国成立后,成为南昌人民银行的科员,一直到1970年退休。在这期间,他成了一名业余画家。

《松风听泉》

中国古代文人画家认为“以画为寄则高,以画为业则陋”,黄秋园选择“以画为余事”是生活所迫。但他对绘画投入的精力没有减少反而更多了。抗战期间,他在赣县参加的抗日义卖画展,所有作品被抢购一空。

 1949年以前黄秋园完成了由临摹古代名家作品到吸收其所长融通自运的第一步。 1949年到1979年画家去世,是他由融汇古人到师法自然终于大成的时期。多年的艺术积淀使他对古代绘画风格的精意临仿已出元入宋,他的含英咀华已在荟萃百家的基础上化古为今。

1970年退休后,他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师古而化、驱遣百家艺术创作之中,在继承中国古代绘画优秀传统的基础上,把积墨法的运用推向新的高度,并达到他一生艺术创作的高峰。

1979年5月,当他知道有部门可为他举办个人画展时,一时激动,突发脑溢血而溘然长逝。有评论家说,真诚的人生是不需要遗憾的,对于黄秋园先生来说,画家的艺术生命在他闪现着光辉的作品中得到延续,那是人生的最高价值所在。

山水画成就最高,独创“秋园皴”新技法

黄秋园擅长山水、人物、花鸟、书法。尤以山水画成就最高,影响最大。其山水画由传统入手,开创出个人风格强烈的画风,正如李可染评价“有石溪笔墨之圆厚、石涛意境之清新、王蒙布局之茂密,含英咀华,自成家法。”

1973年作,深山卧居

在创作中,黄秋园尤以巨幅为胜,构图布局往往顶天立地,整幅落墨,点线密集,不留空白,所谓上不留天,下不留地。其布局满实在现代国画家中无有可匹者,然茂密处透露出浓淡深浅的灵气,故有“天满一星”画家的最高称誉。

1974年作,水阁读书图

十年文革中,他的山水画仍然表现乡土之情的林泉幽居,瓦屋茅舍,古装人物行走山间。他的画中看不到标志新时代特征的楼房、工厂及烟囱。他的胸襟或许更大,通过一幅幅作品把生机无限的广大空间与自由勃发的内心世界完整地呈现。


1975年作,山隐幽居

黄秋园的山水画大多以秋景为主,但没有表现秋的凄凉、惨淡;有的是丰稔和成熟。他的万水千山给人以千岩竞秀、万壑争流的磅礴大气,繁茂密丽的布局让观者爱到无法割舍。

1976年作,清风独钓

他的山水往往“以元人笔墨,运宋人丘壑”,章法茂密、点线绮集、满幅经营、繁而不乱。画中人物虽小,然仍能形神兼备,无一懈笔。


1976年作,清溪归棹图

毕生不因人热,忠于艺术的努力,让他由乱古人之真终至借古开今。黄秋园晚年还独创一种有别于历代名家的皴法新技法“秋园皴”,而且编著了《中国山水画传统技法》一书。

1978年作,秋山落照图

生前寂寞,生后荣耀,逝世7年世人乃知黄秋园

世人知黄秋园先生,是他的遗作在中国美术馆展出的1986年。展览后北京掀起了黄秋园热,当时全国画界惊呼:“黄秋园奇迹般地被发现”,“黄秋园是当代富有成就和颇具特色的中国画大师之一”。

《秋山出居图》

当代中国画大师李可染参展后这样评价黄秋园:有石溪笔墨之圆厚、石涛意境之清新、王蒙布局之茂密、自成家法。苍苍莽莽,烟云满纸,朴人眉宇。二石、山僬在世,亦必叹服!

李可染先生更是对黄秋园的长子黄良楷说:“我很敬佩黄先生的画,想用自己的一张画换黄老的一张画。”


《秋山红树》

书法大师启功在黄秋园的画展上题写到:秋园健笔是人豪,近似张爰远石涛;首夏晴窗开卷处,海天如镜映霜毫。

《琴樽趣清图》

黄秋园的儿子黄良楷回忆道:“父亲每天除了工作、吃饭、睡觉,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绘画上。”一生对绘画的投入程度,足以衬得起“痴迷”二字。

《一叶扁舟一壶酒》

黄秋园一生坎坷,作品散失甚多,从他的存世作品看,很少有应酬的东西,现在能见到的黄秋园的东西,大多是精品,且他的存世作品数量极少,仅400幅左右,其中1/4是画稿。在1986年他的遗作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后,其作品开始进入艺术市场,不但学术界好评如潮,其作品在艺术市场中价格也是一路飙升,正所谓“人亡业显”。

《雨后青山》

       责任编辑:千千静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