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化是一种规则,艺术是一个例外

 木子4kfvyzepq8 2017-02-17

何为现代性?这是我们的线索。

“中国当代艺术家给了我们一个机会,去重新审视收藏中的系统。也给予了我们一个深入窥视艺术史的机会。这中间最重要的一点,是它让我们避免简单化收藏相似的东西。”贝尔纳·布利斯特纳(Bernard Blisténe)说。

贝尔纳·布利斯特纳是蓬皮杜现代艺术美术馆(Musée National d’Art Moderne de Centre Pompidou)的负责人,他今年61岁,人很儒雅。在此之前,他曾任蓬皮杜艺术中心策展人,担任过马赛博物馆的馆长(现为该馆的遗产总负责人)。不仅如此,20年来,贝尔纳·布利斯特纳还一直担任卢浮宫学院当代艺术的教授。

我在北京见到这位老先生,他是作为第十届CCAA中国当代艺术奖艺术家奖评选的评委会成员来到中国的。布利斯特纳告诉我,这是他第一次来中国做评委。CCAA中国当代艺术奖已经走到了第19个年头,今年的大奖最终选择了三位艺术家,分别是:年度最佳艺术家曹斐、年度最佳年轻艺术家何翔宇和杰出贡献奖徐冰。评委会认为,他们的艺术真实展现了德勒兹意义上的“图像教育”,这在今日的视觉艺术领域是欠缺的。

近来,作为现代艺术圣地的蓬皮杜艺术中心,与中国的互动颇多。一个月前,“蓬皮杜现代艺术大师展”在上海开幕,成为圈内圈外的热门话题。贝尔纳·布利斯特纳表示,他们还决定邀请中国策展人,在蓬皮杜建立一个中国当代艺术的资源中心。但对于“中国艺术”这个定义,布利斯特纳却另有说法,称它为“俗套的概念”,是需要抗争的。

“‘中国艺术’这4个字本身并不意味着任何东西。我们确实在与‘国家化标签’进行抗争。简单的国家化是一种危险的退步。我更喜欢说,发生在中国的个人经验和发生在世界各地,或者是国际化的个人经验之间的区别。”布利斯特纳说,“一定程度上,‘国际化’这个词,这个观念本身,是被市场发明的词,本身是一个危险的退步。我们需要谨慎,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在个体和个体性上。”

收藏艺术家的个人作品,是激发个体体验的直观方式。“收藏不仅是艺术家和艺术作品的综合体,而是一个工具。它能激活艺术的意义。收藏的标准是什么?最重要的是,如何拷问艺术史本身的意义。”

当我们思考艺术史的意义时,不可避免地延伸出另外一个更本质的问题,即:艺术本身的意义是什么?而展示艺术品的美术馆,又该如何通过藏品来回答这一问题?

“我们希望,收藏能够成为一个整体性的模型。”贝尔纳·布利斯特纳说。这样的收藏如何建立?三个关键词:它是历史的、复杂的,也是主观的。

三联生活周刊:在CCAA中国当代艺术奖艺术家奖评选的评委中,有来自中国的,也有来自国际的。在对于艺术家和作品的评判上,他们有否表现出不同的理解?

贝尔纳·布利斯特纳:我不能说这中间存在必然的不同。当然我们与中国评委是有差异的,我们来自西方文明,对于中国艺术作品的阐述会不一样。中国评委对于这些艺术家作品的理解,有一个植根文化的背景,这是我们不具备的。但我认为,年轻的艺术家非常全球化,他们处在这样的情境里,其影响有好有坏,好处在于,他们会在艺术形式上更丰富,不好之处在于,这会影响他们探索的新方式,影响到他们的特性。全球化会带来相似性,但特性才是艺术至为重要的,不是全球化。

三联生活周刊:你如何看待全球化之于现代艺术?就像你说的,这中间既有积极的部分,也有消极的影响。

贝尔纳·布利斯特纳:一个问题是,现代艺术就是全球化的,全球化就是现代化艺术。现代艺术是全球化的反映,全球化是现代化的一部分,不能将两者分开来。它们属于同一个过程。危险在于,建立所谓的标准艺术。这像一个陷阱。最好的艺术——是处理(我不想说对抗)这种危险。这种艺术站立在自己的根基上,同时处理举世皆然的问题。但是记住,现在做一个艺术家,是非常危险的,比任何时候都危险。因为你每天要接收太多的信息、图像、消息和规则,你需要自控,要以个体的经验,去面对普通世界。这不仅是艺术家的问题,也是所有人的问题。现代化本身成为一种艺术。

三联生活周刊:在蓬皮杜艺术中心,收藏了许多中国艺术家的作品。在挑选中国艺术家——或者说非西方艺术家的作品时,是怎样的标准?

贝尔纳·布利斯特纳:首先,我们不希望有一种标准的艺术。我们寻找不同的艺术家,收藏各种作品,不拘一格。我们希望那些作品,是与历史发生关系,可以进入相关历史语境之中的。每个博物馆都有自己的历史,有时藏品是一种混合。

回顾一下蓬皮杜艺术中心的中国艺术收藏,你会发现,有许多上世纪初的作品。许多中国艺术家在此时来到法国,他们中一些人在法国待了很长时间,进入了法国当时的现代化运动。这些艺术家也属于我们的文化根基,在我们的收藏范畴。

20世纪30年代,艺术与文化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我们收藏了许多此时在巴黎的中国艺术家作品,他们既属于你们的文化,又属于我们的文化。并且他们站在西方主流旁观者的角度上,没有那么融入。到了20世纪90年代,许多中国艺术家变得世界知名。我们试图收藏一些处理自身文化特性的艺术家作品。我们关注此时的中国艺术家如何表达现代性,许多是宏大问题,比如全球化。而今最有影响力的中国艺术家,都是一方面保持自身的独特性,同时又与某个领域有着不可分割的文化联系。这些艺术家,是我们希望建立联系的。

三联生活周刊:关于艺术家的社会角色,一定程度上,现代艺术家越来越多地扮演知识分子的角色,他们所做的事是提出问题。

贝尔纳·布利斯特纳:在某些文化里——比如你们的文化,有着非常深刻的知识分子特色。你们的每一个姿势,每一件事情,都包含着高度的文化寓意。如果要评论中国文化,我感到它与知识分子密不可分。你不能在看到艺术的时候,不想到中国文化本身,它是如此知识分子化的一种文化。

在本世纪初,语言本身已经成为现代艺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科技也是——尽管现在我们更多的不是掌握科技,而是被科技所控制——但不可否认,它也是现代艺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还有政治与社会的原因。视觉艺术成为一种平台,它讲述真实生活的残酷。视觉艺术会关注到各种问题。艺术家应该有自由,去讲述真实生活的残酷。

三联生活周刊:谈到新科技,它从各个方面影响着文化与艺术。如何看待互联网在现代艺术中的作用?互联网带来了民主吗?

贝尔纳·布利斯特纳:互联网给了艺术家一种可能性,去探讨不同的方式。但我并不天真,不会认为互联网与民主有关。互联网是由人发明的。我们不能说,它给予了一切自由,它同样是一个被控制的社会。另一点,我们也要说,所谓的“新技术”,并非真的那么新了——互联网已经诞生了30年。它变成了一种常态。它发展出来的东西,不等于艺术。我很喜欢戈达尔说的一句话,“文化是规则,而艺术是例外”。艺术面对的客体是文化,或者说在文化之中。我们需要保留艺术的身份和独立性,也应该保留它的疯狂。

三联生活周刊:不久之前,蓬皮杜艺术中心在上海举办了一个展览,此后还有什么与中国相关的计划吗?

贝尔纳·布利斯特纳:我们仍然在做一些事情,希望在这一两年能再有一些合作。如果再做,希望是具有教育性的、能带给观众需要的知识。中国观众在这方面的追求是深刻、精确的。这大约是你们的文化与我们的不同。我们的文化总认为自己知晓一切,而中国人的意识非常开放,很具有参与性。我的中国朋友都有一种哲学思想,与宗教无关。他们尽可能地去接近艺术,不是作为一种成就,而是作为一种知识。我很尊重你们的文化。我不是宗教信徒,但我相信知识。

三联生活周刊:你如何看待近10年,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

贝尔纳·布利斯特纳:它变得越来越重要。当然,这中间有市场的巨大力量。但中国很大,几乎等于一个欧洲。这给了中国艺术多样性。你们对待艺术的态度,是非常严肃的,你们认为它很重要。在中国,许多人相信艺术的权威性,而不是艺术的力量。这给了我很大的信心。很多时候,艺术的力量与市场相关。我看到一些非常好的艺术家,却始终在市场之外。或许他们展示的,是人们不愿意看到的东西。展示人们回避的东西才是重要的。艺术的权威如何在市场中生存?等着看吧。我无法回答。

三联生活周刊:在当代生活中,现代艺术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贝尔纳·布利斯特纳:一个问题是,现代艺术很多时候与市场联系在一起。除非极其天真,才会视而不见。因此,这个问题很难回答,找不到答案。现代艺术是现代社会的一部分,同时又受到市场的影响。艺术家是社会中的一分子,他创作一些东西,进入市场,他们的价值会成为人们最关注的问题。这就是为什么马塞尔·杜尚依然特别重要。他关注的是客体的质量,是它的结构和价值。他其实是个不朽的艺术家,尽管许多人将他看作反面。

三联生活周刊:关于海外评论在本国艺术场景中的作用,如今,艺术家变得非常国际化,这种“国际化”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他们在国内获得话语权。

贝尔纳·布利斯特纳:我遇到很多艺术家,在全世界旅行,这其实是非常危险的。其中许多是非常年轻的艺术家,他们认为自己应该被看到。这让我想到一句话,“你必须在你不必要在的地方”。艺术家不应该一直处在社交的前沿。如果你一直面对交流,那么,你就离欲望不远了。而当你离欲望不远的时候,你基本上准备好了沉默。

一个好的艺术家,应该建立自己的角色和游戏,建立自己的方式。我不是说单一游戏,是不同寻常,又十分成熟的游戏。艺术家应该花时间,应该慢下来。慢下来,仔细看。艺术本身一直在面对时间。现代艺术尤其如此,只有经过了时间,才能判断什么是艺术,什么不是。

三联生活周刊:对于现代艺术博物馆而言,这增加了挑选作品的难度和挑战性。

贝尔纳·布利斯特纳:我们需要很长的时间来挑选藏品。博物馆不是艺廊,我们不能像艺廊那样选择。如果我们像艺廊那样对待作品,就会失去准则,失去我们的使命。我的准则很简单,就像之前说的那样,与历史的互文性。然而历史也并非一成不变,所以没有单一的准则。我们试图去追寻的一条线是,何为现代性?这是我们的线索。与此同时,我们也希望能丰富它。现代性是很复杂的,因为它处理的是艺术与生活。

记者 何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