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收藏知识】瓷器鉴赏 —— 常用术语(下)

 天宇楼33 2017-02-18

收藏虽无捷径,但给您一点点建议或参考,也许可让您少走些弯道!





推荐关注:

推荐关注:收藏类精彩公众号(一)点击进入

推荐关注:收藏类精彩公众号(二)点击进入




欢迎关注公众号:古美收藏


(接上篇)

鉴定瓷器的常用术语,本为历代行家口语,说白了,就是一些行话。由于这些行话袭用很久,遂约定俗成。同时也作为衡量是否是鉴定瓷器行家的标准之一。因此,作为一个瓷器收藏爱好和鉴定者,必须熟悉鉴定瓷器的常用术语。现介绍一下这些术语知识:




欢迎关注公众号:收藏家大部落


51、夹肩:器体或口部不圆。

52、翘棱:由于器物变形,致使器口不圆、底足不平的称为翘棱。

53、凸心:器里心向上凸起。

54、凹底:质软的胎体经火烧制,器底心向下塌陷的,就称为凹底。

55、串烟:釉面受窑火的烟熏,或是氧化致使釉色局部或全部发生变异而出现灰、黑、黄色。


欢迎关注公众号:正点鉴藏


56、荞麦地:釉面局部或全部,因窑内不净有飞尘,或因釉内含有杂质而出现微小的黑星点。

57、黄溢子:胎体内含有杂质,透过稀薄釉层而显露的现象就称为黄溢子。

58、火石红:胎体内含有矿物质,在不施釉的部位受火自然泛出;或是有意涂的浆泥。现今景德镇复制的元明青花瓷器,以新砂垫烧,或是入窑前新瓷胎的砂底受了潮,也会出现火石红现象。

59、糊米底:器物的砂底,因所垫砂粒含铁质较多,受火时出现铁锈点,似糊米状,明代成化时期的砂底,常有此现象。

60、火烧:器物因后世被火烧过而出现的釉面变化,如青花变黑,黄釉变绿青白釉出现皱纹,彩色也老化或变色,还有的釉面有火烧时留下的融流痕和当时粘上的灰、黑、粉、白诸色杂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