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水矣。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雨 水 三 候 初候,獭祭鱼。 水獭喜欢吃鱼,常常在捕了一条鱼并咬死了放在岸边,再下水继续捕。捕来的鱼排成圆形堆在岸边,獭作祭拜状后食。古人认为,这是獭以鱼祭天,虽为旁生,犹知报本。 二候,候雁北。 雁为候鸟,热归塞北,寒来江南。孟春阳气既达,大雁飞向北方。 三候,草木萌动。 天地气交则草木萌生发动,农民开始准备耕种了。 雨 水 起 居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既不可太热,也不能太冷。着衣宜上薄下厚,但背部一定要注意保暖,不能着凉。背受寒则伤肺,鼻塞、咳嗽、身热。 早晨梳头以升发阳气。睡前洗足,热水里可加一撮盐,可泄风毒脚气,不令壅塞。 ▲ 拍肘窝 春天也是排邪气的时节,如果你有咽喉肿痛、痰黄气喘、心烦失眠等问题,可能是一个冬天下来,心肺火毒壅盛的表现。可以通过拍打肘窝来排毒,会出痧,一周一次,一次10分钟。不仅身体的火毒可以排出,烦恼也会随之而散。 春天虽然来了,但孟春之季还当节欲。所谓“孟春之月,天地俱生,谓之发阳……君子固密,毋泄真气。”(《遵生八笺》) 雨 水 饮 食
春天可以增食辛味食物以宣肺气。但有肝病的人禁辛辣,但可多吃些芝麻、豆类、李子等。
▲ 小麦粥 春天一方面要散发冬天壅积下来的热毒,一方面可吃些偏凉性的食物。如性凉而平和的小麦,小麦一旦做成面条则性温。故最好和粳米煮粥而食。有利小便,养心、肝、脾气的功效。 ▲ 清凉补排骨汤 ▲ 摩面 饭后两手掩口哈气,用手上的热津摩面,上下搓三五十遍,令脸发热。长期坚持,既能使面部光泽不皱,亦能明目。 雨 水 导 引 ▲ 谢青云先生行功图,转载自《家庭中医药》杂志 最佳练习时间: 每天半夜11点至凌晨 3点(今人用于保健,可不必拘于练习时间)。 功法: 1. 双腿盘坐,交叠双手,左手按住左侧小腿近膝盖端,慢慢转头向右后方,双目向后看,双臂伸直按压腿部,同时吸气,转腰及背,至极致。 2. 右式同左,各15次。 3. 再回复正坐,做叩齿、吐纳、漱咽的保健。 功效: 此导引法可调理因三焦经感受外邪所引起的咽喉肿痛,耳聋,易出汗及外眼角疼痛等病症,同时对胃肠感受寒凉等邪气引起的时时欲呕的症状,以及现代疾病范围内的急慢性咽炎等都有一定的调理效果。 本 草 雨 水 雨水本身也算是一味药。《随息居饮食谱》载其行为功效:
《本草纲目》中记载了不同季节的雨水适宜煮不同功效的药材: 立春雨水宜煎发散及补中益气药。据传妇人无子,立春日夫妇各饮一杯当日雨水,行房则有孕,也是取立春资始发育万物之义。 梅雨水不堪用。 液雨水为立冬后十日至小雪间的雨水,又名药雨。宜煎杀虫消积之药,因古人见百虫饮此水皆伏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