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卷首 | 苏格拉底的“课堂密码”

 长沙7喜 2017-02-16

《福建教育》2015年4月 卷首语

这是一个迷人的课堂。麦田是他的教室,一株株麦穗是他的课本,风吹麦浪成了他最美的课件……是的,这就是苏格拉底的课堂,这就是他的《最大的麦穗》一课。那一天,他与弟子们经过一块麦地,就让弟子去找一颗最大的麦穗。弟子们总是挑挑拣拣,一再错失良机。在苏格拉底的引导下,弟子们悟出了要把握时机的道理。

尽管这是两千多年前的一堂课,现在看来,仍闪烁着熠熠的智慧火花。一块普通的麦地,一项简单的任务,经过老师的巧妙设计,就成了一个魅力无限的课堂。这堂课上,苏格拉底寥寥数语,主要的教学语言只有两处。“你们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只许进不许退,我在麦地的尽头等你们。”这是老师在布置学习任务。当弟子们两手空空、失望而归时,苏格拉底说:“这块麦地里肯定有一穗是最大的,但你们未必能碰见它;即使碰见了,也未必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因此最大的一穗就是你们刚刚摘下的。”这堂课上,主要的时间是弟子们在麦地里自由行走,寻找那一株最大的麦穗。“看看这一株,摇了摇头;看看那一株,又摇了摇头……他们总以为机会还很多,完全没有必要过早地定夺。”两相对比,弟子们占用了课堂大部分时间,成了绝对的主角,而老师仿佛成了客串,用现在的眼光来看,可谓典型的“少教多学”式教学。

“少教多学”的核心还不在时间的分配,而是老师的“教”是否真正帮助孩子达成了学的目标。这堂课上,最精彩的地方是弟子们在老师的启发下,有所领悟——人的一生仿佛也在麦地中行走,也在寻找那最大的一穗,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这不是苏格拉底告诉弟子的,而是弟子们自己的领悟、自己的思考,已经是弟子们自己的智慧。显然,要让弟子们明白这一点是不容易的,是教学难点所在。之所以课堂上会有这么好的教学效果,是因为苏格拉底教得恰到好处,教在了“点”上。弟子们正在踌躇之际,老师的一番点拨果然如拨云见日,让人豁然开朗,茅塞顿开。可见,老师真正有效的“教”不在讲多讲少,而在于“教”的时机。他没有一开始就告诉弟子们要思考什么、注意什么,而是在弟子们学习体验之后,再进行引导点拨。看起来很简单,可仔细想想我们有多少课堂是这样安排的呢?

古今中外,教育内容、价值取向也许有很大不同,但教育方法、基本原则大抵是相通的。孔子也讲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一方面是强调老师启发引导的时机,其实也是在强调学生学习状态的重要性。怎样才能达到“愤”与“悱”的状态呢?当然不能靠老师的讲与说,最好的方法应当是学生自己的体验,自己的实践。苏格拉底深暗此道。布置了学习任务,他就这么在一边看着,任凭弟子们一再错失良机,一再与“成功”擦肩而过。看得我们这样旁观者忍不住要叫出声来——马上时间到了,赶快摘下吧,就是这一颗呀!因为我们在课堂上常常就是这么做的。见不得孩子犯错,刚给孩子一些探索的空间,马上就告诉孩子答案是什么,正确的方向在哪儿;见不得孩子浪费时间,刚读了一会儿书就要说体会、讲心得,刚写几句话就要交流展示,没写完也没关系,说说也行。

最终剥夺了孩子自己学习、探索的权利,慢慢地便习惯了用自己的讲解分析代替孩子的读书思考。岂知真正有效的教学必然是建立在孩子充分学习的基础上,哪怕这些学习看起来是错误是、无用的,否则哪来的“愤”与“悱”呢?少教多学的终极目标,是努力转变学习方式,最终实现自主学习。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孩子学习能力的建构必须经历大量的自我学习、长期的自主探索。正如在苏格拉底的课堂上,正是弟子们长此以往的摸索,才慢慢沉淀下观察的本领,思考的能力。这样,弟子中才会走出了柏拉图这样跟老师一样智慧的人。

少教,多学,看起来很朴实,却是教学的大智慧,古往今来成功的课堂莫不如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