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理解中医的各种概念

 qgd360 2016-05-28



本篇主要谈谈阴阳、正邪、标本。关于阴阳,这是中医概念的主体和基础,要了解中医,首要就是了解阴阳。那么何谓阴阳?黄元御*在《四圣心源》卷一之“天人解”中就给出了定义:“气含阴阳……升则为阳,降则为阴。”可见,阴阳并非指某个东西,而是指气之升降运动。所有向上旋升的运动为阳,所有向下旋降的运动为阴,旋升旋降以成一个圆运动。圆运动是宇宙万物的运动规律,也是人体生理的运动规律。平常我们用阴阳来指代事物,也多指这些事物的运动属性和趋势,是属于物质和属性的融合,而并非阴阳的本义。阴阳是中国文化的基础概念,也是中医的基础概念。对阴阳基础概念的模糊和理解不透彻,限制了人们对中医的了解,也限制了中医的传承和发展。如前文所说,一切皆运动,我们若能以运动的概念去理解阴阳,理解中医,可能就大彻大悟了。把握宇宙运动的规律,把握人体生理运动的规律,由生理到病理,这是中医能够雄踞于科学之巅的根本所在。西医之不科学,恰恰就在于对人体生理运动的研究基本是盲区,由此而下其病理假说就层出不穷而始终不得要领,“流散无穷”,治疗往往偏离了本质。说白了,中医的治疗是要恢复人体生理的圆运动,辩证是要找出引起圆运动出问题的邪气和刺激因素,刺激才是中医治疗针对的对象,刺激去除了,人体圆运动自动恢复。而西医不懂人体生理的圆运动,通过技术手段可以找出微生物,微生物也是刺激的一种,但很多时候微生物并不是引起圆运动出问题的根本刺激,还有很多时候压根还找不到微生物,那么这个时候西医就把人体本身或者说人体生理本身当成了治疗针对的对象(靶点),搞出了“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名堂。等于是说,身体为什么得病了呀?自己病了呗!这就是西医最为可笑的地方,以科学的名义干出的最为荒诞的事情。说西医不懂生理,这本身就貌似笑话,因为西医总是标榜科学啊,多数人都觉得西医科学啊!可事实恰恰相反,正如曼弗雷德·波克特Manfred Porkert教授所言,目前西医绝大部分还只是伪科学。


关于阴阳的关系,有必要说说。除了我们常说的对立统一(包括对立制约、互根依存、此消彼长、相互转化等关系)外,需要特别强调的是阴阳的主次关系,而这一关系多不被认知。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现实的矛盾,双方的力量都是不平衡的,其中必有一方居于支配地位,而另一方居于被支配的地位。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主要矛盾方面决定的。但是,主要的矛盾方面对事物性质的决定作用,只有在同非主要的矛盾方面的相互关联中才能实现,不能离开这种相互关联孤立地起作用。因此在阴阳这对矛盾体中,也必有主次之分。那么谁主谁次呢?《素问·生气通天论》*中如是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张景岳*在《大宝论》中如是说:“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凡阳气不充,则生意不广。故阳惟畏其衰,阴惟畏其盛,非阴能自盛也,阳衰则阴盛矣。凡万物之生由乎阳,万物之死亦由乎阳,非阳能死万物,阳来则生,阳去则死矣”。郑钦安如是说:“阳者, 阴之主也”,“人身一团血肉之躯, 阴也, 全赖一团真气运于其中而立命。”意思都是强调阳的主导地位。另外,我们用阳寿、阳世间来表示人的存活,死去便是去了阴间。这些习惯性的表达,也已经道出了维系人之生存的阴阳,乃是阳主阴从的关系,即阳统阴。



 

在阴阳的关系中,还有一条很重要,那就是阴为阳体,阳为阴用。简单理解,阴成形,是形体、实体、体质的存在,基础物质;阳化气,气乃护卫之气、锐气,气化的存在,体现在功用上。阳的作用要发挥,必须依赖于阴的物质基础。离开物质去谈功用,空中楼阁而已。阴的物质基础要形成和维系,必须依赖于阳的功用,有阳乃生,有阳乃固。离开功用去谈物质,虚无缥缈而已。所谓养精蓄锐,能很好的体现阴体阳用的关系。养精,即养阴精,物质有了;蓄锐,积蓄锐气,功能有了。养精蓄锐,就好比一颗高速前进的子弹,子弹的整体为阴精,所谓养精,即子弹整体有形,培元也。子弹尖头的那一丝火热之气,布护周身,就是锐气,所谓蓄锐,火热之气绵绵不绝,护卫子弹使其坚不可摧而能无坚不摧,固本也。


由阴阳升降运动而衍生出水、木、火、土、金五行的概念,全都以气论之,具体请见《四圣心源》之“天人解”,其实也就是圆运动运行至(行,即行进、运行)各个位置时的命名而已(见上图),只是这些命名不是随意的。以这五个自然界存在的物体来命名,是考虑了这五种物体和对应的脏腑的功能和性情是匹配的。因为中医最善于用自然万物来比喻身体,人身就是一小宇宙。这些概念西医暂时是无法接受的,因为他们不懂阴阳即运动,还未能了解圆运动是宇宙万物的运动规律,也是人体生理的运动规律,所以看着这些东西就觉得很玄乎、很费劲。倘若我们能稍微发挥下想象力,和一些自然现象、日常情景结合起来,就能很好地帮助我们理解中医所蕴含的丰富哲理,感知这门自然哲学的无穷魅力。


如高压锅煮饭,煮出的饭粒饱满润泽是最佳健康状态。倘若火力(即阳,趋向上运动)不够而水(即阴,趋向下运动)又太多(即阳虚阴盛),锅内气不足,煮出来的就是半生不熟的米糊糊(气不足,水液无法蒸腾气化而进入米粒,即津亏,血不足),如同虚乏之状。倘若火力太大而水又不够(阳盛阴虚),锅内的气有余,就成了干烧(灼尽水分,即津亏,血不足),成了炸爆米花。在高压锅的煮饭当中,由于火和水作用而蒸腾气化,在米粒内有效作用(化气,生血)或者说米粒内部完成另一番阴阳的完美作用,使米饭呈现出珠圆玉润、晶莹剔透的最佳状态,这是其他非压力锅所不能比拟的,其区别就在于气足。我们可以把米粒设想为某一个细胞或者细胞组织,当每一个都呈现出最佳状态的时候,表明我们的整个身体处在最佳健康状态,如气色好,有气质,气是可以由内而外化的,气足则血足,气血双足。中医认为气血是构成人体的两大基本物质。至此,我们就能更充分更形象地理解,为什么人体阴阳失调的情况下,我们摄入再多的水也都不能被有效利用,干燥缺水的地方依旧如故,其原因就在气有余或气不足,气有余则灼尽津液,气不足则无力蒸腾气化。其中气不足就好比是其他非压力锅煮饭,泄气了,压力不够,一味加水是于事无补的,反倒离最佳状态越来越远。此时人体表现出饮水少,通常喜热饮。同样的,倘若是气有余,火太大,一味加水也终究被烧干,此时人会表现出饮水多,而且喜冷饮,但干燥的地方还是干燥。这再次说明,多喝水是现代医学的误区。中医之气与西医概念中的各种体内压力,如“血压”和“耳压”等不可同日而语。如高血压其实多为血虚,那血虚可以是气有余所致,气有余便是火(阳盛阴虚);也可能是气不足所致,气不足便是寒(阳虚阴盛)。

 

高压锅煮饭能帮助我们理解阴阳、气血。阴阳概念倘若放在对立面去理解倒也不难,阴盛阳衰,阳盛阴衰,一增一减相互克制而已。但是,一旦又出现阴阳相生相抱、阴长阳生、二气本是一气等说法,就容易犯糊涂了。既然阴长阳生,那又何来阴盛阳衰呢?不应该是阴盛阳亦盛?相信这是我们初读中医典籍时很容易出现的迷惑和纠结。要解决这些问题,保持清晰的头脑,还必须要了解中医之“正邪”的概念。郑钦安说到:“伤寒一书,通体就在这正邪二字。”因此,倘若抛开正邪而去理解中医,势必困难重重。

 

关于正邪,学者梁栋在《中医之“正邪”》中是这样定义的:人体正常的物质结构和机能活动及人体杭御和消除各种病原体的作用,称之为“正气’。人正气充足,抗病能力就强,体质就壮实,一般多表现出身体健壮、精神振奋、思维敏捷、目光炯炯、语声洪亮、面色润泽、举动灵活、反应灵巧等。用现代医学术语来说,正气主要指人体的防御机能和调节机能。不正即为邪,邪气对正气而言,是指一切不正常状态。一般来说,邪气概括了各种致病因素。邪气包括内生和外来两部分。内生之邪,是由于机体调节失灵和防御机能缺陷所致;外来之邪,多是由自然界和社会因素对调节机能的干扰或对防御机能的破坏所造成,如气候的急剧变化,喜怒等情志的过度刺激等,均能起重要的致病作用。简言之,所有维系人体正常生理活动,对人体健康产生正面影响的因素,为正;所有破坏人体正常生理活动,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的因素,为邪。我们需要明白的是,人体只受得了正面因素,受不得负面因素。邪之所以为邪,是因为其不正。邪就是个典型的机会主义者,哪里虚弱便在哪里为恶,助纣为虐,让衰的更衰盛的更盛。人之所以生病,就是因为正气羸弱而让邪有机可乘,治疗的作用也就在于扶正以灭邪。正气为什么羸弱?有先天不足使然,有后天外邪入侵使然,有生活习惯、七情泛滥而至内邪自生使然。人之一生,正气由弱渐强再渐弱,所谓生老病死,更是自然规律使然。那么,我们平常所说的人体赖以生存的真阴真阳(或元阴元阳)、真水真火,之所以前边有一个“真”(或“元”)字,表明这些都是先天之正气,是生命的本元,可不是在治疗时需要灭掉的邪气。那么,真阳弱,邪从阴从寒而伤阳,阴邪更盛真阳更弱;真阴弱,邪从阳从热而伤阴,阳邪更盛真阴更弱,此乃阴阳盛衰之由来,多为邪在作祟而已,邪即刺激。由此而下,真阳一衰,自然不能化生真阴,久而久之,真阴亦衰;真阴一衰,真阳无所附,久而久之,真阳亦衰,此乃阴阳两虚之由来。倘若阴平阳秘,气血两旺,则邪不作祟,自然泰然安康。可见,把握正邪的概念后我们再来理解阴阳偏颇的关系,便豁然通达了。阴阳本为气之升降运动,一气周旋而已,圆运动若出现问题,则是正气不足,邪乘隙侵扰,又加剧阴阳运动失衡。如果正邪的观念把握不到位,连大家也容易犯错,王叔和对于“冬伤于寒,春必病温”之所以理解错误,就在这正邪的关系上疏忽了。前车之鉴,读者和学医者当好生思量。

 

关于标本,《医学入门》(明代李梴编著,刊于1575年)指出:以身论之,则外为标,内为本;阳为标,阴为本。故六腑属阳为标,五脏属阴为本。各脏腑之经络,在外为标,在内为本。更人身之气为标,血为本。以病论之,先发病为本,后传流病为标。凡治病者,必先治其本,后治其标。需要注意的是,病有轻重缓急之分,治疗当以就重救急为要,随机应变。因此有时候因就重救急而暂缓其本,先治标。总之,治病务求本,终必治本,方能标本兼治。

 

由上可见,中医的诸多概念与现代医学的概念完全不在同一范畴,很多中医概念和理论更是现代医学未曾涉及或研究过的领域,这些都加重了人们对中医理解的困难。理解都很难,教授和传播就更难。因此,如何用浅显易懂的语言、生动形象的比喻来解读中医,如何把中医的理论与现代医学的研究和分析方法串接起来,是我们需要解决的课题。对这一课题的研究,无异于是对人类文明宝藏的深度开发,将掀开医学史上的新篇章,极大地造福全人类。我想期间我们需要秉承的一种态度当是对未知和自然的敬畏,要知道科学总是滞后的。如腰痛,用现代医学的仪器是检查不出来的,肾和腰部的各种物理指标都正常,但病人却分明感觉到腰痛的厉害。西医无法解释,各种理疗和药物治疗也无济于事,中医却因懂得生理圆运动的规律而能合理解释各种腰痛,并做相对应的有效治疗。中医之学问,博大精深,却也正因此而限制了它的发展和传播,特别是对于中国古文化的传承和学习的不给力,更加剧了学习中医的难度。“秀才学医,笼中捉鸡”,我们需要更多一些热爱中国精髓文化的“秀才”来学道中医,继承和传播中医。同时,我们可以一点一点来解构,还原中医和中国文化最自然、最朴素、最亲民的一面。

 

*黄元御,1705-1758年,清代大医学家,被尊为“黄药师”和“一代宗师”,著有《黄元御著作十三种》、《四圣心源》,《周易悬象》等。其学术思想深刻影响着中医的传承与发展。

*《素问·生气通天论》为《素问》卷四中的第二十五篇。

*张景岳(1563-1640),明末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杰出的医学家,中医温补学派的代表人物,著有《景岳全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