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龙口面塑艺人张燕:倔巧主妇的面塑人生

 老刘tdrhg 2017-02-16

胶东地区的娘家嫁女儿,家家户户都会为女儿准备一套寓意吉祥的喜饽饽。这喜饽饽种类多,不仅有龙凤、花鸟,有的还会有面制的仙女和小娃娃。但是,你见过用面作画。面塑艺人用面做颜料,在油布上创作绘画,题材丰富,样式新颖。龙口市新嘉街道新嘉疃村民张燕就是这样一位能人,她用面绘画,画出世间千奇百

龙口面塑艺人张燕:倔巧主妇的面塑人生

巧手捏出精彩面塑

张燕是位普通的家庭主妇,从2008年开始做面塑,至今已有9年之久了。她的面塑作品种类丰富,不仅有婚嫁要用的喜饽饽、老人祝寿所用的寿桃等传统面塑,还有结合现代元素塑造的卡通人物和古装剧里宫廷丽人。但是,这还不是张燕最拿手的绝活,她最拿手的绝活就是用面作画。 她面塑技艺精湛绝伦,让每一个前来观看的市民都赞不绝口。 昨天,记者来到张燕家中探访,看她是如何做出那么多好看又经典的面塑作品,又是如何用面绘画的。

在张燕家中,记者看到各式各样的面塑作品,有仙鹤、寿星、鲤鱼、梅花鹿等等。其中,最引人瞩目的还是挂在墙上的一幅名为《硕鼠》的画。白白胖胖的老鼠身背如意祥纹,横卧在金黄色的麦穗里,周边繁花紧促,一派和谐、喜庆丰收的景象。张燕告诉记者,《硕鼠》就是一幅平面面塑作品,是根据《诗经·硕鼠》演化出来的。“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方乐土,硕鼠也有。通过塑造硕鼠心中的乐土,祝福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乐土,幸福生活。”张燕说。

龙口面塑艺人张燕:倔巧主妇的面塑人生

(张燕描绘凤凰)

倔强追艺6年不言弃

别看张燕现在对面塑技艺说得头头是道,但是在学艺的道路上,张燕可是几经波折,甚至被家人不理解。

2008年,张燕在一家工厂上班,做数控机床工人,收入可观,日子过得轻松惬意。有一天,同事跟张燕说起自家孩子过百岁,请年长的人给孩子做了花饽饽,非常喜欢。张燕的奶奶早年间是十里八村做花饽饽的能手,这使得她从小就对花饽饽情有独钟。张燕告诉同事她就会做,便给同事做了几个。但是就此,张燕对做花饽饽的兴趣却一发不可收拾。白天上班忙,张燕就利用晚上的时间做。有时做到晚上12点,但是张燕却一点都感觉不到累,越干越起劲。

虽然,张燕利用空闲时间不断练习,但是却始终感觉没有太大进步。2009年年初,张燕从亲戚口中得知,龙口面塑名人曲丽荣是自己老家的同乡,就登门拜访。“令我最激动的就是曲丽荣捏的面塑寿星,当时,我就立志自己也做出一个。”张燕说。但是,回家后的张燕无论怎样尝试,却始终也捏不好寿星,尤其是面塑人物的五官。如何捏好面塑人物的五官成为张燕的心头难题,她每天都在琢磨,一直摸索了6年之久。

龙口面塑艺人张燕:倔巧主妇的面塑人生

(平面面塑作品《虎首》)

疯狂一把就为学成面塑

2015,她在网上看到了一段做面塑的视频,里面详细讲述了如何制作人物面塑。“视频上讲述了如何用面捏寿星,其五官惟妙惟肖。我当即就下定决心要去外地学。”张燕回忆说。

这一疯狂决定在张燕家中炸了锅,丈夫觉得张燕在胡闹,就把家里的现金全部拿走,反对她去外地学习。张燕的家里人也轮番给她上课,劝她不要轻信网络,害怕她遇到人贩子。委屈、不安······各种情绪横堵在张燕心口。

为了学成面塑,她决定疯狂一次。没有钱,张燕就回家跟父亲借了一万多元。不知道在哪里买飞机票,张燕就仗着胆子在网上预订。“其实我也害怕遇到坏人,而且我从来没去过远地方,飞机票也不知道买没买上,心怀各种忐忑地上路了。”张燕说。

直到到了师傅家里,她看到师傅做的各式各样的面塑作品,激动地流下眼泪,哭着感谢师傅,直言自己没有来错。学习时间为期一个月,张燕争分夺秒,每天都加班学习到深夜。丈夫打电话问她平安,她都因忙于抓紧时间学习,草草应付几句,然后就挂了电话。

龙口面塑艺人张燕:倔巧主妇的面塑人生

(平面面塑《硕鼠》)

这次面塑技艺学习回龙后,张燕不仅在面塑技艺上面有了很大的提高,还开阔了眼界。在跟师傅交流学习的过程中,还遇到了平面面塑。因为年轻的时候有美术功底,张燕很快就能娴熟地运用面塑的各种技艺,并结合自己搜集到的元素,创作出属于自己风格的平面面塑作品。当她的作品被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丈夫和家人也被她的坚持所感动,由原来的反对,变成了默默地支持。

“学艺无止境,只要我还有精力,我就会继续努力,不断做好面塑。”张燕告诉记者。

龙口面塑艺人张燕:倔巧主妇的面塑人生

(面塑作品《寿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