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增生(乳癖) 乳癖是指乳房中出现形状、大小数量不一的硬结肿块,为乳中结核之一。本病主要是指西医学中的“乳房囊性增生病”,俗称乳腺小叶增生和乳房纤维腺瘤。 花草膏 [方剂来源]:《中国膏药学》。 [适应病证]:乳癖。 [药物组成]:水红花子、透骨草、三棱、大黄、.莱菔子、穿山甲、全当归、大蒜头、杏仁、莪术、木鳖子各90克,蜈蚣、全蝎各45克 [配制方法]:用麻油3500毫升,熬枯去渣,加樟丹1800克,阿胶90克,熬搅收膏。临摊时,每净药膏500克,再加麝香1.2克,芦荟、乳香、没药各9克,阿魏30克,冰片1.5克,共研细末,入膏药内搅匀,摊于狗皮上。 [使用方法]用时在温水茶壶上烘热烊熔,贴患处,并用暖手敷熨。 [注意事项]:忌酒色、气恼、劳役、发物。 [按语]:乳癖的形成系由肾虚肝郁,气血不畅,脉络失和,痰浊与气血凝结于乳房而致。花草膏具有活血化瘀,化痰软坚,散结止痛之功,符合本病的主要病机,故乳癖患者适宜贴敷此膏。 干姜散 剂型:散剂 配方:干姜、白酒适量。 功效:温阳、散结、止痛。 主治:乳腺增生病。制法:将干姜研极细末,装瓶备用。 用法:用时根据乳房肿块范围,取适量干姜粉均匀撒在敷料上,用60度白酒喷洒,干湿适中,敷于患处,胶布固定,约半小时后患处即会出现发热、微痒的感觉,持续1-2小时后消失。每日换药2次。 出处:安徽中医临床杂志 五毒散 剂型:散剂 配方:全蝎、蜈蚣、守官、乌梢蛇、蟾皮、樟脑。 功效:疏肝通络,散结镇痛。 主治:乳腺增生病。 制法:上药等份研末备用。 用法:①取双太冲、外关、阳陵泉、血海、膻中等穴。②皮肤常规消毒后快速进针,取太冲、外关、阳陵泉行泻法,血海行补法,膻中平刺向患乳,平补平泻法。留针45分钟。③取适量药粉与无极膏共调成膏状,置麝香壮骨膏中心外贴肿块或疼痛部位,每3日换药1次。每15日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3日后继续治疗。 出处:光明中医杂志 药物乳垫 剂型:散剂 配方:三七3g,血竭10g,儿茶10g,芒硝20g,三棱12g,川芎10g,红花10g,山甲10g,元胡10g,制乳没各10g,透骨草12g,大黄10g。 功效:活血行气,通络止痛,活血散瘀,软坚散结。 主治:乳腺囊性增生病。 制法:将上药混合研粉。 用法:将所研的粉均匀撒布于乳罩状海绵垫上,用较薄细柔软的布袋封包备用。根据肿块的大小、部位选择药垫的型号,直接放在肿块上再将乳罩戴上固定药垫,25天为1个疗程。月经来潮时取下,以免引起经量异常,月经干净后继用。 出处:李仕金,刘广庆,王金勇.内外合治乳腺囊性增生病760例临床观察口].山西中医,1997 经验方 剂型:糊剂 配方:山慈菇、浙贝母、半夏、南星、僵蚕、乳香、没药、白芷、细辛各10g。 功效:软坚散结,活血消肿止痛。 主治:乳腺增生病。 制法:上药共研细末备用。 用法:药末用黄酒、鸡蛋清调糊外敷患处,每日1次。 出处: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注:本文仅供参考,请在正规医师指导下用药 |
|
来自: 过客bn2akq269w > 《中药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