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西苑机关和西苑机关的孩子们——京城翎管王

 是燕妮的小村庄 2017-02-19
(2)西苑机关和西苑机关的孩子们—— 京城翎管王X

(2)西苑机关和西苑机关的孩子们—— 京城翎管王
珍贵的照片,背景依稀可见当年幼儿园的蘑菇池!
【居京琐记 43 】
西苑机关和西苑机关的孩子们(2)—— 京城翎管王
博主的话:
昨晚到深圳,上午10点出发,本来要乘下午1点20的飞机,因深圳暴雨,改签下午2点半的飞机,等到下午5点才起飞,将近9点才到深圳,入住酒店已经晚10点多了。折腾了整整一天!一觉睡到今晨5点。
我写了这篇文章,才知道我们院有那么多子弟在网上。在西苑机关的孩子中,上世纪40年代出生的人不多,有我大哥、罗抗、罗挺、吴青英、杨晓斌等。1949年,中央社会部进入北京城,在西苑落下脚,干部们出现了生育高峰,我大姐和罗援、王援朝、崔援朝等一大批人,伴随抗美援朝的硝烟出生。
我这一批五十年代初出生的孩子面世时,西苑机关已经是孩子成群,到处都是大人叫,孩子哭了!随后,西苑机关幼儿园诞生,西苑小学组建,大批孩子进入幼儿园,又从幼儿园进入西苑小学。
1960年,我们这批孩子幼儿园毕业,集体上了西苑小学,大概是分了两个班,一班和二班,我在哪个班,已经记不清楚了,好像是在一年级二班。记忆中,和我一班的有吴小平、李中印、顾卫平、王健、丁小力、徐晓光、庄建设、张永平、何方、徐元奇、郭小健、米杰民、姜克石、苏建、武强、司徒兆娴、刘小平、薛玉、魏小平、张欣、饶培云、高小明等。班主任是杨大光。
杨大光身材不高,短小粗壮,性情极为乖张。他讲课时,喜欢把双手插到背后的皮带里,自我感觉极为良好,凡人不理。经常,我们在校外看到他,叫他“杨老师好!”他总是目不斜视地走过去,理也不理你!
小学二年级时,忘了是什么原因,杨大光让我们全班大部分男生罚站,我们一个个灰溜溜地站在那里,杨大光把双手插在背
后的皮带里,摇头晃脑地在教室里走来走去,嘴里不停地说:“不许乱动!”可能我趁他不备,回头看了一眼别的同学,被他看见,他一下子冲到我的课桌前,把我的书包从教室的后窗户扔了出去!正当我还心有余悸的时候,他又冲到一位姓姜的同学那,把他的脑袋往裤裆里塞!这一举动,震惊了我们全班同学,因为我们大家在托儿所就都在一个班,大家彼此很有感情,还没有看到过这么凶暴的老师,全班同学都在怒视杨大光!此人后来因为在社会上调戏妇女,被公安机关抓起来判刑了!
三年级时,班主任换成了赵桂福(女)。这位赵老师更是奇葩,她有两项绝技,一个是喜欢用教鞭敲打学生,有时把课桌敲得山响,到处是坑坑凹凹;另一个,是喜欢弹粉笔头,而且弹得奇准。
有一次,我上课刚一回头和同学讲话,一个粉笔头就飞速击中我的后脑勺,疼痛无比!还有一次,可能因为我上课讲话,被赵桂福提着脖领拽到教师休息室旁罚站。我站了很久,一会有同学来,问我在干什么,我说被赵老师罚站呢。他说,赵老师已经放学回家了。我一下子气不打一处来,颇有些恼羞成怒!以后,任何老师罚我站,我都会在老师一走,就开溜,再也不老老实实地罚站了!
有一次,我的好朋友徐元奇(后来当了电影演员、导演)大概是想讨好赵桂福,专门用柳条削了一个新教鞭,放到了老师的桌上。课上,不知为什么,从我身后传来教鞭抽到身上的啪啪响声,我回头一看,赵桂福正用徐元奇削的新教鞭抽他呢。我们大家明白了,这位赵老师,软硬不吃啊!
当时,有一位教我们自然课的老师叫李省三,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李省三老师当时大概有50多岁了,秃顶,老北京口音,待人温和。也可能是我们这些孩子实在是有些淘气,李老师每次上课,不慌不忙,先讲一段《三国》或《水浒》。每讲到精彩之处,他都会说:“今天就讲到这,同学们今天好好听课,我们明天再接着讲。”课堂一下就安静下来,大家能认真上一节课。
大概是在小学二年级,李省三老师看我们几个孩子实在太淘气,总是不服管教,就在班上成立了集邮小组,让我负责。他说:“集邮,最难的是收藏全一整套邮票,差一张都不行。看看你们谁能一套一套的集全?”我们想,这有什么难的?从此,我们这些孩子成了整个机关大院的义务送信员,每次送完信,都和大人们讨要邮票。要不然,就是到院里的垃圾箱去翻找,院里的近百个垃圾箱长年累月被我们这些集邮的孩子翻腾来翻腾去。但是,每套邮票,总缺几张高面值的,几个月过去了,谁也没能集全。后来我才知道,高面值邮票都是用于国际信函,在普通信函上根本收集不到。这位李老师实在是高,让我们这些心高气盛的孩子,第一次尝到了挫折的滋味!
从此,我喜欢上了集邮,并乐此不疲至今!
“文革”时,李省三老师因为地主家庭出身,被揪斗。有一天,有小朋友叫我,说李省三老师在找我,要送我一包东西。在那个年代,我哪敢去找他。后来,听说李省三老师被外校的红卫兵打死了!我很伤心,在他家的楼外游荡了很久很久。过了好多年以后,我才知道,李省三老师那天要送我的一包东西,是几本他的集邮册!
小学时,我以为最有才华的一位男老师叫何天柱。小学四年级的时候,何天柱教我们语文,一下子让我们全班大部分同学喜欢上了语文。何天柱高中毕业于北京101中学,皮肤很白,脑门奇大,口才极好。他对我的作文总是给高分,表扬我写的东西“总有突发奇想”“想象力丰富”“善于描述事物”。他对我作文的评语,我曾经保留了很久时间,总喜欢翻出来看看,从中获得了很多的自信!后来不知何时遗失了!
“文革”中,小学高年级的红卫兵总喜欢到何天柱的宿舍和他辩论,几乎没有人辩得过何天柱,基本都是铩羽而归!
据我童年和少年时的好友颐和吴老介绍:何天柱“文革”后期调到北京市海淀区青龙桥小学任教,后调到海淀区厢红旗培红小学。颐和吴老曾经在路上见过何天柱一次,但不知其之后所终。
李省三和何天柱,都是当时西苑小学教师中的人才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