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袁绍大将,生前死战到底遭割鼻,死后被当跳梁小丑|淘三国

 伟天英 2017-02-19

关注微信公众号淘历史(taohistory)

有趣有料有深度,T君带你淘历史涨姿势~

本文作者|余竞跃

袁绍大将,生前死战到底遭割鼻,死后被当跳梁小丑|淘三国

熟悉三国的人都知道,曹操之所以能够一统天下,是因为他打败了袁绍。他之所以能打败袁绍,是因为他赢得了官渡之战,尤其是关键时刻的“火烧乌巢”。而火烧乌巢之所以能够成功,完全是拜一个小丑所赐。这个小丑就是淳于琼。

话说淳于琼奉命驻守乌巢,为袁绍大军看守粮草。但是此人贪杯成性,曹操都来偷袭了,他还在醉乡里酣睡未醒。结果粮草被烧,袁绍兵败官渡,淳于琼也成了曹操的俘虏。曹操没有杀他,而是在他脸上刺字后,还给袁绍。袁绍怒不可遏,将他扔进酒缸里,让他喝个够。

这就是演义小说里的淳于琼,十足一个小丑。然而,这一切都是误会。正史中的淳于琼并没有那么不堪,反而是响当当的一条好汉。

汉灵帝统治后期,外戚何进坐大。为了强化皇权,汉灵帝设立西园八校尉,由心腹宦官蹇硕统领,以同何进抗衡。这八校尉中有两个后来成了大气候,就是袁绍和曹操。其余的六人都湮没在历史中,没有什么名气。淳于琼也是其中之一。也就是说,当年的淳于琼与袁绍、曹操是同事,在一个单位工作,职位上大家不分高低。后来,何进与蹇硕火拼,淳于琼与袁绍、曹操等人都旗帜鲜明地支持何进,与顶头上司蹇硕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在这个过程中,淳于琼的表现丝毫不比袁绍、曹操逊色。

数年后,袁绍和曹操各自形成了自己的势力,淳于琼就到袁绍的公司里上班,当了高级打工仔。昔日与汝同事,今日做汝属下,这是为什么呢?不是因为袁绍和曹操有多能干,而是因为他们都有后台、有背景。袁绍祖上四世三公,他的三叔是朝廷现任的太傅;曹操的老爹则是前任的太尉。他们二人在朝中都是树大根深,后来成了大气候也是自然之事。没有什么背景的淳于琼只好到袁绍公司里上班。

不过,淳于琼虽然没有背景,却是靠本事吃饭的,这也没有什么丢人的。当年,他和袁绍、曹操齐名;今天,在袁绍的公司里,他和张郃、高览齐名,是袁绍需要倚重也必须倚重的大将。

公元195年,汉献帝沦落荒野,袁绍的谋士劝袁绍把汉献帝接到邺城供奉着,然后挟天子以令诸侯。这是一个好主意,如果袁绍抢先这么干了,后来就没有曹操什么事了。可袁绍没有这么干。当时淳于琼提出反对意见:把汉献帝带在身边太麻烦,凡事都得向他请示汇报,非但没什么实用价值,反而碍手碍脚。当今天下,谁的兵多、地盘大,谁不就是皇帝吗?所以,当务之急是要多抢地盘,而不是抢那个有名无实的皇帝。

这番话也有道理,“乱世英雄起四方,有枪即是草头王”嘛。后人之所以认为淳于琼没有政治远见,是因为后来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战略成功了,站在成功者的立场上,后人自然要否定淳于琼的短视。不过,这是事后诸葛亮。倘若曹操失败了呢?淳于琼的见解也就是远见卓识了。再说,淳于琼的意见虽然有分量,但他毕竟不能左右袁绍。袁绍不去迎接汉献帝,根本原因还是他不喜欢这个由董卓拥立的汉献帝。

虽然在挟天子以令诸侯上棋差一着,但袁绍能够成为一方诸侯,说明他绝不是个糊涂虫。在官渡之战中,他单单派淳于琼镇守要害之处乌巢,显然是看中了淳于琼的本事和能力。他信任淳于琼,认为只要有淳于琼在,粮草就安稳如泰山。

淳于琼为人老成持重,当颜良被杀,袁绍军心大乱,多亏有淳于琼坐镇,袁绍才能够继续保持对曹操的压倒性优势。这样的人当然不会喝酒误事—那样也太没有职业操守了。他只是太过大意,或者说是他的对手太过奸诈。

袁绍大将,生前死战到底遭割鼻,死后被当跳梁小丑|淘三国

当时他手里有一万精兵,根本不惧怕曹操来袭,因为曹军人少。的确,曹操只带了5000精兵。不过,为了麻痹淳于琼,曹操化整为零,将5000人分成多股,而且乔装打扮,悄悄向乌巢聚拢。起初,淳于琼并没有太当回事,曹操来了就来了,有什么可怕的,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嘛。然而,打着打着,他害怕了:曹操的兵越打越多,而且个个都像打了鸡血似的,拼命向前。他渐渐招架不住了。

淳于琼并不知道,曹操为此战倾注了全部精兵,可以说是孤注一掷,连他本人都亲自来了,他已经没有退路了,誓取乌巢,不成功便成仁。

尽管露出颓势,但富于作战经验的淳于琼并没有慌。他一方面退兵固守营寨,一方面火速派人向袁绍求援。这个对策是正确的。然而,袁绍太相信淳于琼了。接到求援信后,他首先想到的是派重兵,由主力大将张郃、高览率领队伍去攻打曹操在官渡的大本营,只派小股部队去救援在乌巢苦战的淳于琼。他相信淳于琼的能力,认为他完全没问题,可以顶得住,同时,袁绍也错误地判断了曹操的战略意图。

结果,饶是淳于琼死战,也没有抵挡住曹操的进攻。乌巢丢了,袁绍大军的粮草被焚烧殆尽,淳于琼也被曹操手下的“五子良将”之一俘虏,鼻子都被割掉了。

袁绍大将,生前死战到底遭割鼻,死后被当跳梁小丑|淘三国

昔为座上宾,今为阶下囚。这种滋味对于淳于琼来说肯定是不好受的,对于曹操来说却美妙极了。曹操很得意地问淳于琼:老弟,给我说说,你怎么混到今天这步田地的?

曹操毕竟是淳于琼过去的同事,如果淳于琼告饶,曹操应该会念及旧情。可是,淳于琼没有。他不卑不亢地回答:胜败都是天意,有什么好说的!曹操还想放他一马,这时,曹操身边的谋士许攸阴险地提醒曹操:他日淳于琼拿镜子来照的话,他是不会忘记今天的—你割了人家的鼻子,人家难道不想报仇吗?

想不想是一回事,有没有那个能力又是一回事。曹操最终还是杀掉了淳于琼,以绝后患。显然,曹操认为,淳于琼有那个能力。

淳于琼就这样颇有骨气的地被杀掉了。他没有摇尾乞怜,没有磕头告饶,甚至眉头都没有皱一下,完全不是后人在演义小说中看到的那副德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