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个女人为什么让贾樟柯在电影里念念不忘

 惠风1975 2017-02-17


今天第二条,聊聊贾樟柯偏爱的电影音乐。


比如那首由香港歌手叶倩文翻唱,并收录在1990年发布的同名专辑中的老歌《珍重》。

这首歌曲被贾樟柯用作电影《山河故人》的插曲,影片上映后曾红极一时。


而事实上,叶倩文的歌出现在贾樟柯的电影里,《珍重》其实并不是第一例——威尼斯版《站台》中的《潇洒走一回》,《小武》中的《选择》
......

其中,经典港片《喋血双雄》插曲《浅醉一生》更是在科长的多部电影中都可以被找到——现在听起来,依旧让人唏嘘不已。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科长这么喜欢在电影中使用叶倩文的歌?

首先,我想离不开他的人生经历,贾樟柯多次提到他的电影之路是从录像厅里的港片开始的,而那时候他所接受的音乐,当然也就大多是粤语老歌。

其次,从创作的角度看,
老歌确实对年代感的的建立与氛围的营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用导演自己的话说——听懂一首歌,就能听懂一个时代的爱情。


是的,歌从来都是人类表达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在传情达意等方面要比无旋律的台词更直接。

以《山河故人》中的《珍重》为例,从歌名就看得出来,这是一首与分别有关的歌曲。

而事实上,它在片中出现,也大多伴随着分离——即将到来的分离,正在进行的分离,未曾预料的分离。

特别是赵涛准备送儿子回到前夫那场戏中,歌曲与情境的配合堪称完美。


为了跟儿子多待一会儿,母亲特意选择了慢车,卧铺车厢里,她黯然地把耳机塞到儿子耳朵里。

而此处的歌词是:
不肯不可不忍不舍失去你,盼望世事总可有转机,牵手握手分手挥手讲再见,纵在两地一生也等你……

这显然就是母亲想对儿子说的话,因为她知道这可能是最后一次相见。

但儿子却无心去听这样老掉牙的歌曲,副歌响起的时候,已经摘掉了耳机。

两种状态的反差之间,那种悲怆的感觉一下就出来了。


另一方面,片中播放《珍重》的载体也很有讲究——从
CDIPAD再到黑胶,代表着环境的变迁,也象征着时代的发展与某种终会到来的回归。

这么说吧,叶倩文的歌声为《山河故人》的厚重与深沉增色不少。

看完电影,我满脑子都是里尔克的一句诗——离开村子的人将长久漂泊,也许,还有人会死在途中。

而有时候,或许我们唯一能做的,便是彼此珍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