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唯一怕的,是我配不上自己所受的苦难

 anyan1998 2017-02-16

正月十五

今天是元宵节呢~


月儿圆,煮汤圆,团团圆圆团圆年。

猜灯谜,放鞭炮,福慧双增庆元宵。


在今天的文章开始之前,

棕榈祝大家,元宵节快乐!




作者介绍

Lucas

华中科技大学翻译与口译专业

西北大学高等教育管理与政策项目史上唯一的国际生

以项目首席毕业生 (Student Marshall) 和学院旗手

的荣誉走进毕业典礼

创建服务中国贫困大学生的公益组织微爱未央

通过搭便车的方式游历了十七个国家的背包客


“那遥远的星光深深的吸引着我,但要接触那星星却如此艰难,尽管它近在咫尺。”

“夜空中最亮的星,请指引我靠近你。”


Vitas 和逃跑计划,也许是我在过去四年中的最铁杆的朋友,当孤独在夜幕中悄然降临,他们的音符就会跑出来,无声地充满我的心。


亲爱的朋友,我在这篇文章里与你分享的,是一名留美文科生的并不后悔的苦路,也是一段深入心扉的领悟。也许你感同身受,也许你冷眼旁观,但,这都不要紧,从我们都熟悉的那段序曲开始吧。


2013 年 9 月,飞机穿过浓雾般的云层不断下降,顷刻间舷窗外一片开阔,我看到湛蓝的密歇根湖的粼粼波光,和湖畔那座如模型一样立体的都市。我全身的家当,便是行李箱中的几件衣物、几幅照片、几本书,和一颗渴望未知却也忐忑不安的心。便在这座被称为“风城”的地方,我即将开始一段会在以后被证明是刻骨铭心的两年时光。


之所以说刻骨铭心,是因为我所走过的路,和大部分留美学生也许都不太一样。我本科从国内一座名校的首届翻译系毕业,拿到了各种奖项荣誉,兼职教学两年,用搭便车和住当地人沙发的方式游历十四国,算得上是一名感到充实的毕业生。


可是我却没有选择看上去最顺其自然的口译或教学生涯,而是选择和自己死磕,去研究美国高等教育管理和政策,因为我希望去做一些对更多人有帮助的事。当我拿到西北大学录取信的时候,才知道我竟然是这个项目历史上第一位外国学生。


可是,我的第一个学期并不如以前顺利。一言以蔽之,就是——

期望未满,能力未及。


几乎每一天,我都在怀疑自己当初的决定,是否因为头脑一热,让改善中国高等教育的理想主义遮蔽了一切现实,让我走上这条不归路。我徘徊在无力的痛苦与生存的侥幸之间,一门课的作业布置下来,明明知道必须要做,却毫无头绪,拼命抵挡,身边还有好几份同样艰难的作业,一天比一天提前到期。你若当时也在这座布满象牙色建筑的校园,也许会在图书馆遇到我,当你离开时,我仍独自坐在那里,面前是凉透的咖啡,呆呆看着面前的电脑荧幕,看着时钟转过零点,看着渐渐泛起鱼肚白的窗外的天空。25 页的 APA 格式文献综述,要求 30 条以上期刊等级的索引,一周之内上传。这只是一门课中一个星期的作业量。这种对组织文字的绝望感,也许是学理工科的人很难体会的,好比在茫茫森林中失去了指南针,只能从叶片间筛下的片片阳光依稀辨认出路,无法前进,却后无退路。可是你又知道在规定时间之内,必须出去,不然就任务失败。


我不知道这样的情境对你是否似曾相识,但是我相信,每一位留美的亲爱的你,都和我一样,从入学的第一天都经过各种各样的挣扎——听不懂老师的地方口音和语速和不熟悉的英文词汇;无数次对自己说等我准备好一定做一次课堂发言,可是那一天很晚才来或者甚至压根没来;和美国同学同事找不到共同话题,谈话总是浅尝辄止;每周从超市买回几大包速冻食品,半生不熟地匆匆加热咽下然后赶去上课。有的时候,我想退出,但是又感到肩上的重担让我寸步难行。也许很多美国名校,都如汪峰在那首歌里沧桑地唱得那样:人们在这里寻找,也在这失去。我不知道有多少人与我一样。


这本将是一个再寻常不过的故事,如果不是一本书--《追寻生命的意义》


试想一位体面的医生,因为是犹太人,与全家一起被纳粹逮捕,送进奥斯维辛集中营,看着自己的父亲在面前日渐憔悴离开人世,自己的兄长、怀孕的妻子、与孩子们在毫无人道的苦力和毒气室中陆续罹难,这是一种怎样的体验?这本书的作者,从纳粹的魔掌中幸存,却已然见证了人间的种种极苦,它们留下的伤痕不仅仅在肉体之上,更在精神和记忆的深处。可是,这位医生,Viktor E. Frankl,在余下的生命中,却选择勇敢面对过去,并对自己发出了这样一个追问——为什么在人间炼狱般的环境里,大部分人都因饥寒、病症、恐惧陆续死去,却还有人能在集中营中怀着希望活下来?还有人愿意牺牲自己去为狱友受死?还有人愿意把自己最后一块面包分给别人?他在痛苦的思考后,写下了这本书,也因为他的思想,成为了 “意义疗法” 的创始人。


答案是如此简单——因为他们寻到了的生命的意义。这本书中提到,意义感,是维系一个人在精神上存活的重要部分,它让人哪怕在最恶劣的环境之中也不放弃希望。意义感的来源有三种,第一种是创造和工作,第二种是体验人与事物。这两种来源,在我看来可以归结为同一范畴,那就是“增模式”。无论是工作还是体验,我们都在往自己身上加东西,也因为那些加给我们的,我们感到意义,这也是绝大部分人感觉习以为常的意义来源。


然而,Frankl 却提到,意义还有第三种来源,是很多人不愿意触碰的,那就是痛苦,也包括集中营中地狱之火的炙烤之苦。我把这种来源归纳为“损模式”,它让人形销骨立。Frankl 的在集中营的主要意义,便是来自于痛苦。他的思路是,如果我有一天能活着走出这座坟墓,我一定要做哪些事?如果我所受的痛苦能让我挚爱的亲人所受的苦少一分一毫,那么我甘之如饴。


这一点,我很长时间没能明白,因为在我看来,这样的安慰只是自我欺骗。苦楚实际上于我并无好处,它让我辗转反侧,让我日益劳损,倘若我有规避的选项,我大概会这样做。直到有一天,我在某个晚上熄了灯的房间眺望着窗外夜空中遥远的寒星,忽然悟道了——


唯有当身边所有灯火熄灭的时候,你才会仰望夜空,才会看见那颗北极星竟如此耀眼。原来,痛苦不断消磨着我,是希望告诉我方向在那里,是希望把我一点一点打磨成我本该成为的样式。如同米开朗琪罗挥臂敲击着那块大理石座,每一次雕凿,石屑纷飞坠落,于那块顽石,这的确是有损的,但当它熬过锤炼之痛,以英俊的大卫形象出现在世界面前的时候,尘尽光生,照耀大地。


我也在一直不断询问自己,我的大卫是什么?我究竟想成为一个怎样的人?我这一生究竟要做哪些事,才能让我感觉没有白活一场?我心里明白,我希望做一个 Enabler 和 Empowerer,但是我的经验与能力又实在匮乏,若不经过千锤万击,自己也未经历过什么苦难,何谈有资格给别人加力、给别人启导?


Frankl 的一位学生曾问他,你的人生意义是什么?老人家缓缓答道,是帮助别人寻找到他们自己生命的意义。我想,Frankl 这句话,配得上称作任何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工作标杆。反躬自视,我的修行还远远不够,也自惭形秽,因为我曾因为遇到这一点点困难,就快要考虑放弃了。


《追》中有这样一句尼采的话让我触动很大:当一个人知道了自己为什么而活时,便是任何境况,都可担当。 (He who has a Why to live can bear with almost any how.) 书中提到一句,“我唯一怕的,是我配不上自己所受的苦难。” (There is only one thing that I dread: not to be worthy of my sufferings.) 


什么叫“配不上”?为什么会“怕”?它的涵义我想了很久才明白。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苦难的意义,在于雕凿出你心中的大卫。如果这一切上帝赋予我的苦难,最后并没有让我想要成为一个不同的人,并没有让我的看问题的角度有任何变化,并没有让我对自己有更深刻的了解,那么我就的确配不上自己所受的苦难。重归旧我,麻木度日,实在是可怕的。


感谢 Frankl 的智慧,让我的信心在零落成泥碾作尘之后,宛如浴火的凤凰,从灰烬中重新站立起来。我开始相信,这一切痛苦,必有它的使命所在。上帝也仍在看顾我,让我为了完成他给我预备的使命,而接受一些艰难的试炼和洗礼,让我更加坚强和稳定。


2015 年 6 月,带着两年的沉重回忆,我步履蹒跚但坚定,以项目首席毕业生和学院旗手的荣誉走进礼堂。虽然相机闪光时有稍纵即逝的自豪,但我知道,这只是一顿旅程的结束,和一次新的征程的开始,中间只有这一刻的停顿。前方会有更大的挑战和痛苦,但我已学会了不再惧怕。圣经的腓立比书里曾写道, “我知道怎样处卑贱,也知道怎样处丰富,或饱足或饥饿,或有余或缺乏,随事随在,我都得了秘诀。”


亲爱的朋友,我不知道我在这篇小文中的心声,是否也引起了你的共鸣?你是否也有相似的经历?你是否也有某些“顿悟”的时刻?你是否也为某一本书而感动?我很愿意听到你的故事。其实,我得到的秘诀,不仅在于学会如何与痛苦相处,从它之中找到意义,还在于另外两点:“真北”“复原力”。这也是我在研究高等教育时有机会研究的方面。它们能带领一个人事半功倍,满血复活。如果还有机会,我愿意和你再次分享。

 

[征稿]

棕榈大道将重磅推出征稿环节

欢迎投来你的文字

分享你对于留学、就业、生活、兴趣等方面的思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