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距的确定常常是困扰钓友的一个小问题。垂钓中,钩距过小,饵团不易分开,挂饵料困难,拉饵时很容易拉在一起,钓鱼时出现双钩同时挂在一个鱼嘴中的情况也不少;而过大的钩距,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垂钓中容易搭桥断线跑鱼,但往往钓大鱼时又要保持一定的钩距才能有好的效果。 多年的垂钓经验总结下来,涛哥认为钩距设置的总体原则可以总结为小鱼、慢鱼钩距小,大鱼、快鱼钩距大,但钓无定律,当然还要根据具体垂钓情况来适当调整,以达到最理想的状态。 钓大鱼,钩距在3个钩子或略大的钩距。钓距的长短应根据所钓目标鱼来确定,作钓大草鱼、大鲤鱼、大青鱼等大鱼钩距在3至5个钩距最好。因为钓大鱼往往需要大钩,大线,大饵团,而钩距过短会造成两钩饵料重叠,失去了钓大鱼,守大鱼的意义。当然还有一个办法,就是使用单钩作钓,这样就不会产生搭桥的问题,但也主要是在野钓环境中使用,在黑坑中不多见。 在黑坑垂钓2斤左右的鲤鱼时,要安装情况来调整钩距,如果存在较厚的酱层,钩距太近很容易把双钩都送去酱层,所以我个人垂钓有酱层的鲤鱼坑时一般设定三个钩距,而新坑则调小到2.5个钩距,野外遵循新坑原则。垂钓小鲫鱼等体型较小的鱼,可以根据上鱼快慢调整,鱼速快的话钩距可以放大到两至三个,鱼情慢则放到一个半到两个钩距。 同时,在钓浮时钩距都会稍微大一点,控制在三个到三个半,大钩距往往会提高中鱼率;在钓底时,就要多方考虑,鱼吃顿口也就是吃下钩的饵料可以将钩距适当放小到一到两个钩子的距离,反之则放大钩距。 但在垂钓中,线组、浮漂、钩子都有着互相联动的作用,饵料的味型,大小、软硬、干散,拉丝的添加比都要根据垂钓的场所、鱼量的多少、开口轻重,生口鱼还是滑口鱼,及时调整各个环节,好的渔获并不是依靠一两个因素,而是系统工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