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为什么73 2017-02-18

1.圣人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何也?

《黄帝内经》云:“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这里的沉浮代表的就是气的变化,这个气与万物的气是同一个气。说明古人早就将人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中国古代哲学认为气是构成物质的材质。《易经》云“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行。大明始终,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 (《易·乾·象传》)这都是写宇宙论(古人也称宇宙为六合)的文字,表示天地万物一气所化。散则为气,无形无状;聚则为器,各有定相。但从长远看,气聚散随缘,永远在变动之中。即气性是流动不拘的。

“夫一身之气,皆随四时五运六气兴衰而无相反也。”(金·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热类》) 意指组成人体的气与形成天地的气就是同一个气,因此天的四时五运六气有兴有衰,人体也将随之有兴有衰。

而气论发展得最为充分而成一系统的就是中国医学(中医)。

中医认为人体内部环境本来是阴阳和谐的,一切具足,只是因为受到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失衡,于是人体就容易生病。治本的方法是将失衡的内部环境重新调整过来,疾病产生的温床消失了,病邪也就没有依附的场所而自然消失。中医的药方也蕴涵着阴阳五行的理论,草药与人体都是具体的器,但它们在气上又是互通的,都有阴阳五行的功能,因此可以用草药来弥补人体的亏损。其最终目的不仅对表层的症状进行消解更是重新调整人体内部环境。

人是否生病,中医仅用正气、邪气对比即可得知:“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正气与邪气是疾病发生过程中的一对基本矛盾。在多数情况下,邪气之所以侵袭人体而发病,是因为正气虚弱,抗邪无力,因而,正气不足是发病的前提和根据,居于主导地位。人体脏腑功能正常,正气旺盛,气血充盈流畅,卫外固密,外邪难以入侵,内邪难于产生,就不会发生疾病。故《素问遗篇·刺法论》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2.中医强调五藏的“气”,而不是五脏“器”

在成都老官山汉墓出土的《五色脉诊》的竹简文中记载:“凡五色,以观生死……”“心气者赤,肺气者白,肝气者青,胃气者黄,肾气者黑,故以五臧之气”。意思是:观人体五藏之气的盛衰,可以断其生死。以阴阳五行来描述即为:心气者赤(火)、肺气者白(金),肝气者青(木),胃气者黄(土),肾气者黑(水)。

故,所谓五色,即阴阳五行木火土金水的五色。由此可看出,《五色脉诊》的这段话已将四季、五色、五藏之气相呼应了。

中医所说的五藏(不是五脏),即肝、心、脾、肺、肾,即包括了西医所指的解剖层面的具体器官,又包括了这些器官在”气”之层面的气化功能。而更重要的是后者。所以中医又称心肝脾肺肾五藏为心气、肝气、脾气、肺气、肾气。

3.古中医了解五脏六腑吗?

中医是否了解西医所指的解剖层面的脏器呢?答案是:非常了解。

约成书于东汉以前的《难经》记载:“肝重四斤四两,左三叶,右四叶,凡七叶,主藏魂。心重十二两,中有七孔三毛,盛精汁三合,主藏神。脾重二斤三两,扁广三寸,长五寸,有散膏半斤,主裹血,温五脏,主藏意。肺重三斤三两,六叶两耳,凡八叶,主藏魄。肾有两枚,重一斤一两,主藏志。胆在肝之短叶间,重三两三铢,盛精汁三合,胃重二斤一(二)两,纡曲屈伸,......。

以上约三千多年前的医书,对全身主要器官,包括五脏六腑等的具体描述与今日西医解剖所获数据几乎吻合。说明古人是了解作为“器”的五脏六腑的,但却不为“器”所局限,而在“气”的层面大而化之、广而包之……着重在气化等转化、变动、功用等方面着力。即便在今天,中医对世界万物的洞察力都并不过时。

4.中医即说“气”也说“器”,但重点是“气”

而且中医即说“气”也说“器”,但重点是“气”。

比如《黄帝内经》云:“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其味甘,其色黄,此至阴之类,通于土气。” 这里所说的器,指具体的器官/场所,作为“营”之仓廪。而这里的“土气”的气即是指脾气。本段话可看出,中医认为,器与气是互通的。

《黄帝内经》中岐伯对曰:“夫盐之味咸者,其气令器津泄;弦绝者,其音嘶败;木敷者,其叶发,病深者,其声哕。人有此三者,是谓坏府,毒药无治,短针无取,此皆绝皮伤内,血气争黑。”前面第一句话的“气”指盐气,即盐的性质、功能、作用、转化等的总称;而接下来说的“器”即指装盐的器皿。

在《难经》里,“器”代表具体的器物。如《难经》里所说的“阴器”:“足厥阴气绝,即筋缩引卵与舌卷。厥阴者,肝脉也。肝者,筋之合也。筋者,聚于阴器而络于舌本……。”

群经之首《周易》,即体现了“道”精神与“器”物体的完美结合与演绎。中医就是承续《周易》最完美、落地的一个具体应用而已。

结语

综上所述,中医、西医的主要差异在于:中医重道重气,重在气化的变动不拘,讲功能性;而西医重器,重可视性、讲实证性。二者各有所长。

在西医席卷全球的今天,我们既要学习、借鉴西医的长处,更要确保中医“血统”的纯正性,使中医不被西化。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医复兴指日可待。

(完)

(作者:古今独步,曾为北京某三甲医院西医师,后转学中医,现就职于北京某诊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