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诗词的12本好书(必备书单)

 诚实k5p4su29p4 2017-02-18

人生自有诗意。

心中有诗的人,纵然不逞口舌之强,也会用行动写出“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我们跟随中国诗词大会“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

也让诗词从纸上走入生活,走进我们心里:

“满足了对古代才女的所有幻想”的武亦姝,

一句“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似乎成了每个人的向往。

患淋巴癌却在病床上熟背万首诗词的白茹云,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从她口中说出来是何等的刚劲有力!

用这15本好书激活诗心,

方能置身诗词中的美好生活。

关于诗词的12本好书(必备书单)

1.《诗的八堂课》:中国人的世界是舌尖上的世界,中国人的诗也是舌尖上的诗 —— 中国人与生俱来地能够品味诗的味道。

中酒在中秋,

杯中有湛湛古典。

夜月如梦游,

流光流水呀流年。

——《中秋》

通往学诗入门与诗学进阶的八堂课:

(1)博弈:写诗就是下棋?

下棋是理性上的竞争,奕棋型的诗人必须是精算师,要耐心地从众多的可能性中追求最佳。比如卞之琳。

(2)滋味:诗歌也许能给我们这个时代元素的甜,本来的美。

(3)声文:语音与某种特定的心情、特定的物性挂钩,这是公开的秘密。

(4)肌理:诗是活的有机体,可以全方位地感知,从滋味到味觉,到声音的听觉,再到肌理的触觉。

关于诗词的12本好书(必备书单)

(5)玄思:“哲理诗”文本基本上跟包装纸一样,一打开就有一个干干净净的哲理放在里面。

(6)情色:硕人其颀,衣锦褧衣……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7)乡愁:哲学是一种乡愁,是一种无论身在何处都想回家的冲动。

(8)死亡:死亡是接近巅峰时刻的生命,“得到生命的飞扬的极致的大欢喜。”

关于诗词的12本好书(必备书单)

2.《谈艺录》:中国第一部集传统诗话之大成的书,也是第一部广采西方人文、社科新学来诠评中国古典诗学诗艺的书。

理之在诗,如水中盐,蜜中花,体匿性存,无痕有味,现相无相,立说无说。

《谈艺录》出而诗话亡。

—— 钱学专家陆文虎

唐诗以丰情神韵擅长,宋诗以筋骨思理见胜。

—— 钱钟书 《谈艺录》

  • 近130种诗话,500余种西方论著:


  • 十个文艺理论方面的问题:


  • 突破“中体西用”的文化、思维模式 :

关于诗词的12本好书(必备书单)

3.《冠英说诗》:收录了十余篇余冠英先生的文章,或考据,或分析,或讲解,或品读,有短有长,其主旨皆离不开一个“诗”字。

五十丝弦记逝年,庄生晓梦已如烟。诗人比兴容多义,无事纷纭议郑笺。

—— 余冠英

  • 有舂容大章,也有残丛小语:

    “博”有“大”义,雅也有“大”义,《世说新语》有“雅量”一门,雅量即是大量。“博”与“雅”相连成词是常见的,多识广闻谓之“博雅”,如《楚辞章句》谓淮南王“博雅好古”。


    对于人品而言,像黄宪那样“汪汪若千顷波”方不愧“雅流”。对于诗文而言,有这样汪汪千顷的气象,也没有不雅的。

  • 本书末尾加入了作者生前发表的小篇幅文章和古体诗作品。

关于诗词的12本好书(必备书单)

4.《诗言志辨 经典常谈》:研究《诗经》和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的经典之作。

诗原是应试的玩意儿,诗又是供给乐工歌妓唱了去伺候宫廷及贵人的玩意儿。天下事物穷则变,变则通,诗也是如此。

因为这本书(《经典常谈》)的引导,去接触古书,就像预先看熟了地图跟地理志,虽然到的是个新地方,却能头头是道。

—— 叶圣陶

  • 《诗言志辨》:从“诗言志”的意念为中心。

    研究言志、诗教、比兴、正变四条诗论的史的发展。

  • 《经典常谈》:白话文通俗流畅的典范,让古文更为亲近、熟悉。

    包括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三传、四书、战国策、史记汉书、诸子、辞赋、诗、文等十三篇。

关于诗词的12本好书(必备书单)

5. 《词谱律析》(全两册) :从格式到风格解读词谱之美,谱书专著中的全新体例尝试。

精选最为常用、最具特色之135调。

究词律词谱之变,体会词语之美。

既是一部常用调谱书,又是其律理论析。

料今宵、梦到西园。浑未辨、黄柑荐酒,更传青韭堆盘。…… 问何人、会解连环?生怕见、花开花落,朝来塞雁先还。

—— 辛弃疾词

看龙蛇、飞落蛮笺。人误许、诗情将略,一时才气超然。……

对孤芳、分付他谁。空自倚、清香未减,风流不在人知。

—— 晁冲之词

  • ——豆句在声律上往往给人一种激越、昂扬的感觉,即如一首歌曲唱到结尾前,要将声调挑起,推向高潮。这两个豆句之后,用一个六言句作结,便起到这种作用。 附解:仄韵格汉宫春

  • 此调还有“仄韵格”,如康与之《汉宫春·慈宁殿元夕被旨作》。此词句读,包括豆句等,皆与张先平韵体词完全相同,只是将字尾改作仄韵。

关于诗词的12本好书(必备书单)

《诗律详解》《词律综述》

6.《李清照诗词选》:近半个世纪研究“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的“集成”之作。

乌江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 “一代词宗”夏承焘说“易安心事岳王知”

  • 本书更贴近清照的种种内心隐秘,从而绎出李易安的诸种“心事”

关于诗词的12本好书(必备书单)

关于诗词的12本好书(必备书单)

关于诗词的12本好书(必备书单)

(1)古代诗词典藏本(袁行霈主编)

“古代诗词典藏本”丛书以“阐释经典本身也要成为经典”为追求,由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国学研究院院长、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著名古典文学研究专家袁行霈先生担任主编,众多国内一流古典文学研究专家担任副主编、编委。

目前已出:

《诗经选》《王维诗选》《李白诗选》《白居易诗选》《晚唐五代词选》《柳永词选》

(2)国学经典学生读本·今注今译系列

《诗经译注》(精编本)《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宋词三百首》(精编本)《元曲三百首》(精编本) 《千家诗·神童诗·名贤集·增广贤文》

7.《唐诗综论》:中国的文化就是以诗歌传统为中心的文化,因此才真正成为诗的国度。

盛唐气象是饱满的,蓬勃的,正因其在生活的每个角落都是充沛的,它夸大到“白发三千丈”不觉得夸大,细小到“一片冰心在玉壶”不觉细小。正如一朵小小的蒲公英,也耀眼的说明了整个春天的世界。

—— 林庚

在新诗当中,林庚的分量或者比任何人都要重些。

—— 现代诗人废名

《唐诗综论》分三组:唐诗高潮、唐诗远音和谈诗稿。

后两组文章所谈诗篇和诗人,唐之前溯源《诗经》及屈原,唐之后涉及宋代词赋和苏轼,以此经之纬之,纵横交错,从而更凸显唐诗的立体形象。本书虽是文章的组合,却有专著的效果。

关于诗词的12本好书(必备书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