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明朝皇后,相信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必定是马皇后。 马皇后是真正奇女子,配得上“万古一后”的称誉。 其实,还有一位皇后,也绝对入得了“贤后”之列。 而且,她将马皇后视作榜样,是马皇后的忠实粉丝。 她,就是明成祖朱棣的徐皇后。 徐皇后 1 徐皇后,安徽濠州人,1362年出生。 1376年,她被册封为燕王妃。1403年,被册封为皇后。 论出身,她绝对是明朝皇后里最显赫的。 对,她是开国第一功臣、魏国公徐达的女儿。 史书上说她:“幼贞静,好读书,称女诸生。” 她与朱棣结合,是最典型的政治婚姻。 联姻,是朱元璋笼络功臣最擅长的政治手腕之一。 提亲时,朱元璋对徐达说了下面一段话: “朕与卿,布衣交也。古君臣相契者,率为婚姻。卿有令女,其以朕子棣配焉。” (注:徐达的二女儿、三女儿分别做了代王妃和安王妃。) 很多时候,出身就决定了命运。 电视剧照 2 徐皇后与朱棣称得上是一对模范夫妻,两人感情极好。 朱棣九位子女中,一大半都是徐皇后所生。 《明史》载:徐氏生明仁宗朱高炽、汉王朱高煦、赵王朱高燧、安成公主、咸宁公主。 《明实录》载:“(永安公主),上之长女,母仁孝皇后。” 可知,永安公主的生母也为徐皇后。 此外,《罪惟录》和《彤史拾遗记》中记载,永平公主也为徐氏所生,但正史中无载。 朱棣 3 徐皇后是马皇后的粉丝,马皇后也很喜欢她。 马皇后死后,徐皇后为她食素三年。 对于马皇后的遗言,她甚至能倒背如流。 她掌管后宫的能力,一点不输于马皇后。 史书记载,当她还是燕王妃时,“后理王宫政甚治”。 做皇后了,她定期召见命妇,赐冠服和钞币,告诫她们: “妇之事夫,奚止馈食衣服而已,必有助焉。朋友之言,有从有违,夫妇之言,婉顺易入。” 她还将所做的《内训》二十篇颁给她们。 又命人收集古代嘉言善行,作《劝善书》颁行天下。 电视剧照 4 像马皇后一样,徐皇后也经常采取劝谏方式,辅佐老公执掌天下。 靖难之役时,李景隆围攻北平。 徐氏为激励将士,亲自登城参与守城。 最终,北平得以不陷,为靖难之役胜利奠定基础。 她经常劝告朱棣要使兵民休养生息、施以仁政、重用人才, 不能重用燕王府的人而忽略曾为建文帝效力的人。 她虽来自勋贵之家,但并不骄纵外戚。 靖难之役时,弟弟徐增寿同朱棣交好,私下常把建文帝方的军事情况汇报给朱棣。 事发后,徐增寿被建文帝“手剑斩之殿庑下”。 朱棣登基后,几次想追封徐增寿,都被徐氏极力阻止。 后来,朱棣不顾徐氏反对执意追封徐增寿为定国公,令其子徐景昌袭爵。 徐氏觉得违背了自己的意愿,始终不向朱棣谢恩。 靖难之役 5 临终前,徐皇后依然劝诫朱棣: “爱惜百姓,广求贤才,恩礼宗室,勿骄畜外家。” 她又嘱咐皇太子朱高炽,要抚恤昔日一同守护北平的将校和家人。 徐皇后被安葬天寿山长陵(今北京昌平十三陵长陵),赠谥“仁孝皇后”。 明仁宗即位后,加徐氏谥号为“仁孝慈懿诚明庄献配天齐圣文皇后”,袝太庙。 徐氏死后,朱棣不再立后。 《罪惟录》中提到, 徐皇后去世后,朱棣曾想继立她四妹徐妙锦为后。 但是,徐妙锦鉴于二姐代王妃被逮之事,拒绝了朱棣。 为了躲避朱棣,徐妙锦削发为尼。 明仁宗继位后,徐妙锦才被接入宫中,礼视公主。 《今言》、《枣林杂俎》、《弇山堂别集》等私家史书中,都提到朱棣欲立徐妙 锦之事。 不过,正史中并没有徐妙锦的相关记载。 此事,尚有待考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