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是什么造就了丑书之名?——谈字的结构(一)

 苦丁茶170 2017-02-16

是什么造就了丑书之名?——谈字的结构(一)

进入正题之前,先说几句题外话。昨天小文一发,除了几位朋友的谬赞之外,评论里大多数都是喷子的谩骂。有人怀疑我是王镛的枪手甚至本人,真是小人之心。实际上我在文章里已经表明,像王镛那样的书法,你可以不喜欢,但是你无法否定他是一位书法家。他的作品价值不是不懂书法的人决定的。就像音乐,你听不懂交响乐听不懂京戏,并不能说交响乐和京戏不是艺术。需要提高的是你本人的欣赏水平。如果不愿意提高自己的欣赏水平,小编这些浅显的、普及性的文章就不要读了,也不用您辛苦打字说脏话了。

说实话,这样的文章都是大家不屑写的。我只是看到有些网友不懂装懂,才勉为其难写点常识性的东西,同时也是为了促进自己的思考和学习。我想,我们对于自己不熟悉的东西,要本着学习的态度去对待,而不是胡喷乱喷。

下面进入正题。

上篇文章结尾我说过,王镛的字不受大众喜欢,是因为他的字的结构。是的,结构,造就了丑书之名。

字的结构,就像一个人的体貌。大家都喜欢面目姣好、身材匀称的人。对于字也一样,一般来说,大家都喜欢妩媚的字,王羲之之所以成为书圣,就有部分原因(注意是部分原因,其他原因后有细说)在于此。

但是我再次重复,字的结构美是必须站立在笔画功夫到家的基础上的。打个比方,一个美人如果没有了好的体质,弱到四肢不举,头脑昏沉,极端地说,死了,身体僵硬了,那这个美人,正常人都不会喜欢了。只有活的美人才有人爱,才会让人有想法。字也是这样,没有功夫到家的笔画,字就是死的。

那么到底什么样的结构才是美的呢?我记得以前读启功的《书法概论》,他曾经研究过楷书的笔画比例问题,好像发现黄金分割可以使得字漂亮。但是我觉得这样的发现意义并不大:第一,我们不会每个字每个笔画去寻找黄金分割点;第二,真的都那样做了,书法的死期就到了。

说到底,结构美是主观性的,是有主观标准的,我的愚见是,单字最好符合两个标准:

1、平衡

2、有势

今天先简单地说一下平衡。

人们经常评价刚学写字的人说,这字真丑,歪歪扭扭。这就是说刚写字的人,掌握不了字的平衡。所以平衡,是学书的第一步。

因为是讲单字,我们只能以楷书为例。对于楷书来说,平衡应是最低要求。

我们知道,字由数个笔画构成,笔画之间形成了上下、左右、交叉、包围等空间关系。这就如同一座房子的梁、柱、椽、檩,相互搭建,必须有结合点,有受力点,且受力点所受力量均衡,如此才不会墙倒屋塌。字也是这样。比如下面这个字:是什么造就了丑书之名?——谈字的结构(一)

这个“丈”字,上小下大,下面有两个支点。

是什么造就了丑书之名?——谈字的结构(一)

“1”处支撑首横的末尾处。设想首横伸出过长,这个字就不再平衡了。“2”支撑该字的左上角交叉处,如果没有这个支点,这个字也就歪了。这就像一个人站立,双脚打开之后就容易平衡。如果只有一只脚,这个人就容易失去平衡。

我们要记住,字的受力点是可以由人转移的。这就是为什么书法家写同一个字,面貌不一样,却都经得看的原因。比如下面这几个字:

是什么造就了丑书之名?——谈字的结构(一)

是什么造就了丑书之名?——谈字的结构(一)

是什么造就了丑书之名?——谈字的结构(一)

是什么造就了丑书之名?——谈字的结构(一)



(借用书法字典网站的图片,致谢!)

观察它们的受力点很容易,你用手捂住一个笔画的部分或全部,如果感觉字不稳,那就是找到受力点了。学写字的时候,要把这个施力和受力的关系写对。

篇幅关系,不能尽说平衡关系各类型。黄自元的《间架结构九十二法》可以参考。这里仅仅说点原理性东西。也没有说透,就已经写多了。下面留个思考题:

是什么造就了丑书之名?——谈字的结构(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