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公布的中央1号文件在改革财政支农投入机制方面多次提到要运用PPP模式。财政部近日印发《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综合信息平台信息公开管理暂行办法》,明确将进一步加强和规范PPP信息公开工作,促进PPP市场健康发展。2月13日,财政部PPP中心披露了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库最新季报。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2月末,全国入库项目11260个、总投资13.5万亿元。2017年,随着相关配套政策制度的日臻完善,PPP项目落地有望加速。
市场需求日趋多元,金融创新面临挑战。PPP模式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目前已由传统的市政基础设施领域逐步扩大到整个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领域。PPP项目类型的多样性和个性化的金融需求,对商业银行行业细分管理、产品创新和服务质量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 从目前已落地的PPP项目整体情况看,商业银行提供的金融服务仍以传统信贷支持为主,深入参与的较少。商业银行在PPP金融产品创新和金融服务创新方面依然任重道远。 发挥自身优势,为PPP项目提供全方位金融支持。商业银行应认识到,PPP是一种整合政府和社会资本来共同完成项目建设运营的运作模式,融资只是项目运作当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要深入参与PPP项目,首先要转变定位,充分发挥自身在平台、产品、客户资源、项目运作等方面的优势,不但提供直接信贷、投贷联动、资管计划、PPP基金等资金支持,还要积极参与项目的设计、开发等环节,为项目提供顾问咨询服务,从单一的融资机构向PPP综合服务商转变,做好政府与社会资本间的桥梁和纽带。 积极参与PPP项目资产证券化。PPP项目因存在投资额大、运营期长、收益不高、面临风险多,资本流动性差等特性,影响了社会资本特别是民营资本参与PPP的积极性。而对于具有稳定现金流的经营性或准经营性PPP项目,可以通过资产证券化的方式提高资本流动性,为社会资本的退出提供灵活空间,有利于吸引民营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到PPP项目建设,促进PPP项目顺利落地。 坚持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的原则,稳步推进业务发展。 对于国家已公布的PPP项目,商业银行应仔细甄别,审慎选择,项目必须严格按照相关制度规定程序办理,符合PPP项目特性,经过物有所值评价等,确保项目的合法合规性。 对项目运营管理要给予高度关注,针对不同行业、不同项目的特点,切实做好贷后、投后管理。 再者,针对PPP项目普遍存在抵押担保不足的问题,商业银行应把工作重心放在优选项目上,审慎测算项目第一还款来源,合理确定融资规模和期限,并通过引入专业担保机构或保险机构,合理规避或控制潜在风险。 作者:陈宇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