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欧盟第一大果蔬输出国西班牙的高效现代农业

 王锐bnlxxapl93 2017-02-18

今天我要说的故事叫西班牙。

它是欧盟第一大果蔬输出国,也是仅次于中国和美国的世界第三大果蔬出口国,猪肉、羊肉产量居欧盟第二位,捕鱼产量居欧盟首位。
没到西班牙前,我听说过他们的番茄大战,吃过他们出口到中国的橙子,所以我想像中的西班牙农业应该是这样的▼


但事实上他们是这样的▼

天下第一奇观——农业大棚

在我们走访的阿尔梅里亚省,全年日照时长达 2965个小时(欧洲最高),但年均降雨量只有200ml,年降雨天数仅26天,因为靠海土壤盐碱也非常严重;而这里却拥有欧洲面积最大的农业大棚,是西班牙果蔬主产区;特殊的气候条件造就了阿尔梅里亚地区高效、节水、精准的大棚种植模式。

▼在阿尔梅里亚,大棚面积大得叫人惊讶


我们去考察了一个西瓜大棚,钢价结构,十分结实。大棚里温度很高,西瓜正成熟。我留意了一下大棚内的土壤条件,沙石地,几乎没什么肥力。
所有的氮磷钾大量元素靠的是水溶肥,加入其它的一些腐殖酸肥料(生物技术肥料),溶于水之后与水一起滴到西瓜根部。
▼农场主很热情,现场切西瓜请我们品尝,西瓜的味道很好(无籽品种)


农场主控制每株西瓜产5-6个,对每株需要输入多少营养,每平方米产出多少千克西瓜了如指掌。大棚让这块土地隔绝于世,大门锁上,雨水进不来,小偷也进不来,除非一些特殊的原因,投入和产出都是可以估算的。
叫我们更吃惊的是,这个大棚里西瓜和辣椒或黄瓜轮作,一年两季不停往复,甚至都没有休息的。除了阳光提供能量,其他的养分都靠外部添加。
滴灌是西班牙农业的生命线
坐在阿尔梅利亚去瓦伦西亚的高速路上,两边都是戈壁滩般的荒漠,山上也几乎没什么绿色,但只要是有人管理的农场里,整片整片的农作物都郁郁葱葱。
为啥?
走进一个500公顷的水果农场,我发现了这张图▼


还没种树,先铺滴管。

当地的农场主告诉我们,“滴灌就像是作物的生命线”。因为当地水资源匮乏,基本都是靠钻井或者海水淡化来获得灌溉用水,而且地广人稀,没有足够的人工来进行浇水施肥,所以几乎所有的农业种植都是铺滴灌,水肥一体化管理的。
这种情形不止在水果地里——
▼生菜地里的滴灌


▼土豆地里的滴灌


▼葡萄地里的滴灌


▼甚至房前屋后的地里也都是滴灌

什么最贵?水贵!

我们走访当地种土豆的一位农场主,问起做农业的成本结构,他告诉我排第一的就是水费。
他这个300公顷的土豆农场,单单水一项就能花掉他1000欧/公顷/月(折合人民币7500元左右),占到总成本的25-30%。其次才是人工和种子(欧洲对种子专利的管理严格,对产权的保护使得种子的价格很贵)。
所以,在我眼里滴管成为农场的血管,没有滴灌就没有作物,滴管里面流淌的就是可以精确用钱来计算的血液——水。这种情形,是国内很多水资源丰富的农场很难想象的。
技术推动农业效益

我们去参观了阿尔梅利亚的LasPalmerillas农业实验站。这是西班牙东南部地区最先进的农业技术中心,有40年的历史,从06年开始转为非盈利机构,一直致力于最先进的大棚技术、水果种植技术、生物防治技术及新品种的研究和应用,提升当地农业的经济效益。
我们看到了非常高明的实验手段:
▼基质栽培,测试配方


跟我在国内很多基质栽培农场看到不一样的是,他们的基质是独立包装的,更好得控制试验条件,并且用传感器实时检测数据。

这个实验中心虽然很高大上,但是所有的试验都是指向生产,都是为生产效益服务的,而不是为了向国家申报什么课题基金之类的,这一点非常务实。
▼比如每棵西红柿藤蔓,不剪头,而是挂到顶上继续垂下来。中心负责人介绍说,他们想以此探索产量的最大化


 ▼大棚的结构是简易型的,完全仿照当地农场主在使用的材质结构来建造,因为这样的成本最低。图中的二层膜是阻挡雨水露珠的,防止西红柿产生霉病


▼燃烧西红柿杆的机器,提供给大棚热量


▼水循环系统,节省水资源


▼中心还提供给孩子们农业教育的机会 

世界领先的生物技术服务
我们有幸参观了西班牙最大的生物促进剂生产企业——艾益农。他们的产品已经出口到全球50多个国家,其中在中国的产品名字叫做——科力富和泰克明。
▼卡车在装卸原料,每批次原料都必须通过严格检测才能进入生产程序


▼全程半机械化生产,偌大的工厂,工人并不多


▼人工控制模拟作物生长条件


▼全程软件控制,老板的办公室的电脑里清晰看到每个生产环节


(生物促进剂属于新型肥料,既不属于氮磷钾等大量元素(类似于人吃饭),也不属于钙、硼等中量元素(类似人吃菜),更不属于农药和激素,而是通过提高农作物的抗性或对肥的吸收能力产生作用。国际上称之为Biostimulant(生物促进剂),拿人做比方的话,相当于农作物的保健品,国内把它们定义成新型肥料来使用。)
在西班牙,这种肥料的使用历史已经有20多年之久,已经是一个非常成熟的产品,而在国内市场才刚刚开始。
▼在走访一家农资店的时候,我们发现他的货架上有很多这类的产品


▼这家农资店会将各种农资试验打包成套餐,在农技师指导下推广使用


人工控制下的植物工厂,经济效益最大化

西班牙的农产品不能算最好,算是典型的标准化产品。向土地要效益,是农场主把阳光、水、温度、氮磷钾、微量元素等一切要素一一控制的结果。
▼一个青椒大棚内,用拉绳防止作物倒伏,从而提高产量


▼专业蜂箱,用于作物授粉


算得出成本,算得出产量,自然算得出投资回报率。
农场主就像是工厂主,阳光是动力,土壤是厂房,植物是工人,“工人”把氮磷钾以及其他有机物'加工'成最终的农产品。
我发现,我们走访的几个农场主,开的车都不错,一个是宝马X6,一个是路虎揽胜,卖农资那位开的是途锐——说明西班牙的农场主们收入都还不错吧。


考察总结

除了充足的阳光,西班牙的其他条件都不太适合大规模农业,比起大部分的中国农场根本没有优势。但西班牙农业有的不是故事,而是奇迹吧!人家硬生生把橙子出口到中国来了,而在西班牙市场上,我并没有找到中国农产品。

人与自然,到底什么才是农业第一生产要素,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