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跟腱炎的康复

 昵称34246721 2017-02-17
什么是跟腱炎
跟腱炎是指发生于跟腱部位的无菌性炎症,主要是因为跟腱反复受到牵拉、劳损而使跟腱组织出现肿胀发炎,引起疼痛。跟腱炎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特别是对于从事跑、跳等高强度运动的运动员来说,更是一种频发的可怕疾病。一般来说,它是因为在运动过程中,小腿腓肠肌和跟腱承受了太大的压力导致的,如果能够及时的处理和治疗跟腱炎,是可以很快的恢复;但如果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引发持续性的疼痛,严重者会导致跟腱的断裂,后果会不堪设想。
发生跟腱炎的原因
1
年龄因素
35岁前很少发生,随着年龄增加肌腱损伤修复能力下降、老化,容易受损,且损伤后恢复不易。
2
热身活动准备不足
比如打篮球、网球等需要频繁地停止、启动以及跳跃的运动,很容易发生跟腱炎。
3
锻炼过于频繁
比如跑步锻炼过多,特别是长时间的上坡跑比较容易导致跟键炎,小腿后群腓肠肌过度牵拉劳损也容易诱发跟腱疾患。
4
足部畸形
比如扁平足,扁平足会导致跟腱承受额外的压力,从而增加发生跟腱炎的风险。
5
其它
如糖尿病、痛风等疾病,以及部分药物的作用也会增加跟腱腱病的发生风险。

跟腱炎的临床表现
在临床上,跟腱炎可以分为急性跟腱炎和慢性跟腱炎。初始阶段,主要表现为运动或者劳损后的慢性疼痛,多数患者在运动时牵拉跟腱发生疼痛,部分患者在晨起后疼痛、牵拉感较为明显,少数人活动时脚后跟感觉有僵硬和牵拉感,跟腱有响声。
当积累到一定程度,患者会引起红肿发热,踮起脚尖就会感到疼痛,影响踝关节正常的活动度。如果治疗不当,跟腱会进一步退化变性,无法正常行走,影响正常活动,甚至会发生跟腱断裂。
另外,由于跟腱部位血供较差,发生损伤后不易愈合,久而久之容易引起钙质沉着,形成钙化病灶,明显肿胀,伴触痛,甚至结节包块增生,能够在影像学上显影。

 跟腱炎的康复治疗
跟腱炎的常规治疗,一般先采用保守治疗,保守效果不佳或者失败可以考虑手术。跟腱腱炎属于慢性损伤,一般需要6周甚至更长时间才能恢复。
1
休息:减少活动量,可以减少对跟腱过度牵拉的频率。
2
冷敷:活动后疼痛,发生红肿,可先予局部冰敷冷疗。
3
理疗
4
矫形鞋:适当增加后跟高度,可以穿坡跟鞋,减少跟腱牵拉引起的疼痛。
5
护具:可以配戴跟腱护具。
6
肌内贴贴扎防护.
7
药物:在医生指导下可口服消炎止痛药;通常不推荐局封治疗。
9
冲击波治疗:冲击波治疗后,建议休息一个月以上,再恢复适当运动。
10
运动疗法:足部及小腿肌力及伸展等康复训练,预防复发。
11
传统保守治疗2-3个月效果仍不显著的部分严重病例,比如慢局部形成较大的钙化灶、病变的肌腱发生部分或者完全撕裂等患者,可以考虑进行关节镜或者小切口手术治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