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降低LCOE,“组件式逆变系统”是如何做到的?

 昵称25720224 2017-02-19

2016年,中国光伏市场持续发力,全年新增装机达34.54GW,继续领跑全球。2016年,光伏圈最热的话题非“领跑者”莫属,特别是竞标报出0.52元/度的超低上网电价,引发业界热议。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如何提高系统效率、降低度电成本(LCOE)仍是行业面临的一大挑战。


2月13-14日,由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光伏专委会、上海市太阳能学会、鉴衡认证中心联合主办的“爱光伏一生一世PAT2017光伏先进技术前沿峰会”在合肥举行。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战略合作伙伴参加会议。在本次会上,阳光电源发布了 “组件式逆变系统”,该产品在提升系统发电量和电网友好性方面实现了全新技术突破,进一步推动LCOE降低。


记者了解到,“组件式逆变系统”由功率优化器和3~5MW的1500V集中逆变器组成。该系统通过前级功率优化器实时调节每块组件的电压和电流,实现组件级的最大功率跟踪(MPPT),彻底解决了光伏组件的串并联失配问题;另外,“组件式逆变系统”有IV扫描功能,可以精确对单个组件进行健康度诊断,完全满足了光伏电站对大数据运维和资产优化管理的要求。同时,又集合了功率优化器、1500V技术及集中式逆变器的所有优点,在提升系统发电量和电网友好性方面实现了全新的技术突破。阳光电源高级副总裁赵为博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做了一个很形象的比喻,他说,如果把集中式逆变器比作大象的话,优化器比作纤纤小脚,那么阳光电源的创新让大象也能跳舞。



“组件式逆变系统”主要应用于复杂山丘或有遮挡的光伏电站。赵为介绍,对于地形复杂且电站规模较小的电站,也可以用由功率优化器和组串逆变器构成的“组件式逆变系统”。在超级领跑者项目中,阳光电源主推功率优化器 1500V集中式方案。“组件式逆变系统”通过功率优化器和1500V方案的结合,减少组件失配,抬升直流母线和逆变器的交流侧电压,可以大幅降低系统损耗,进一步提高系统发电量。通过实验案例实际测试和仿真不同阴影遮挡场景表明,“组件式逆变系统”发电量在原有的基础上提升了5-10%。


近年来,逆变器的发展呈现多样化的趋势,一方面,光伏电站的应用类型呈现多样化发展,大型荒漠电站、荒山荒地、渔光互补、农光互补、分布式屋顶等各种应用不断增多,对逆变器的要求日趋多样化。另一方面,电力电子技术、元器件等多种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及与互联网技术的整合也带动逆变器产业的不断进步,逆变器正朝着更高效率、更高功率等级、更高直流电压、更智能化的方向发展。赵为特别指出,逆变系统三个发展趋势值得重点关注。


1.1500V系统 可以使每一组串接连更多组件,减少了汇流箱、逆变器、直流缆线的使用数量。一方面减少初始投资成本;另一方面减少了线损,提升了发电量,可以将整体系统PR提升1%-2%之间。

2.单机功率更高 众所周知功率越小的设备相对价格越高,性价比就越低。更高的单机功率,直接降低了单瓦的成本。同时功率密度更大,同样功率的设备占地面积更小,可以节约安装成本,减少了土地的使用。未来组串式最高功率可达160kW,集中式最高功率可达5MW以上.这是整个行业技术发展的结果。

3.功率优化器规模应用 减少组串失配带来的发电损失,提高系统效率。实现组件级的精准监控,为电站的全生命周期的运维提供保障。


来源:摩尔光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