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溶液配制,就是这么简单!

 小绵羊佩蕾书社 2017-02-16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是近年来中考的热点内容,其考查方向一般有两种:一是用固体药品直接配制,二是用浓溶液稀释配制。内容不难,但涵盖的知识还是很多滴,系统的学习一下还是很有必要的,你们准备好小板凳了吗······

(马上点标题下蓝字'初中化学'关注可获取更多学习方法、干货!)

用固体药品直接配制

1. 计算:计算所需溶质的质量和溶剂的质量。

相关公式:

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

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

举例: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

氯化钠的质量=50g×6%=3g

水的质量=50g-3g=47g

2. 称量:用托盘天平称取所需固体药品,放入烧杯中。

注意事项:

打开试剂瓶后,应将瓶塞倒放在桌面上;

托盘天平的使用:

 ①使用托盘天平时应遵循“左物右码”原则;

 ②称量固体药品时应放在称量纸上称量,若药品有腐蚀性,则应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

3. 量取:用量筒量取所需的水(水的密度可近似看做1g/cm3 ),倒入盛有固体药品的烧杯中。

量筒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量筒的选择:选择量筒时,量筒的量程要比所量取液体的体积稍大,且越接近越好;

读数时,量筒应平放在桌面上,视线要与液体凹液面最低处平齐。

4.溶解:用玻璃棒充分搅拌,直至溶质全部溶解。

注意事项:

溶解不能在量筒中进行;

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其目的是加速溶质溶解,搅拌时尽量不要使玻璃棒触碰容器的器壁。

5. 装瓶:把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盖好瓶塞。

注意事项:

配制好的溶液应装在细口瓶中

6.贴标签:给装入配制好的溶液的试剂瓶贴上标签(注明药品名称和溶质质量分数),放入试剂柜中。

用浓溶液稀释配制


1. 计算:计算所需浓溶液的质量和所需水的质量。

相关公式:(根据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原则)

浓溶液的质量=

  

水的质量=稀溶液的质量-浓溶液的质量

举例:用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

        

水的质量=50g-25g=25g

2.量取:用量筒量取浓溶液和水(接近所需体积时改用胶头滴管)并倒入烧杯中。

注意事项:

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应竖直位于量筒正上方;

使用过的胶头滴管应及时冲洗干净,以免污染胶头。

3. 混匀:用玻璃棒搅拌均匀。

4. 装瓶: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盖好瓶塞。

5. 贴标签:给装入溶液的试剂瓶贴上标签(注明药品名称和溶质质量分数),放入试剂柜中。

实验误差分析


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偏的原因:

溶质溶解的量变少

1. 使用天平时“左码右物”,且使用游码;

2. 称量好的固体药品倒入烧杯时,称量纸上残留少量固体;

3. 称量前,天平指针向左偏;

4. 量取浓溶液时俯视读数;

5. 固体中含有不溶性杂质。

溶剂的量增多

1. 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2. 溶解时,所用烧杯内壁有水珠;

3. 装瓶时,试剂瓶中有水珠。

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偏的原因:

溶质溶解的量变多

1. 称量前,天平指针向右偏;

2. 所用砝码生锈或沾有油污;

3. 量取浓溶液时仰视读数。

溶剂的量减少

1. 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2. 量取的水没有完全转移到烧杯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