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海关的“天下第一关”匾牌到底是何人所写?

 铁道之旅 2017-02-20


不为吴三桂引清兵入关致使李自成的大顺朝分崩离析,也不为诗人海子在附近卧轨自杀致使文学发烧友长吁短叹,只为雄关飘逸着太多的古风古韵而来。山海关,我们来了。

山海关,古称榆关,也称渝关,又名临闾关,明洪武十四年即公元1391年,中山王徐达奉太祖朱元璋之命修建,因其北倚燕山,南连渤海,故取名“山海关”。此关与辽东半岛、山东半岛隔海相望,位居要津,易守难攻,是明长城的东北起点,被誉为“天下第一关”。

山海关的建筑颇具匠心,堪称古今杰作。整个城池布局为四方形,周长4.6公里,城高12米,厚7米,东墙顶宽15米多,可“十人同行,五马并骑”。城墙内用土夯实,外用砖砌。城设四门,东曰镇东,西曰迎恩,南曰望洋,北曰威远。水门三个,居东南、西南、西北三隅,以泄城中积水。城外四周浚有护城河,平时蓄水,战时防敌。城四门上各有箭楼,南、西、北门箭楼已圮毁,独存东门箭楼。东面城墙上还有用于防卫的临闾楼、威远堂、牧营楼、靖边楼,与镇东楼互为犄角,五楼鼎立,素有“五虎镇东”之称。

山海关的“天下第一关”匾牌到底是何人所写?


镇东楼为山海关第一楼,城台高12米,城楼高13米,东西宽10.1米,南北长19.7米。楼分两层,第一层高5.7米,第二层高8米。此楼上下内外,共悬挂三块木质白底黑字“天下第一关”匾牌。一层内堂为萧显题写的原匾,二层内堂为清光绪五年王治清钩摹燕塞湖的字重刻,楼外为民国九年杨宝清钩摹萧显原字另刻,即现在到访游客抬头即见的匾牌。

“天下第一关”原匾,长5米多,高1.5米,每个字均宽1米有余,字为楷体,笔力苍劲浑厚,与城楼风格浑然一体。据说,其中“下”字中的一点,不是一起写上去的,而是萧显将蘸饱墨汁的布团抛向空中点上去的。

五百多年前,明成化皇帝降旨,要在山海关城楼上挂一块题为“天下第一关”的大匾。当时镇守山海关的兵部主事接到圣旨后,马上派人爬上箭楼,量好尺寸,请木匠做好了一块长一丈八尺、宽五尺的巨匾。匾做好后,兵部主事亲自到萧家拜访,请萧显为巨匾写字。萧显为两榜进士,曾任福建按察司佥事,书法好,晚年因年老辞官,回山海关老家赋闲。此举非他莫属。

萧显考虑了好久,终于点头答应。不过,他对兵部主事提出要求:写这种字,不能急,也不能催。兵部主事无奈,只好同意。二十多天过去,兵部主事没有得到任何消息,于是让亲信送给萧显几匹绫罗绸缎和几支大型湖笔。送礼人回来禀报说:“萧老先生每天起早贪黑地在院里耍一根长扁担。”又过了二十多天,兵部主事一看还没动静,又送萧显一些上好的徽墨和宣纸。送礼人回来禀报说:“萧老先生正在屋里吟诗,说再过一个月就可以写了。”

第二天,兵部主事接到新任蓟辽总督代表皇帝要来山海关视察挂匾事宜的急信,预计三天内到达,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马上让人抬着木匾和一坛墨汁赶往萧家。到了萧家,兵部主事把兵部急信内容述说了一遍,萧显不敢怠慢,提着笔在匾前一边走一边端详,一会点头一会大笑。有顷,萧显站住,凝神屏气,开始动笔,落笔如高山坠石,起笔如飞燕掠食,笔随身行,一会儿工夫就写好“天下第一关”五个大字。写完后,萧显已经浑身是汗,满脸通红。

翌日上午,兵部主事一边命人把大匾挂在箭楼上,一边在箭楼下的“悦心斋”酒楼宴请萧显。宾主凭栏仰望时,萧显突然发现“下”字少了一点,急中生智,命书童马上研墨,拿过堂倌手中的一块擦桌布,随手一团,蘸饱墨汁,用尽所有力气朝箭楼上的匾额甩去,只听“叭”的一声,墨布正好落在“下”字的右下角,补上了那一“点”。

山海关的“天下第一关”匾牌到底是何人所写?


还有一种说法,称“天下第一关”是严嵩写的。严嵩,江西分宜人,自幼聪颖好学,5岁在严氏祠堂启蒙,9岁入县学,10岁县试拔擢超群,19岁中举,25岁殿试中二甲进士,进入翰林院。当时,嘉靖皇帝痴迷长生不老术,喜以祭神的青词向上天祈福。而严嵩善写青词,讨得嘉靖欢心,遂取内阁首辅,时人讥为“青词宰相”。但山海关这块匾题,人们宁愿说是萧显写而不说是严嵩写,缘于严嵩是奸臣,名声太臭,因人废字。这也说明,书品应与人品统一,人品太差,字写得再好,也会被后人唾弃,以他人取代,像北宋的“苏黄米蔡”中的蔡京,因是奸臣,后人以略逊于他的蔡襄取而代之一样。

传说是真是假,我们无法细究,姑且作为轶闻趣事这么一听,但这个传说给如铁雄关增添了文气墨香却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文:《西南铁道报》谭征夫/图:网络。若有侵权,烦请联系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