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书|找寻生命意义的三个途径

 一杯咖啡心理 2020-09-29

自我成长专刊

本文系一杯咖啡心理读书小组第29篇文章

欲加入读书组,请至文末

其实我不太明白活着到底有何意义,带着这样的困惑,恰巧《活出生命的意义》这本书出现在了眼前。

作者以他在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惨痛经历和多年来的学术探究向世人揭露了他所发现和理解的人生意义。“知道是为什么而活的人,便能生存”——作者很欣赏尼采的这句话,并在书中多次引用。作者认为,人们活着是为了寻找生命的意义,这也是人们一生中被赋予的最艰巨的使命。同时作者发现可能找寻到生命意义的三个途径

工作(做有意义的事)、爱(关爱他人)以及拥有克服困难的勇气。

苦难本身毫无意义,但我们可以通过自身对苦难的反应赋予其意义。“在苦难中,一个人可能仍然保持勇敢、自尊、无私;也可能为了自我保护,在激烈的斗争中丧失了人的尊严而无异于低等动物。”


作者最具持久力的观点是:一些不可控的力量可能会拿走你很多东西,但它唯一无法剥夺的是你自主学着如何应对不同处境的自由。你无法控制生命中会发生什么,但你可以控制面对这些事情时自己的情绪与行动。这个观点也表达了他的初衷:生命在任何条件下都是有意义的,即便是在最为恶劣的情形下。

犯人最终成为什么样的人,仍然取决于他自己内心的决定,而不是单单取决于集中营生活的影响。因此,在心理层面,基本上任何人都能够决定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陀思妥耶夫斯基说过:“我只害怕一样——那就是配不上我所受的痛苦。”


(《死亡实验》剧照  当被赋予权利,人会对同类做什么?)

积极的生活能够使人有机会通过创造性的工作实现价值。但是,在那些不仅没有追求创造和快乐的机会,而且只存在一种最高道德标准的生活中(就是说,在对待自己被暴力完全束缚的生命的态度上),人生仍有目的。人接受命运和所有苦难,并背负起十字架的方式为他提供了赋予其生命更深刻含义及得到完善的机会。只有那些自甘沉沦、放弃对道德自我和精神自我内在把我的人才会成为集中营恶劣条件下的牺牲品。

俾斯麦说:“生活就好比看牙医。你总是觉得最难受的时候还没到,而实际上它已经过去了。”但看不到“临时的存在”合时结束的人,不可能去追求生活的终极目标。


(《朗读者》剧照 讲述了一名20世纪五十年代的德国少年米夏和一名中年女子汉娜展开的一段忘年恋。不久汉娜不告而别,后来米夏成为年轻律师,但再度见到汉娜时,她由于她在战争后期中担任一个集中营警卫时的行为成为一名因战争犯罪受审的被告。

要想恢复一个人内在的力量,必须首先让他看到未来的某个目标。尼采说过“知道为什么而活的人,便能生存。”斯宾诺莎在《伦理学》中也谈到“作为痛苦的激情,一旦我们对它有了清晰而明确的认识,就不再感到痛苦了。”

我们真正需要的是在生活态度上来个根本的转变,我们需要了解自身,不再问生活的意义是什么,而应采取正确的行动。生命最终意味着承担与接受所有的挑战,完成自己应该完成的任务,这就是生命的意义。

当人意识到自己是不可替代的,他就会充分意识到自己的责任。不管我们经受过多大的苦难,将来那都是一笔财富。


假定在任何情况下生活都是有意义的,即便在极为悲惨的境地也是如此。而这反过来又假定人创造力会将生活中的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或建设性的因素。也就是说,重要的是如何充分利用任何给定的处境,面对灾难而保持乐观。

因此,人总是有希望将人生的苦难转化为成就,从罪过中提炼改过自新的机会,从短暂的生命中获取行动的动力。

延伸文章:


我为什么反对“巨婴国”这样的提法

警惕心理治疗行业的“全球垄断”

边缘型人格障碍的疗愈:情绪调节技巧

欲加入一杯咖啡读书组

带一本书出发:一杯咖啡心理读书组组员招募中

请点击下图

出处| 活出生命的意义》

书籍 | 维克多·E.弗兰克尔,医学博士,维也纳医科大学神经与精神病学教授。他创立了”意义疗法“及”存在主义分析“,被称之为继弗伊德的心理分析、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之后的维也纳第三心理治疗学派。


整理 | 一杯咖啡心理读书小组 徐佳俊

编辑 | 一杯咖啡全媒体编辑部专管 Anna Zhang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