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山东省是一个名人辈出的省份。山东因居太行山以东而得名,简称“鲁”,省会济南。山东是儒家文化发源地,儒家思想的创立人孔子、孟子,以及墨家思想的创始人墨子、军事家吴起等,均出生于鲁国。截至2014年1月,山东省有2个副省级市(济南、青岛)、15个地级市。其中,莱芜市只下辖两个区,面积只有2246.21平方公里,可谓山东省面积最小的地级市。 一 首先,从山东省的地图上可以发现,莱芜市不仅面积最小,而且位于山东省的中部地区。同时,莱芜市还被济南市、泰安市、淄博市这三个省内城市包围着。在此基础上,对于位于齐鲁大地中部的莱芜,京沪高速、青兰高速、滨莱高速、莱泰高速、国道205过境。作为山东省的地级市,莱芜古称“嬴、牟”,别名钢城,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早在夏朝时期,大禹治水后将天下划分为古九州,莱芜处于青州、兖州的范围内。到了春秋这一历史阶段,莱芜为牟国及齐嬴邑、平州邑地。 二 其中,牟国属于鲁国的附庸国,故址在城东10千米的辛庄镇赵家泉村;嬴邑属于齐国,故址在城西北羊里镇城子县村;平州邑在莱芜西部。由此,对于莱芜地区来说,正是因为处在齐国和鲁国的交界地区,所以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公元前684年前后,齐国和鲁国爆发了长勺之战。这场战役不仅让齐桓公、管仲见识到了鲁国的厉害,也让曹刿一战成名,更留下了“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历史典故。到了战国后期,鲁国被楚国吞并。而到了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置嬴县(治所在城子县村),属济北郡。 三 刘邦建立西汉后,增置牟县(治所在赵家泉村),又于牟县东北置莱芜县,因治所设在淄水流域的莱芜谷,所以得名莱芜。就莱芜这个地名,从西汉到现在,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在汉朝时期,嬴、牟、莱芜三县同属于泰山郡。公元596年,隋文帝杨坚在位时,复置牟城县,之后又并入嬴县。公元704年,唐朝于北魏嬴县故城(南文字村)复置莱芜县。自唐朝后,莱芜县治所开始设在莱芜市境内。宋朝初期,莱芜属兖州鲁郡,继属袭庆府鲁郡。 四 最后,清朝这一历史阶段,莱芜属山东泰安州。1915年属济南道。1925年属泰安道。1928年直属山东省。1983年8月,撤销莱芜县,改设省辖县级市,由泰安市代管。1992年11月,莱芜市由县级市升为地级市,辖莱城、钢城两个区。2002年,莱芜市总面积2246.21平方千米,总人口1238763人。此外,莱芜市是山东钢铁生产和深加工基地、“国家新材料产业化基地”,并且是“中国生姜之乡”、“中国花椒之乡”和“中国黄金蜜桃之乡”。 文/情怀历史 微信公众号:情怀历史 ID:qinghuailishi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