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零基础学笔记 | 笔记的视觉性

 昵称39146847 2017-02-17



视觉性与有序性是我构建认知笔记学课程的两大基石,被我成为认知笔记学双维度。


有序性是思维结构化,是范式,是框架。

视觉性是结构可视化,是图像,是手绘。


一张具有视觉性的手绘笔记或者数位笔记,都离不开一些基本的视觉元素,诸如文字、线条、图形与颜色等,用好了这些视觉元素,才能让笔记的颜值大大增加。


当然这样的笔记,当然也符合设计的四个基本原则,无论是《写给大家看的PPT设计入门书》《设计入门教室》等书籍中都会提到这四个原则,或者那些PPT书籍中也一定会有这四个词汇,他们就是对齐、对齐、亲密与重复


最后,落实到一张笔记中,提升笔记的视觉性可以有五个技巧,他们分别对应着布局、关系、颜色、边框与图像这五个核心点。


这一堂课就是给大家讲解这三点内容。

上篇

视觉笔记基本元素



基本元素之文字。


文字是最基本的元素,也是大家经常忽视的元素。笔迹工整的笔记,会让笔记有更高的可读性与重现性。可通过变幻文字大小、线条粗细、颜色变化等维度来区分文字的重要性。


比如笔记的主题应当是最重要的文字,它就应该非常突出的呈现出来,可以占据非常大的空间;而一些小标题,能够概括一个区域信息要点的那些标题,则也应该获得着重强调


基本元素之线条。


线条是最好修饰物,也是关系勾勒的最佳武器。


将两个信息模块用线连起来,似乎就诉说着这两个信息之间的瓜葛,或是递进,或是对比,或是并列等等。


从一个信息出发,通过一个带有箭头的线条,到达另外一个信息,似乎就讲完了一个故事。


几条线条,关系好了,就聚拢在一起,组成了矩形、三角形、圆形、菱形等。仿佛画地为牢,圈住了那些非常重要的信息,也似乎用楚河汉界,讲述着信息笔记之间的疏近之意。


基本元素之图像。


一句话太长,化作一个词汇;当连词汇都嫌多余的时候,就一个字。

也许没那么麻烦,一图胜千言


将繁琐的文字,化成一张又一张画,似乎将脑袋里的那些死结打开了一番。看着这画出的一个又一个图示,思考在被指引着肆意遨游。


也许有时,觉得页面单调了,觉得太平实了,就变化出一只玩耍的喵星人或者邻家的小妹妹,似乎多了一点点趣味生动


基本元素之颜色。


人是好色,只因大脑是好色的。


其实真正的原因在于,颜色是对应着不同频率的光线造成的,不同频率对应着不同的能量,于是乎不同色就对应着不同能量,也对应着不同的关注度重要度


页面上颜色不用太多,三四色就够了。适当的的变色来表明不同的轨线,时不时的出轨,就带来了一些情绪拿起樱花奈良出品的彩笔,就可在重要部分涂上一笔又一笔。又或者是用颜色区分了每一个信息组块,放眼过去,一张笔记似乎就是四个色块


中篇

版式设计四原则



下篇

增强视觉五技巧



今日互动问题


爬楼听完课

再看这篇文章

说说你的三点收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