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朦胧资鉴录(二二八)

 朦胧斋主人 2017-02-17
朦胧资鉴录(二二八)

>>编者:严明军(号:朦胧斋主人)

20170217资鉴第二百二十八卷:

1483公元783年正月庚寅,李希烈遣其将李克诚袭陷汝州,执别驾李元平。元平,本湖南判官,薄有才艺,性疏傲,敢大言,好论兵;播奇之,荐于上,以为将相之器,以汝州距许州最近,擢元平为汝州别驾,知州事。元平至汝州,即募工徒治城;希烈阴使壮士应募执役,入数百人,元平不之觉。希烈遣克诚将数百骑突至城下,应募者应之于内,缚元平驰去。元平为人眇小,无须,见希烈恐惧,便液污地。希烈骂之曰:“盲宰相以汝当我,何相轻也!”以判官周晃为汝州刺史,又遣别将董待名等四出抄掠,取尉氏,围郑州,官军数为所败。逻骑西至彭婆,东都士民震骇,窜匿山谷;留守郑叔 则入保西苑。
@@朦胧语: 李元平胆小如鼠,被俘见到李希烈时,吓得粪尿齐下,这就是唐德宗任用的所谓将才,真是个天大的笑话!想想看也就明白了,李元平为关播举荐,关播为小人卢杞举荐,岂不是一群小人吗?
1484 上问计于卢杞,对曰:“希烈年少骁将,恃功骄慢,将佐莫敢谏止;诚得儒雅重臣,奉宣圣泽,为陈逆顺祸福,希烈必革心悔过,可不劳军旅而服。颜真卿三朝旧臣,忠直刚决,名重海内,人所信服,真其人也!”上以为然。甲午,命真卿诣许州宣慰希烈。诏下,举朝失色。 真卿乘驿至东都,郑叔则曰:“往必不免,宜少留,须后命。”真卿曰:“君命也,将焉避之!”遂行。李勉表言:“失一元老,为国家羞,请留之。”又使人邀真卿,不及。真卿与其子书,但敕以“奉家庙、抚诸孤”而已。至许州,欲宣诏旨,希烈使其养子千余人环绕慢骂,拔刃拟之,为将啖之势;真卿足不移,色不变。希烈遽以身蔽之,麾众令退,馆真卿而礼之。希烈欲遣真卿还,会李元平在座, 真卿责之,元平惭而起,以密启白希烈;希烈意遂变,留真卿不遣。 朱滔、王武俊、田悦、李纳各遣使诣希烈,上表称臣,劝进,使者拜舞于希烈前,说希烈曰:“朝廷诛灭功臣,失信天下;都统英武自天,功烈盖世,已为朝廷所猜忌,将有韩、白之祸,愿亟称尊号,使四海臣民知有所归。”希烈召颜真卿示之曰:“今四王遣使见推,不谋而同,太师观此事势,岂吾独为朝廷所忌无所自容邪!”真卿曰:“此乃四凶,何谓四王!相公不自保功业,为唐忠臣,乃与乱臣贼子相从,求与之同覆灭邪!”希烈不悦,扶真卿出。他日,又与四使同宴,四使曰:“久闻太师重望,今都统将称大号而太师适至,是天以宰相赐都统也。”真卿叱之曰:“何谓宰相!汝知有骂安禄山而死者颜杲卿乎?乃吾兄也。吾年八十,知守节而死耳,岂受汝辈诱胁乎!”四使不敢复言。希烈乃使甲士十人守真卿于馆舍,掘坎于庭,云欲坑之,真 卿怡然,见希烈曰:“死生已定,何必多端!亟以一剑相与,岂不快公心事邪!”希烈乃谢之。
@@朦胧语: 颜真卿是个真君子,卢杞是个真小人。为了打击报复,向皇帝胡乱建言,让颜真卿去安抚李希烈,这是在往虎口送肉啊!小人之阴险无以复加呀!那个所谓的德宗皇帝偏偏就信任人人这一套,真是可悲哟!不长脑筋的皇帝!
1485 上至奉天数日,右仆射、同平章事崔宁始至,上喜甚,抚劳有加。宁退,谓所亲曰:“主上聪明英武,从善如流,但为卢杞所惑,以至于此!”因潸然出涕。杞闻之,与王谋陷之。言于上曰:“臣与宁俱出京城,宁数下马便液,久之不至,有顾望意。”会朱下诏,以左丞柳浑同平章事,宁为中书令。浑,襄阳人也,时亡在山谷。使尉康湛诈为宁遗朱书,献之。杞因谮宁与朱结盟,约为内应,故独后至。乙卯,上遣中使引宁就幕下,云宣密旨,二力士自后缢杀之,中外皆称其冤;上闻之,乃赦其家。
@@朦胧语: 小人卢杞害死了崔宁,就因为崔宁给自己的亲信说了一句大实话而已,又是一个勿多言,多言多败,勿多事,多事多患的典型案例呀!表面上看是小人害死的,其实真正的凶手是那个所谓的德宗皇帝,亲小人而远贤臣所致。只有千万次地问:这个皇帝德之何在呀?
※※编者QQ:1085290960
邮箱yanba1973@163.co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