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擅长用逻辑归谬法与人辩驳,例如先假定了两种荒唐的说法:'力足以举千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齐宣王对此加以否定,孟子立即把齐宣王自己的做法接上去:'恩足以几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这样便轻而易举地使齐宣王认识到了自己存在的问题:不是不能,而是不为。也就是说,不是做不到,而是不愿做。 当齐宣王不甚明白时,孟子又作了生动的举例说明,'挟太山以超北海'是做不到,而'为长者折枝'则是愿不愿意做的问题了。说到底,关键是看你有没有朝这方面想,有没有这样一种精神。 孟子说'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虽然是希望齐宣王好好考虑,好好反省自己的所作所为。而我们为人处世也处处要长短权衡轻重度量。儒学非常重视人的自我反省功夫,在儒家看来,只有经常衡量,才能认识自己,改善自己。不过,我们在这里突然想到的却是,认识自己固然需要自省,认识他人不是更需要权衡度量吗? |
|
来自: 昵称38392243 > 《文件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