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雍正皇帝的心腹

 飞鸿雪泥028 2017-02-17

  前段时间,雍正皇帝的一段朱批成为了网络流行语,大家纷纷感叹想不到雍正皇帝竟是这样的人,一时间高高在上的皇帝形象在我们心中也终于接了一回地气。雍正皇帝的朱批原文是:“朕就是这样汉子,就是这样秉性,就是这样皇帝,尔等大臣若不负朕……”。

  朕就是这样汉子

  而这段朱批的对象就是今天我们探讨的主角,他凭借师爷的神机妙算而老年得志平步青云,他为官刻薄受同僚弹劾却得到了皇帝的保护,皇帝为他竟设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官职,他被先帝称为模范却在后继之君时坟墓被夷平,他能力杰出却好大喜功,他为得恩宠竟匿灾不报,他就是雍正皇帝钦点的三大模范总督之田文镜。

  田文镜

  田文镜,字抑光,监生出身。在康熙二十二年就出任县丞,但是到了康熙五十六年,他才做到了一个不到四品的侍读学士(侍读学士在雍正时才升为从四品)。直到雍正皇帝即位后,田文镜才开始了他平步青云的宦海生涯。对于胤禛和田文镜究竟缘从何起已不可考,在《雍正王朝》这部剧中,田文镜是胤禛到江南筹银赈灾时发现,从而将其收到门下,其才得以在雍正王朝中平步青云。

  在雍剧中,胤禛即位之初便大力推行追比欠款政策,山西巡抚诺敏声称自己在半年内便完成了所有欠款的追缴工作,雍正皇帝大喜过望,封诺敏为“天下第一巡抚”。田文镜过境山西时却发现了其中的猫腻并在邬先生的帮助下查清了此事。

  这一段实际上确实改编自田文镜的真实故事,山西发生了灾害但山西巡抚却向雍正谎称山西没有灾害。在田文镜见到雍正后,便毫无保留的将山西的情况告诉了雍正,皇帝将他升任从二品的山西布政使,让他去赈灾。又田确实有过人之才,山西的吏治为之刷新,从此田文镜开始受到雍正皇帝的重用。

  雍正皇帝

  雍正二年,田文镜调任河南巡抚,在河南任上,他聘请了著名的邬先生作为师爷,为其出谋划策。在扳倒隆科多的过程中邬先生摩透了雍正的心理,让田文镜率先弹劾隆科多,从此雍正对田文镜宠遇日隆,不久就让其总督鲁豫,并且在圣旨上就说明了此官职是专门为田文镜所设,不为定例。能让皇帝为一个人而专门设置一个封疆大吏的官职,可见当时雍正皇帝对田文镜的倚重和恩宠。

  田文镜并不是没有缺点,这个人为政过于严苛,比如推行垦荒、摊丁入亩、追讨积欠,为完成任务一味迎合上意,对下属和百姓残酷刻薄。他善于迎合雍正,比如雍正喜闻祥瑞,田文镜也总是极为迎合。《永宪录》称:“河南总督田文镜进瑞谷一茎十五穗”;“文镜每年必以休嘉入告。是年又奏路不拾遗。”雍正五年,田文镜奏报黄河水清,同样获得雍正皇帝的赞赏。

  他雷厉风行的推行皇帝的“摊丁入亩”、“士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等政策,得罪了读书人,受到了直隶总督李绂和御史谢济世等人的弹劾,但雍正皇帝并未责罚田文镜,而是惩处了弹劾他的官吏,这一段基本上和雍剧中表现的相似。田文镜受到弹劾后,雍正帝居然对田文镜说:“此一事,朕甚庆幸,好机会,亦难得。参你这样巡抚,所以理直气壮,有何可讲?”当田文镜回复自己觉得有些委曲后,雍正帝又劝谕他:“此事朕已洞悉原委,你一些不必系念。只要自己信得,乃可对天地神明,小人之流言何妨也?不必气量窄小了。”

  在雍正皇帝这样的信任下,田文镜开始变得骄纵,不仅欺骗雍正皇帝而且还与智囊邬先生分道扬镳。在一次灾害后,田文镜隐匿不报,雍正皇帝在上谕中批道:“田文镜近来年老多病,精神不及,为属员欺诳……”已经初显出不满。一年之后,雍正皇帝又说:“近闻豫东两省,吏治甚有不协……更宜惩贪奖善,纠谬绳愆……否则不亦有忝厥职,大负朕恩耶?田文镜只能选择退休,不久便去世了。

  乾隆即位后,曾专门下旨谈及田文镜:“自田文镜为巡抚总督以来,苛刻搜求,以严厉相尚;而属员又复承其意旨,剥削成风,豫民重受其困。即如前年匿灾不报,至于流离,蒙皇考严饬,遣官赈恤,始得安全,此中外所共知者。”甚至他的墓在乾隆后期被当地守陵大臣夷平。对待雍正皇帝的三个心腹,乾隆也曾有过评价,他说:“鄂尔泰、田文镜、李卫皆皇考所最称许者,其实田文镜不及李卫,李卫不及鄂尔泰,而彼时三人素不相合,亦众所共知也。”

  田文镜之所以能在雍正初年平步青云,实在是因为田文镜完全符合雍正的用人标准:尽心竭力、勇于任事、不避嫌怨、厉行新政、清廉节俭。雍剧中的田文镜曾经说过:“我心中只有两头,一头是皇上,一头是百姓”。但纵观田文镜一生,他虽有才华,却待百姓过于苛刻;他虽然忠诚,却只是为了自己的禄位。所以更加确切的说,他只不过是一个能吏罢了。如果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大家关注本头条号,也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号“逆流时代”,获取最新资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