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远门跟赵世校老师学看病 学开方赵世校老师继承和发扬了郭志辰老师的空间医学,并首创小小方,将治病成本大幅降低,使治疗效果更加神速,为医患双方带来利益。赵世校老师在继承郭氏空间医学小方的同时,又创新出小小方并正在解开郭老留下的秘密。小小方是赵世校老师根据郭志辰老师的空间医学理论发展而来。空间医学将人体分为四个空间,即上焦,中焦,下焦和外焦空间,当这四个空间的无论那个空间或多个空间出现问题都可导致疾病发生。针对如何治疗疾病郭志辰老师研发了凭舌给药并创立小方。赵世校老师在郭老的基础上又有了创新,将小方提炼为小小方,同时探索出空间医学处方形成的核心思想。这一创新使小小方更具有了易学,可操作性和快速高效性。创新中药小小方,经有大量临床经验证实舌诊中药小小方,易学,安全,有效,无毒副用,没有基础的朋友均可学习。传统中医以补肾固本为主,“清升浊降”以下焦为主。创新中医医学提出,实现清升浊降,必须首先要“清降”只有“清降”才会“清升”,只有“清升”才会“浊降”。清降就是要“降肺”,上焦犹如人体的天空,晴空万里,万物才能生长。上焦淤滞不通,就会影响五脏六腑的功能,这就是病的来由。中药小小方男女老少皆宜均可使用 小方用中药40位左右 药量基本在0.1-0.8之间,精确用量,色淡无味,量少效高,恢复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从而达到治愈病状的疗效。
望舌诊病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黄帝内经》和《伤寒论》等古典医籍中,就有望舌诊病的记载。如:“内外杂症,亦无一不呈其形,著其包于舌据舌以分虚实,而虚实不爽焉;据舌以分阴阳,而阴阳不谬焉;据舌以分脏腑配主方,而脏腑不差,主方不误焉,危急疑难之顷,往往证无可参,脉无可接,而唯以舌为凭;妇女幼雅之病,往往闻之无息,问之无声,而唯有舌可验。”可见,古人早已认识到了观舌诊病的重要性。通过观舌来诊断疾病,然后才能辩证用药。人体空间医学认为:
一、对舌诊的认识
人体的舌是全身的缩影。它反映全身的物质与能量的盛衰变化;反映物质能量的流通情况;反映身体疾病病因的处所;反映疾病形成的原因。因此,通过对舌形和舌质、舌苔的观察,能确定疾病的部位,疾病的性质及治疗的方法。舌诊的理论是人体空间医学诊断的精髓,因为通过它可知人体全身的变化。
诊舌,要结合大自然的变化去研究。人体是大自然的缩影,是物质能量运动变幻的场所。如果我们能用各种方法使人体功能的运作与大自然同步,与大自然融为一体,那么,我们的身体就会健康,疾病就能消除。一切疾病,都是依附在物质与能量上。因此,治疗疾病,就是调节物质与能量的转换,使其正常。从而恢复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人才能回归其自然真面目。这是治疗疾病的关键。
二、舌诊的实质
舌诊,即通过观察、辨析舌苔、舌质和变化现象,而对疾病作出诊断和治疗。舌是人体的全息,它全方位反映了人体小天地的变化。它也有天地之分:舌苔为天,天是无垠的空间,则舌苔反映人体空间的变化;舌质为地,对应为人体的细胞内部。因此,舌苔与舌质的变化,是天与地的变化,是细胞内与细胞外的变化。即,舌质代表每个部位细胞内部的变化;舌苔代表每个部位细胞外空间的变化。舌苔与舌质的变化与大自然的物质能量的变化紧密相连。由此可知,一方人群有一方舌象的共性;一个地区的人群其舌象有一个地区的共性;一个家庭的舌象有一个家庭的共性;一方疾病有一方疾病的治疗方法。
人体空间医学的重点,是研究人体精微物质运动、转换的变化。这些变化,表现在舌苔与舌质上。因此,舌苔与舌质从微观到宏观的角度,都可统称为物质。这是人体空间医学以物质为基础的观点。舌苔与舌质虽有天地之别,但无论用何种辨证法,以何为依据,都必须落实在物质上;落实在有形的物质上;落实在空间的精微物质上。
三、 舌诊
⒈ 观舌
正常的舌应为:舌体处于口腔正中,平坦,三山不高,平原不多,湿而不腻,舌尖中正,以“三山一水”为好“风水”。“三山”是人体物质充盈的景象;“一水”是人体津液充盈的景象。“三山一水”的变化,改变人体能量运行的方向、速度和能量变化的路径。微白的薄苔为正常苔。舌形的大小,代表人体气血的盛衰。舌的长短,以舌一出口为准。以方圆形为正常舌形。
观舌时,以在自然光线下为好。避免光、影对视觉产生的影响。舌面对光线的反射会掩盖它的实际症状。在观舌的过程中,要用心观之,方知其细微。而且,应注意以舌头从口腔中一进一出时,刹那间的动态、颜色、软硬、润燥等方面的情况。不要让舌头在口腔外停留的时间过长,如此,看到的变化不准确。舌质红嫩者,则有神;舌枯且不嫩者,则无神。神者,精微物质的多少而已。有神,则精微物质多;无神,则精微物质少。故,观舌要观舌之神气。
观舌的过程,要联系人体的空间。全舌分为四个区域:即上焦、中焦、下焦与外焦。各区域反映了各细胞群体及空间能量的功能正常与否。所以,舌苔与外焦有关系。在治疗上都以外焦为着眼点。而舌质是代表了细胞群体的形体运动情况。如,在治疗中需变化细胞群的运动时,则依*能量公转的方式带动其运动。
⒉ 舌诊的基本判断
人体物质的盛衰,表现于舌质上,则有高低之分。能量物质的盛衰,表现于舌苔上,则有厚薄之分。舌苔的厚薄犹如空间的云雾。厚为云,薄为雾,游离于空间之中。
舌质代表细胞内形体物质的盛衰。如果细胞内物质过剩,舌质则大而红;如不足,则舌质凹陷、低洼。若山峰小,平原广,则是人体气血不足;若三山变两山,且另一山低洼,是人体心肾两虚的症状。
长舌,为肾虚;舌宽大,是人体微循环不太畅通;舌厚,为细胞内瘀热积聚;舌大而软,且颤动,为细胞内物质不足;舌小,亦为物质不足;舌尖部短小而厚,为心血有瘀;舌尖部有缺损,为心血能量亏损;若舌尖不正,则是头部疾病。苔腻则为湿,燥则缺津。
四、舌诊与治疗
纵使舌苔、舌质千变万化,但都离不开胞内与胞外的范畴。细胞内外要分辨清楚。若细胞内满,要以物质转化成能量为主;若细胞内空,则以能量转化成物质为主。若细胞内外物质与能量同时过盛,可用开腠理、泻胞内的双解法调节。开腠理,即疏散空间的能量;泻胞内,即清理、疏通胞内的物质。传统医学称为“表里双解”法。传统泻物质的方法以“三承气汤”为主(大、小和调胃承气汤)。人体空间医学则是细胞内外双解法:双花30g,槟榔30g,水煎服。一煎与二煎一并下,应用于急症,细胞内外一起清理。
舌苔向舌质内部的变化与舌质向舌的表层变化,是物质与能量转化的过程。
小小方 ,海外中医的法宝赵老师让病人把治病当成品茶一样逍遥赵老师继承和发扬了郭志辰老师的小方,创新出小小方,筛选出公英、独活等六味一般草药,作为自己处方的核心用药,基本上适用或满足了自己对一般病人、一般病症的需求处方,且效果很好。小小方每副成本才几毛钱,非常适合国外的中医市场。减轻了我们从业人员的经济压力。另一方面是指每方仅用两、三味药,最多不超过五味药,有时只是根据病人病情调整配比和用量;而从效果上看,方虽“小小”,却因选药精当,药力集中,常有一两拨千钧之功效。赵老师认定:越重的病,用药越要集中,速决果断为了方便患者就诊,我们医生还可以开展网络处方服务,不论患者身处何地,只要有电脑,能上网,用数码相机拍摄下舌图,将相片发送到医生的电子信箱,写清楚症状和大小便的情况,我们就会做好茶包寄给病人,病人免去了煎药的程序。使我们真正做到足不出户,就可以行万里路去应诊。
我们的用药方法大体分为三步:第一步,下焦要动;第二步,上焦要清;第三步,外焦要降。这是我们的用药原则。
下焦要动。它是物质性的,能量物质性的。重点在会阴,在丹田、少腹。使每一个细胞都运动起来,它所运动辐射的能量是向上运动。传统医学讲清升浊降,只有下焦能量向上撞击,才能达到清升,只有清升才达到浊降。处方要掌握一定的原则:就是使物质运动起来,空间的能量撞击起来。传统医学中讲的诸阳是什么呢?就是诸气运动。空间医学是现代的科学、传统医学的紧密结合,空间医学认为,人体之中只有动,才能产生力度。传统医学讲补正袪邪,补正就是补充下焦的动力,所以它也主张下焦的动。空间医学也主张补正,但是没有讲袪邪,因为空间医学没有邪之一说。空间医学认为新陈代谢就是补正。那么,下焦的动力向上运动撞击,下焦空虚了,外焦的能量向下焦运行补充,起到了新陈代谢的作用。所以,公转畅通的起点就是泻,终点就是推动力,中间就讲统一合谐。因此上传统中医的八法——温、清、补、和、消都在其中。不要认为空间医学没用八法,人体只要运动,就都在其中了。所以,空间医学讲动力。第一个动力点就是会阴、下焦。
蒲公英能够使会阴周围的细胞都运动起来,细胞运动了,必然有能量辐射,辐射出来的精微物质,中医叫气,实质上是什么气呢?水汽。因为它是从细胞内部辐射出来的,它必然是水,所以,水汽的运动、向上升腾,这叫升清。由于这个气是从细胞里面运动出来的,因此,传统医学讲“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没有细胞就没有细胞的气,所以补充下焦、运动下焦,就是启动细胞的运动。什么药起这个作用呢?蒲公英、黄芪、人参都是启动下焦的,但是各有利弊。蒲公英在运动过程中,由于它的气、味特别薄,所以它在走窜过程中没有阻力,无孔不入,推动、撞击了少腹部的运动,达到了能量充足。蒲公英达到了能量充足,让少腹部都运动起来了,肠系膜运动起来了,膀胱运动起来了,肾区运动起来了,子宫运动起来了,所以蒲公英能治疗这么多部位的疾病。传统本草讲蒲公英消炎、清热、去火,但是没有谈到它所作用的原理是怎样的,所以,空间医学对药物的认识与传统医学不同。那么,少腹都运动起来了,能量向上推动了,它对于中焦是一个动力,对中焦推动,使中焦的气机兴奋起来了,中焦的脾胃部、肝胆部、人体公转的中段部位,都要运动,所以,蒲公英又治脾胃病,又治胰头癌、肠癌,等等。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这些部位都运动起来了,运动就要恢复细胞的本来面貌。所以,我们要解放思想,重新认识药物的作用。蒲公英不仅有消炎的作用,空间医学掌握了蒲公英不同的浓度及其作用。浓度高的能在人体下腹部产生动力。那么,下腹部能量撞击起来,能量运动到中焦了,下腹部就空了,背部、命门到尾闾的部位能量自动向前运动补充。所以,蒲公英可以治疗腰椎病、腰疼、补肾,这在本草上是没有提到的。所以,我们在用药物过程中,都是三点看:蒲公英是运动少腹了,但是它对中焦有推动和撞击的作用,因此它能治疗中焦病,同时,它降低了少腹的压力,因而它对外焦起到了一个引动的作用,促使外焦的能量向前运动,起到了外焦的新陈代谢作用。腰椎间盘突出等腰椎病,腰疼,都是细胞不能正常运动,蒲公英让它们运动起来了,这些问题不就解决了吗?所以蒲公英又治疗腰椎病、肾脏病。所以,一带三,这就是我们的用药特点。
蒲公英在应用的过程中,它有清升浊降的作用,所以,它起到了白术、升麻、香附的作用;蒲公英能够使背部的能量向前运动补充,它又起到枸杞、金毛狗的补肾作用。这一味药应用的得当了,你说这一味药能顶多少味药,起码能顶五味药。你说我们的小方是小方还是大方?所以,我们在用药的过程中要动脑筋。我们用的是将,用的是帅。这一味药用下去,我们能够使人体的三大空间发生变化。那么,蒲公英究竟是治什么病的?事实上,蒲公英就是启动会阴周围的能量并使之向上运动,同时引动背部的能量向下运动。所以,蒲公英两头都动。
香附的作用,是使中焦的能量越膈而上。中焦通了,而下焦的能量往上走,所以它有补元气的作用。如果我们不把生理讲清楚 ,要说香附补充元气,是人人不会明白的。由于中部空了,下部的能量往上走,下部的新陈代谢解决了,所以它治什么病呢?腰疼,腿疼,肚子疼,妇科病,膝关节疼。所以,下部能够运动起来的细胞,它都能够恢复。中焦的能量往上走,越膈而上,它又增加了上焦的压力,推动了膻中,使上焦空间的能量向后背运动。所以,你说香附有多大的作用?这么一来,香附能够代替多少味药的作用?你说小方的作用如何呢?但是,香附怕什么?怕水。如果中焦的空间或细胞的水汽太盛,香附的运动就受到阻碍了。所以,在有水汽的情况下,一定要为它解围。怎么解围呢?让佩兰来解围,这就是用佩兰的诀窍。香附在中焦,无水不走,有水不走,中焦很干燥它也走不了。白术又解决了中焦空间干燥的问题。如果中焦空间干燥了,我们用白术;有水了,我们用佩兰。这就是配方的奥妙。
那么,到了膻中了,情况就不一样了。因为膻中的麻烦事特别多。它不单纯是能量运动,与人的思维有一定的关系。膻中一定要清,清什么呢?清心寡欲。如果膻中不清了,舌质前半部的中心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突出;二、低洼,且低处相当地薄,相当硬。突出,证明上焦部、头部的压力增高;低洼,说明他思想郁闷,而且闷在心里不露。所以,膻中部位的舌质高了不行,低了也不行。这和其它部位的舌像有根本的区别。在清膻中的过程中,什么样的情况最难清呢?舌质低的情况最难清。高了可以给它泻下去。低了要给它宣起来。要想宣起来,心必须要宣起来才行。这就要解放思想,就牵扯到了净心。怎么才能净心呢?我们的心中不想杂事,一心想着为人民服务,把我们的一腔大爱之心,奉献与大家。如果我们有杂心,想得到个什么巧法。修炼的方法就是无世无我,自己都没了,什么都空了,那还有什么巧法呢?没有。我们大家一定要注意,没有巧法,只有用心去做,才是巧法,用自己的爱心认真地为人民服务,才是清除膻中的最好办法。
在治疗膻中的过程中,我们用的药物是石菖蒲。石菖蒲的作用:一,使我们头部的能量压力降下来;二,使我们的心淤解开。这些降下来的能量,解开的能量通过外焦,运行到命门处。这样,胸部轻松了,同时,能量撞击了命门的运动。所以,石菖蒲有清理心经,清理头部和补肾的作用。石菖蒲是干什么的呢?传统的药方安宫牛黄丸、牛黄上清丸都离不了石菖蒲;我们治脑血管病的,都离不开石菖蒲。所以,我们要解放思想,探索药物更多更广泛的作用,这是我们空间医学对药物的新认识,在传统本草的基础上又前进了一步。所以,我们治疗上焦一定要平心、静心,这是关键。在通常的情况下,心有所淤,药物是难以达到的,因为它有场,而且是高精度的场,这种场需要用能量去破,相当难。我们知道,头部的病变,一般的药物是进不去的,为什么进不去呢?因为它有思维场。所以,我们不要去制造思维场,一定要叫它清亮,清心,在这里面,一定要去除私字,去除私心,用心为人民服务。
石菖蒲使中焦轻松了,下焦的能量向上运动了, 所以,它又治疗下焦的一切病变,如胰头癌等。那么,下焦的能量向上运动,如果到哪里被堵住了,对下焦就不利了。所以,空间医学要求运动一条线,蒲公英向上运动,香附向上运动,石菖蒲向上运动,要形成一条线。空间医学的处方,决不允许两条线运动。如果是两条线运动了,能量不集中,撞击力不集中,就达不到小方应有的作用。这里的关键是公转畅通,中间不能够受阻。如果舌的前面高了,要用石菖蒲开。前面高了,开路的药物有哪些呢?瓜蒌仁、桔梗。如果前面不高,下面的香附就能够推动石菖蒲向前运动。我们把人体内部的病因比作土堆,这就是舌上的高处,我们想健康,必须把这土堆推平,这就叫能量搬家,从这里搬到那儿,从那儿搬到这儿。在搬的过程中,后面要有推力,前面要打开通路。
在搬的过程中有个禁忌:一定不要把这儿的土搬到那儿,那儿的土更多了,这样就会堵得更厉害了,还不如不用药了。所以,在能量搬家的过程中,前面一定要有出路,不管从那里搬,前面一定不要堵死。在治病的过程中,一定要先开路。所以,应用石菖蒲的时候要注意,舌前面堵着的话,就要先开路,用瓜蒌仁开路。一定要看舌的高低,这就是用药方法。如果舌的前端堵,舌根的部位也很高,在这种情况下怎么搬家呢?一定不要把舌前的能量搬到舌根部,因为人体的公转是自前向后地转,舌前的搬到舌根,舌根更堵了。在这种情况下,要动中间,用川朴,从中间泻掉。中间空了,舌根高的能量运动过来了,舌根就平了,舌尖的能量也就运转过来了。所以,在搬家的过程中,一定不要搬得过多,这就是小方的原则。那么,瓜蒌仁有几个作用呢?它有疏导背部的作用;因为它可以撞击命门,所以有补肾的作用。浙贝有补肾的作用,石菖蒲有补肾的作用。
那么,为什么瓜蒌仁有疏通大便的作用?因为瓜蒌仁能引人体舌尖部的能量到命门,到命门部位后,瓜蒌仁的力量向内部渗透,向肠系膜渗透,能够增加肠部的蠕动,所以瓜蒌仁能够通利大便,这也是自古以来没有看清的问题。 |
|
来自: H珠Q > 《空间医学(小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