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肝脏良性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16版)

 医路顺风99 2017-02-19

本文原载于《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17年第1期


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肝脏良性占位性病变 (benignoccupationoftheliver,BOL)的检出率不断 提高,但在其诊断与治疗方面却尚无规范可循。 2014年美国胃肠病学协会及2016年欧洲肝病协会 相继发表了肝脏局部病变的诊断与治疗指南[1-2]。 国内目前尚无针对BOL的诊断与治疗指南或专家 共识。 为了规范BOL的诊断与治疗,中国医师协会 外科医师分会肝脏外科医师委员会和中国研究型医 院学会肝胆胰外科专业委员会共同起草制订了《肝 脏良性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16 版)》(以下简称共识),以期为诊断与治疗BOL起 到规范与指导作用。


1
循证医学证据级别与推荐强度  


本共识循证医学证据级别与推荐强度见表1 由于有关BOL诊断与治疗的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 较少,绝大多数为回顾性文献,但一些诊断及治疗方 法已在临床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因此,推荐级别相 应较高。


2
BOL 的分类


BOL的分类参照2010版WHO提出的消化系 统肿瘤组织学分类进行命名[3]。 值得注意的是,肝 脏不典型增生结节、肝脏胆管细胞乳头状瘤、肝脏胆 管细胞囊腺瘤(biliarycystadenoma,BCA)、肝腺瘤、 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hepaticangiomyolipoma,HAML) 等属癌前病变。


3
BOL 的诊断要点

 

BOL的诊断应重视肝病背景和流行病学背景。 我国>80%的原发性肝癌合并肝炎或肝硬化病史,而 除肝脏不典型增生结节以外的BOL极少合并肝硬 化[4]。 腹部超声检查通常用于 BOL 筛查和随访。 多排螺旋 CT(multi?detectors computer tomography, MDCT)或MRI平扫加增强扫描则用于确诊BOL,且 两者可为互补。 MRI检查鉴别肝硬化增生、不典型 增生结节及小肝癌方面更具优势,尤其是新型对比 剂钆塞酸二钠的应用可明显提高小肝癌的诊断准确 性[5]。 PET/CT检查鉴别诊断良恶性肝脏肿瘤有一 定价值,可选择性应用。 实验室检查对大多数BOL 诊断无帮助,但肝包虫病血清学试验对诊断有决定 性意义,AFP、CA19?9、CEA等肿瘤标志物有助于良 恶性占位性病变的鉴别诊断。 当临床治疗决策必要 而影像学检查无法确诊时,可行肝穿刺活组织病理 学检查以明确诊断。 对于特定类型的BOL,肝穿刺活组织还可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以获取组织学 分型并指导治疗[6]。


4
BOL 的鉴别诊断 

 

BOL的诊断须建立在排除肝脏恶性肿瘤基础 上。 因此,诊断BOL的过程也是与恶性肿瘤相鉴别 的过程[7]。 实性 BOL 需与原发性肝癌、转移性肝 癌、肝胆管细胞癌等鉴别;囊性BOL需与肝脏胆管 囊腺癌(biliary cystadenocarcinoma,BCAC)等相鉴 别。 肿瘤影像学特征,生长速度,肝炎及肝硬化病 史,AFP、CEA、CA19?9等肿瘤标志物是鉴别诊断的 主要依据。


5
BOL 的处理原则

 

BOL的治疗应根据有无明显症状和是否有恶 变倾向等因素进行选择。 具备恶变倾向的BOL如 肝腺瘤、BCA、肝胆管乳头状瘤、HAML、肝脏不典型 增生结节等应择期手术切除;无癌变倾向的BOL应 严格掌控手术适应证,只有合并明显影响生命质量 的症状或肿瘤生长速度快而难以排除恶性肿瘤者, 才选择手术切除。 BOL的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综 合考虑病变的性质和微创技术的可控性可选择腹腔 镜手术[8]。 对不需治疗的BOL应每年复查1次腹 部超声检查观察肿瘤的变化。  


推荐 1:BOL 的诊断必须结合病史,影像学及 实验室检查进行综合分析,并在排除肝脏恶性肿瘤 的基础上作出诊断(证据级别Ⅰ,推荐等级强)。  

  

推荐 2:有恶变倾向的 BOL 应择期手术;无恶 变倾向者但存在明显影响生命质量的症状或肿瘤生 长速度快而难以排除恶性肿瘤者,选择手术切除 证据级别Ⅰ,推荐等级强)。    


 推荐 3:手术切除是治疗 BOL 的主要方法,微 创治疗技术可行者可选择腹腔镜手术(证据级别 Ⅱ,推荐等级弱)。


6
各种 BOL 的诊断与治疗要点


6.1  肝海绵状血管瘤

6.1.1  诊断要点:腹部超声检查多表现为强回声团 块。 MDCT、MRI增强扫描动脉期边缘结节样强化, 门静脉期和(或)延迟期造影剂向病变中心填充作 为确诊征象。 MRI 检查 T2 加权成像显示肝海绵 状血管瘤(cavernoushemangiomaoftheliver,CHL) 信号显著高于周围肝脏实质,在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序列中尤为突出,呈“灯泡征”,可以协助诊 断[9-10]。 肝血管瘤患者禁忌行穿刺活组织检查,以 免引起大出血。


6.1.2  治疗原则:(1)手术指征:①巨大血管瘤产生 明显压迫症状。 ②血管瘤生长速度快不能排除血管 平滑肌脂肪瘤或血管内皮瘤者。 (2)手术方法:肿 瘤切除或荷瘤肝叶切除术。   

 

推荐4:手术指征:①巨大血管瘤产生明显压迫 症状。 ②血管瘤生长速度快不能排除血管平滑肌脂 肪瘤或血管内皮瘤者。   

 

推荐5:手术方法:肿瘤切除或荷瘤肝叶切除术。


6.2  HAML

6.2.1  诊断要点:(1)影像学特征:MDCT或MRI检 查显示肿瘤呈混杂密度或信号,增强扫描检查显示 为明显不均匀持续性强化。 肿瘤内存在成熟脂肪成 分为确诊的重要依据,MDCT检查显示为显著低密 度,CT值为-20~120HU;MRI脂肪抑制序列检查显 示成熟脂肪为低信号,显著低于非脂肪抑制序列[11]。  


(2)诊断不明时可行肝穿刺活组织检查。  


(3)鉴别诊断:HAML需与原发性肝癌、肝脂肪 瘤或脂肪肉瘤、肝血管瘤、肝错构瘤等相鉴别。 病理 学检查黑色素瘤抗原阳性是其特征性表现。


6.2.2  治疗原则:HAML有恶变倾向,应择期手术切除。  

推荐6:HAML 的确诊必须依据影像学特征并 结合肝炎、肝硬化史以及肿瘤标志物进行综合分析 (证据级别Ⅰ,推荐等级强)。 

   

推荐 7:对诊断不明者可行肝穿刺活组织病理 学检查(证据级别Ⅱ,推荐等级强)。   

推荐 8:诊断明确的 HAML 应择期手术治疗 (证据级别Ⅰ,推荐等级强)。


6.3  肝腺瘤

6.3.1  诊断要点:(1)影像学特征:腹部超声检查显 示低回声团块,瘤内出血、坏死时呈边界清楚的混合 回声团块。 MDCT及MRI 检查的表现与肝腺瘤的 病理学及基因表型密切相关。 HNF?1α突变型肝腺 瘤可能存在细胞内脂肪,于MRI正反相位T1加权 图像中显示信号显著减低,且多无瘤内出血,增强扫 描动脉期中等度强化,门静脉期及延迟期呈等密度 或低密度。 炎症型肝腺瘤易自发瘤内出血并于MRI T1加权成像中显示为以高信号为主的混杂信号,于 T2加权成像中呈高信号,增强扫描动脉期明显强 化,门静脉期及延迟期呈持续性强化。 β连环蛋白突变的腺瘤无明显影像学特征。 血管造影检查表现 为血运丰富且呈向心性血供。   

 

(2)实验室检查:肝腺瘤恶变时部分患者可伴 有AFP升高。  


(3)肝穿刺活组织检查:除明确诊断外,还可进 行病理学分型、分子分型籍以预测预后、指导治疗。 炎症型肝腺瘤具备明显扩张的血窦;具有β连环蛋 白突变的腺瘤恶变为肝细胞肝癌的风险较高;而肝 细胞核因子1α失活的肝腺瘤(H?HCA)及突变性肝 腺瘤(I?HCA),肿瘤细胞内多发生脂肪变,发生恶变 的几率较小。 MRI检查显示无肝细胞核因子1α突 变腺瘤特征者,应进行肝穿刺活组织检查。   

 

(4)鉴别诊断:肝腺瘤需与AFP 阴性的原发性 肝癌、肝血管瘤、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ocalnodular hyperplasia,FNH)等鉴别。


6.3.2  治疗原则:肝腺瘤的恶变率约为4.2%[12],符 合以下高危人群特征者需切除肿瘤或荷瘤肝叶,若 无法手术切除则可行TAE治疗:①男性患者的肝腺 瘤,或合并Ⅰ型糖原沉积病、或长期应用类固醇激 素。 ②β连环蛋白激活型肝腺瘤。 ③病理学证实肝 腺瘤发育不良或有异型性,肝腺瘤最大直径>5cm。 ④临床表现提示肝腺瘤有恶变倾向,如体积迅速增 大或影像学提示有恶变可能[13]。 

   

符合以下特征的患者可随访观察:①女性患者。 ②肝腺瘤直径<5 cm。 ③MRI 检查显示为典型 H?HCA或I?HCA。 ④肿瘤活组织检查无β 连环蛋 白突变。 此等肝腺瘤应每6个月复查腹部超声并停 服性激素类药物。 MRI 检查可鉴别 HNF?1α、炎症 型以及β连环蛋白突变肝腺瘤,对于经MRI及病理 学检查确诊的病例,随访中可选择性应用MRI检查。   

 

推荐9:影像学不能确诊肝腺瘤者,建议行肝穿 刺活组织病理学检查(证据级别Ⅱ,推荐强度强)。    


推荐10:具有癌变高危人群特征的肝腺瘤应考 虑手术切除或其替代方法进行治疗。 肝腺瘤的治疗 以外科手术切除为主,手术方式可选择肿瘤切除或 含肿瘤肝叶切除。 直径<5 cm 的肝腺瘤可每6 个月 复查腹部超声,并停用性激素类药物(证据级别Ⅱ, 推荐强度强)。  

  

推荐11:无法手术切除的巨大肝腺瘤可行 TAE 治疗,防止肿瘤破裂出血(证据级别Ⅱ ,推荐强度强)。


6.4  FNH

6.4.1  诊断要点:(1)影像学特征:MDCT或MRI增 强扫描检查动脉期呈显著强化,门静脉期及延迟期密度及信号显著减低,与周围肝实质相似;部分FNH可 能存在中央瘢痕,增强扫描延迟期呈持续强化[14]。 由于吸收肝脏细胞特异性造影剂,于肝胆期FNH呈 明显不均匀高信号,可作为FNH的确诊征象。  


(2)鉴别诊断:FNH需与原发性肝癌、肝腺瘤、 肝血管瘤等鉴别。


6.4.2  治疗原则:手术切除应慎重:① 病灶快速生 长,不能排除恶性肿瘤者。 ②病灶压迫血管或胆管 出现症状者[15]。   


推荐12: MDCT 或 MRI 检查显示特征性影像 学特征,特别是肝脏细胞特异性造影剂增强 MRI 是 确诊FNH的重要依据,在诊断不明确时考虑行肝穿 刺活组织病理学检查(证据级别Ⅰ,推荐强度强)。  

  

推荐13:病灶生长速度快,有压迫症状,或不能 排除恶性肿瘤者,应考虑手术切除(证据级别Ⅱ,推 荐强度强)。


6.5  肝包虫病  

肝包虫病(包括囊型和滤泡型)的诊断与治疗 可参见《肝包虫病诊断与治疗指南》[16]。 


6.6  肝孤立性坏死结节

6.6.1  诊断要点:(1)影像学特征:腹部超声造影、 MDCT及MRI增强扫描动脉期、门静脉期及延迟期 检查显示均为无强化结节[17]。  


(2)鉴别诊断:肝孤立性坏死结节(solitarynec? roticnoduleofliver,SNNL)与原发性肝癌、转移性肝 癌、肝胆管细胞癌、慢性肝脓肿相鉴别,必要时可行 肝穿刺活组织病理学检查。


6.6.2  治疗原则:诊断明确的SNNL可行随访观察, 每6个月行腹部超声检查。

推荐 14:SNNL 无明显临床症状,影像学上呈 低血流灌注表现,可结合多种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 诊断。 必要时行肝穿刺活组织病理学检查(证据级 别Ⅱ,推荐强度强)。 

推荐15:SNNL 应在明确诊断的情况下定期随 访观察(证据级别Ⅱ,推荐强度强)。 


6.7  先天性肝囊肿

6.7.1  诊断要点:(1)影像学特征:腹部超声、MDCT 及MRI检查诊断率高,单纯性肝囊肿表现为单个或 多个散在囊性病变,无囊壁及分隔,MDCT值为0~ 10HU;MDCT及MRI检查均无强化。 先天性多囊 肝表现为肝内多发大小不等的融合囊肿,常伴有多 发性肾囊肿。  


(2)鉴别诊断:单纯肝囊肿需与肝脓肿、BCA或 BCAC、肝包囊虫病相鉴别。


6.7.2  治疗原则:①对于单纯性肝囊肿,体积巨大 伴有明显压迫症状者,或无法与BCA鉴别者应考虑 手术治疗。 治疗方法是为切除囊肿突出于肝表面的 囊壁,可首选腹腔镜手术。   

 

②先天性多囊肝晚期出现门静脉高压以及肝功 能损害时可行肝移植[18]。    


③对于症状明显且无法耐受手术的患者可慎重 选择腹部超声检查引导下肝囊肿穿刺抽液联合无水 乙醇注射术,应防止无水乙醇向腹腔渗漏引起肠管 侵蚀等并发症[19]。    

推荐16:对于有明显症状的单纯性肝囊肿可考 虑外科治疗,首选治疗方法为腹腔镜囊壁部分切除 引流术(证据级别Ⅰ,推荐强度强)。 

   

推荐17:肝囊肿穿刺抽液联合无水乙醇仅限于 症状明显而又不能耐受手术者,应慎重采用(证据 级别Ⅲ,推荐强度弱)。

    

推荐18:合并门静脉高压症或肝功能损害的多 囊肝患者可行肝移植(证据级别Ⅱ,推荐强度强)。


6.8  肝脏胆管囊腺肿瘤  

肝脏胆管囊腺肿瘤(biliarycystictumors,BCTs) 可根据病理性质将其分为BCA和BCAC。


6.8.1  诊断要点:(1)腹部超声、MDCT及MRI检查 表现为单发或多发囊实性包块,囊腔内可见实性突 起新生物,增强扫描可见病变呈持续性强化。 因可 能合并肝内胆管扩张,MRCP 检查可判断包块与肝 内胆管的关系,是必要检查项目。 CA19?9升高应高 度怀疑囊腺瘤癌变[20]。 冷冻切片病理学检查是术 中鉴别诊断的可行方法。  

  

(2)鉴别诊断:需与单纯性肝囊肿、肝脓肿、先天 性肝内胆管囊状扩张症以及肝包虫病等相鉴别[21]。


6.8.2  治疗原则:整块切除肿瘤,癌变者需扩大切 除瘤周肝组织或荷瘤肝叶。   推荐19:MDCT MRI平扫及增强扫描,以及 MRCP 检查是诊断和鉴别诊断 BCTs 的主要手段, 结合实验室 CA19?9 检查可提高诊断准确率(证据 级别Ⅱ,推荐强度强)。   

 

推荐 20:对术中怀疑 BCTs 者,可作快速冷冻 切片病理学检查(证据级别Ⅰ,推荐强度强)。   

 

推荐21:对于BCA需整块切除肿瘤;对于BCAC 需整块切除肿瘤及肿瘤周围肝组织或荷瘤肝叶。


6.9  其他良性肝占位性病变  

除以上介绍的常见 BOL 外,还有许多少见的 BOL,包括肝脏炎性肌纤维细胞瘤、肝间叶错构瘤、 肝畸胎瘤、肝细胞异性增生结节及肝胆管乳头状瘤等,这些BOL均无典型的临床表现,MDCT、MRI等 影像学检查表现各异,少有特征性表现,多依靠病理 学检查才能确诊。 对有恶变倾向的BOL如肝细胞异 型增生结节,肝胆管乳头状瘤等则应择期手术治疗。


参考文献(略)

(收稿日期:2016?11?03)

 (本文编辑:赵蕾、陈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