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糖尿病运动有“三忌” ,可能有些禁忌很多糖友一直在犯!

 微微传奇 2017-02-18

大家都知道,运动是降糖的“良方”,但是在运动过程中有很多需要注意的问题,以下这3点是多数糖友普遍存在的,一定不能犯喔!

一、忌晨练

估计有些糖友会对“忌晨练”很疑惑:早上活动活动,呼吸呼吸新鲜空气,还能有个好心情,为什么要“忌”呢?

首先,早晨气温低,人体交感神经兴奋性高,冷空气刺激或劳累等情况下,很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特别是本身就患有心脑血管病的糖友更应该注意。

其次,清晨大多数人都是空腹锻炼,这样极易诱发低血糖,甚至引起低血糖昏迷。糖友(尤其并发心脑血管疾病的糖友)应把清晨至上午9:00这一时间段,作为运动的“警戒时段”,在此时间内不能急躁、紧张、生气等,也不宜参加较大运动量的活动。

再次,清晨空气污染重,(夜间空气污染物中较重的固体和颗粒一般沉积在地表,雾天空气中污物浓度更高),而清晨锻炼时呼吸加深加快,污物、灰尘、细菌很容易经呼吸道进入人体内,易造成呼吸道感染而加重病情。

因此,糖友尤其是老年糖友,最好避免在清晨锻炼,而应将锻炼的时间改为下午或傍晚。

二、忌暴练

很多糖友希望通过加大运动量来消耗掉体内多余的糖分,但是高强度运动对机体素质要求较高,过度运动不但不会给机体带来好处,还可能造成严重的低血糖反应。

研究表明,任何形式的运动,如果停止60个小时,那么之前运动所带来的血糖和血脂有利变化,包括胰岛素敏感性的改善都会消失。因此,为了控制血糖,最好采用低强度的运动形式每天运动,甚至每餐后运动。

高强度的运动适合较为年轻的初发病友,它要求运动者有较好的体能和肌肉、关节条件,在运动前做好热身活动,避免运动损伤,在运动后还应该注意肌肉放松。运动中还要注意补充热量和水分,避免低血糖的发生。

过度运动造成的低血糖反应,可以发生在运动后的2-12小时内,甚至24小时内。运动强度越大,持续时间越长,发生低血糖的时间范围就越大,如果总是持续发生低血糖反应,平均血糖值上下波动,对降低血糖反而没有好处。

因此,糖友运动贵在坚持,一定要重视低强度运动,如购物、散步、上下楼梯、家务劳动等。低强度运动时间长了也会消耗掉相当多的热量,对血糖控制产生积极作用。

三、忌走石子路

由于糖尿病可导致神经受损,使糖友对外界的刺激不敏感,很多时候受伤了还不知道,因此,病友的脚最需要保护。如果伴有下肢血管病变的话,愈合能力降低,伤口继续感染、溃烂,严重的甚至不得不截肢。

因此,糖友在运动时一定要特别注意场地的选择。一般来说,土路和柏油路面比较好,与水泥地和人行道的地砖相比,对脚的损伤小。

现在有的地方(尤其是公园),为了大家健身方便,修建了很多凹凸不平的石子路。大家对此也特别感兴趣,有的人甚至光脚在上面走来走去,觉得可以通通经络。

但是,对于糖友来讲,走石子路是十分危险的,很容易因为小石头硌着或其它原因使脚受伤,以至于发生糖尿病足病。

(——刘彦君,解放军第306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

如果您觉得文章不错,欢迎点赞、分享转发给有需要的人,让更多的糖友受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