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意的栖居

 清远书香 2017-02-18

        2016年的秋天,什刹海书院,一座古色古香的建筑里,琴声悠悠,茶香袅袅,诗意浓浓。我有幸置身其中,听博学的先生讲国学、谈古诗。我的思绪在历史的长河中遡游,在诗风词雨中飘荡,渐渐忘却一路上风尘仆仆的疲惫,工作、生活中的烦扰也似乎离我远去。

书院与广化寺一墙之隔。晨钟暮鼓,佛曲梵音,青松疏竹,书香墨迹,让这里成为闹市中的一方净土,也让奔波忙碌的芸芸众生之中的我暂且洗去尘杂,回归到美的世界。

“……在了解文化经典、接续诗歌传统的同时,锐化、美化、净化我们的生命感受……”

王筱芸先生在做《诗歌与雅集》的讲座时这样阐述讲座的宗旨。听至此,我的脑海里立刻浮现出海德格尔引用并阐释过的德国诗人荷尔德林的那句诗“诗意地栖居”。先生的话和这句诗表达的意思何其相似。我不觉反思自己:我对生命、对生活的感受能力是否已经钝化?树叶绿了又黄,花儿开了又谢,大自然周而复始,生生不息,而我只是在这种轮回中匆匆地、麻木地行进着。有多久没有驻足捡起一片金黄的秋叶,有多久没有聆听枝头小鸟的啁啾,又有多久没有审视自己的内心,思考生命的意义?我的思想、情感,被日复一日的机械的工作和生活消磨着,渐渐失去了感受美的能力,变得漠然、迟钝。先生试图通过她的讲座发出和美学家一样的呼唤:“慢慢走,欣赏啊!”

我羡慕古代的文人墨客,他们也会案牍劳形,他们也曾风雨兼程,他们甚至朝不保夕,有生命之虞,但是他们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保留了一片田园,在其上“种桃种李种春风”,用诗心培土,用才情浇灌,花红柳绿,春意盎然。陶潜劳作,尚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杜甫漂泊,还赏“黄四娘家花满蹊”,“自在娇莺恰恰啼”;东坡被贬,尤唱“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而生活在现代都市的我们,生活空间被钢筋水泥挤压得越来越小的同时,心灵空间也似乎变得越来越狭隘。我们看不见“山间之明月”,因为我们的眼睛死死地盯着手机、平板上的莹莹光亮;我们听不见“江上之清风”,因为我们的耳朵充塞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喧嚣,风声雨声进不来。我们心灵的田园是荒芜的,里面杂草丛生。我们只是在“栖居”,没有“诗意”可言。

而古代文人在闲暇之时,或三五好友,或几十同道,诗酒唱和、书画遣兴、饮宴游赏、品鉴文物的雅集,所体现出来的闲情逸致、文采风流,恐怕更要愧煞穿梭于充满酒色财气的饭局中的现代人。千百年来令人追慕不已的兰亭雅集,文人雅士们身处“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的自然环境之中,引“清流激湍”“以为流觞曲水”,“一觞一咏畅叙幽情”,真是“信可乐也”!书圣王羲之“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感慨“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从而思考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唯有永恒的美的艺术能够使人从生命的有限性中突围,从死亡带来的幻灭感中解脱出来”。“王羲之或许不会想到,正是他对良辰美景的留恋,对生命流逝、死亡降临的愁绪,使一纸《兰亭序》从时间和个体死亡的囚禁中逃亡,获得了自由和永生。”(引王筱芸先生语)很难想象,我们今人能在卡拉OK包厢里写出《某某集序》来?才情固然是一个方面,最重要的却是环境和心境。

台湾学者蒋勋说:“所有生活的美学,旨在抵抗一个字——忙。忙就是心灵的死亡,不要再忙了——你就开始有生活美学。”不要再忙了,找点空闲,找点时间,从名利场回归自然、回归艺术,发现美、感悟美、创造美,也许我们不会写出第二个《兰亭集序》,但我们却可以用心感悟生命,“诗意地栖居”。

如果说王筱芸先生是用自己对古人雅集与诗歌创作的学术研究成果启示我们要“诗意的栖居”,后来的蔡世平先生就是以自身的创作实践教会我们如何在自己的生活中“诗意地栖居”。

蔡先生是个地道的诗人。他教我们写诗的人要有吞吐万象的胸怀:“词人,是那种把世界放在心中的人。世界就是他生活的村庄和桑园。他进进去去,大大咧咧,有时候指鹿为马,有时候命草成花。裁云割月,呼风唤雨,全不看别人的眼色。”

他教我们写诗的人要有敏感细腻的心思:“写词就是写你心中的灵光一闪,写你和恋人的一见钟情,写你行走中的一次精神奇遇。抓住生命的瞬间感受,或者说让生命的瞬间姿势呈现出一种耀眼的词的形态。这多么快乐!”

他教我们写诗的人要有深入灵魂的深度:“词笔要深入生活的细部,也要深入灵魂的细部,越细越深刻,越细越丰富,越细表现力越强……细是血的颜色,心的温度”

……

他的创作实践也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当代诗人如何在当代语境中采撷诗的灵感,用生花的妙笔写出足以和唐诗宋词媲美的当代诗词来:

最高楼 悲嫁女

伤心事,说着更心伤。无语立斜阳。孤零零地湖心月,冷清清地一川霜。只愁思,心又向,梦边长。

总记得,花猪栏里闹,总记得,花鸡枝上叫。荷花白,谷花黄。归来放学抓猪草,几家玩伴捉迷藏。喊声声,声巧巧,是亲娘。

蝶恋花 阅读长征

    我读沁园春里雪。朵朵如花,朵朵还如铁。耳畔忽闻风烈烈。马蹄踏碎霜晨月。

    岳麓山青枫树叶。片片飞来,片片深情说,莫遣红颜容易谢。年年应记湘江血。

燕归梁 乡思

昨夜蛙声染草堂。月影又敲窗。总将心事赋闲章。短句子,两三行。

不知梦里,何时醉倒,横卧柳荫旁。乡音浓淡菜根香。看小妹,采青忙。

有浓郁亲情的真情流露,有对历史的深沉感慨,有乡思旅愁的自然抒发……古老的体裁,承载的是一位当代诗人的感人情怀。谁说唐诗宋词成了绝响?谁说现代人就写不好诗,填不好词?“生命没有终结,词就不会终结。”蔡先生的诗词创作是对他自己这句话的最好注解。而这,还只是蔡先生古诗词创作的冰山一角。但透过这一角,让我们看到了只要有诗人的才情,不管用什么样的文学形式都可以表达出心中的诗情画意。正像蔡老师所说:“词在鱼背上,雀毛边”,“目光和思绪常常打量的地方,词意总是星星点点地亮着。”就看你去不去寻找,会不会发现和“打量”。

也许是受到了王、蔡两位先生的感染,也许是什刹海书院浓郁的传统文化氛围的熏陶,学习期间的我,竟也“诗兴”大发,信手写了几首古体诗,受到王先生的鼓励和蔡先生的指导。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我也能偷闲在秋高气爽的时节里漫步于美丽的校园,目观秋色,耳听秋声,吟出咏秋的诗句:

咏秋

风飘蝶叶舞,

霜润醉颜红。

都道春光好,

秋来意更浓。

在王先生指导的雅集活动中,我也有感而发,用绝句的形式来记录这新鲜的体验:

丙申秋什刹海书院雅集

一管清笛一盏茶,

一轮秋曲一枝花。

杏坛雅士齐欢聚,

后海融融春意发。

每周一次的学习间隙,去什刹海边溜达一圈,看水波荡漾,柔柳扶风是很惬意的享受,我用诗歌书写眼前的美景:

雾散霾开海宇清,

柔风戏柳水盈盈。

融融暖日驱寒气,

误把阳春作立冬。

我想,这就是这段时间我在什刹海书院学习的最大收获——我开始关注自然,我开始欣赏雅致,我开始捕捉生活中的美和感动。虽然我的诗还很拙劣,但是我的心打开了一扇窗,那里有清风吹进来,有明月照进来,何愁心上的尘垢不会被慢慢地扫尽呢?

我们不必人人写诗作词,但我们可以去追慕一颗诗心,培养一双诗眼,“锐化、美化、净化我们的生命感受”,从而“诗意的栖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