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讲座预告丨吕晓:从《明末清初金陵画坛研究》谈美术史论的研究方法

 梁园处士 2017-02-16

讲座预告丨吕晓:从《明末清初金陵画坛研究》谈美术史论的研究方法

清华美院艺术... 10-31 14:02

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迎来建院60周年之际,艺术史论系读书会荣幸地邀请到著名艺术史学者、北京画院院长助理、理论研究部主任、“齐白石艺术国际研究中心”秘书长吕晓女士,莅临清华大学举办学术讲座,欢迎校内外各位艺术史同道学友届时前来聆听交流!(文后附吕晓女士学术专著与主要研究论文推介,敬请参阅)

【讲座题目】从《明末清初金陵画坛研究》谈美术史论的研究方法

【主讲人】吕晓(北京画院院长助理、理论研究部主任、齐白石艺术国际研究中心秘书长 )

【主持人】陈池瑜(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时间】2016年11月8日(星期二) 9:30-11:30

【地点】清华大学美术学院B212教室

【内容提要】

作为六朝古都,南京曾经历过六朝、南唐和明清之际的三次文化高潮,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绘画艺术也人才辈出。明末清初之际,尤其是国变之后,南京作为明代故都和故国的象征,从心理上和精神上集聚了一大批画家,金陵成为清初画坛最活跃的地区,为中国美术史书写过浓墨重彩的一页。

《明末清初金陵画坛研究》是具有地域文化研究性质的美术史专题研究,结合明末清初之际金陵特殊的政治、经济、文化坏境,将活跃于此的众多画家按身份、师承、艺术风格等进行分类,把他们归入不同的绘画群体,分析画家与画家、群体与群体之间的交往与艺术上的影响,探讨他们在绘画上的共性与差异、国变对艺术家创作的影响、画家与赞助人之间的关系等。全书深入探讨了以“金陵胜景图”为代表的金陵实景山水在明末清初的意涵转换,分析了北宋山水风格复兴的深层动因,从而确定明末清初金陵画坛的整体面貌、艺术特质、成就与根源。

【主讲人简介】

吕晓,女,1974年生于四川。2003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获博士学位,师从林树中教授。2010年自中央美术学院博士后流动站出站,合作导师为薛永年教授。已出版《中国山水画通鉴·钟山烟云》、《中国花鸟画通鉴·争长三绝》、《髡残绘画研究》、《笔忆金陵——二个遗民绘画家族的山水咏怀》、《明末清初金陵画坛研究》等七部学术专著,主编《北京画院藏齐白石全集》“草虫卷”、“综合卷”,《自家造稿——北京画院藏齐白石画稿》等十余部书籍,并有五十余篇关于明清及近现代美术史的学术论文发表于《美术研究》、《故宫博物院院刊》等国内各级学术刊物。现为北京画院院长助理、理论研究部主任、研究员、齐白石艺术国际研究中心秘书长。

【延伸阅读】

吕晓女士学术专著与主要研究论文推介

专著:

1、《明末清初金陵画坛研究》,广西美术出版社,2012年版(清华美院图书馆有藏;索书号:LR203 6064)

2、《图写兴亡:名画中的金陵胜景》,文化艺术出版社,2012年版。(清华美院图书馆有藏;索书号:LR212 0244)

3、《髡残绘画研究》,江西美术出版社,2010年版。

(清华大学文科图书馆第五书库有藏;索书号:J212.05 L901)

4、《笔忆金陵——二个遗民艺术家族的山水咏怀》,台湾石头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版。

5、《中国花鸟画通鉴? 争长三绝》,上海书画出版社,2008年版。

6、吕晓、宋力:《中国山水画通鉴·钟山烟云》,上海书画出版社,2006年版。(清华美院图书馆有藏;索书号:LR2135 2351)

7、吕晓:《末世的辉煌——清代四僧》,辽宁美术出版社,2002年版。

主要学术论文:

1、《传齐白石早年工笔草虫册辨伪》,载《齐白石研究》(第三辑),广西美术出版社,2015年版。

2、《少时粉本老犹存——北京画院藏齐白石画稿研究》,载《齐白石研究》(第二辑),广西美术出版社,2014年版。

3、《名动长安客,偏随倦鸟还——试论王翚主绘南巡图后选择南返的主客观因素》,载《美术研究》2014年第3期。

4、《晴峦萧寺图的定名与作者考辨》,载《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4年第6期。

5、《方壶景异三千界,员峤春望十二楼——试论吴彬及其晚年的奇幻山水》,载《美术与设计》2012年第5期。

6、《试论题跋对书画鉴定的意义——以髡残山水画鉴定为例》,载《中国美术馆》2012年第3期。

7、《试论17世纪北宋山水风格的复兴——兼与高居翰先生商榷》,载《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1年第6期。

8、《再论王概与芥子园画传初集》,载《故宫博物院院刊》2010年第2期。

9、《吴彬、米万钟<勺园图>初探——兼谈吴彬与米万钟的交游》,载《紫禁城》2008年第11期。

10、《试论龚贤与吕潜山水画风的关系》,载《荣宝斋》2008年第6期。

11、《髡残抗清问题考辨》,载《艺术探索》2005年第4期。

12、《周亮工“金陵八家”说考辩》,载《美术研究》2004年第3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