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网上综述之孙存周先生论拳术的教学教法问题

 心静之淡 2017-02-20
针对拳术的教学教法问题,孙存周先生说:学习拳术,门派之见,实属万不可有.然选择拳术,首戒标奇立异.若二三其志,尤易误入歧途.但既经选择之后,尤应继循正轨,所谓探骊得珠,贵得其窍.坚持习练,持之以恒,不特真诠可得,且其成功亦指日可待.
孙存周先生说:今之学拳术者,每好高骛远,辄以练气凝神,毋须拘拘于形式.这种理论固极高深,但它不切合于初学者.因为拳术无论少林武当,欲舍姿势之外,是无其他致力之途.且拳术贵在顺中用逆,导气下沉,动中求动,神不外散,则自然气聚神凝.其姿势纯正者,呼吸即调;其形态乖谬者,则呼吸已如其形态而形成散乱.
余闻之先严云:拳术练气凝神须向姿势平正中求之.形正则气和,形偏则气亦偏.又云增其华者减其骨,饰其外者丧其中.此言让初学者宜注重姿势,而不尚奇特,万勿忽视.
练习拳术,必须心静,心静则意专,意专则举手投足,左右往来,前进后退,上下伸缩,无不如意.意之所至即力之所至.尤须知拳术姿势,变换进退,内外一气,含蓄在胸.两肩松开,气自下沉.力起于脚跟,主宰于腰腹,而运用则在两肩,往来伸缩如前面有物阻挡,前进后退有不丢不顶之意.
初练时务要认定一种,勿贪多,勿嫌少.须知拳虽一派而式不同,法出一源而用殊异.故学一式须时加练习,勿专求重,重则滞;勿专求轻,轻则浮.尤不可专求一部之气,一部之力,务求全身平均发展.盖拳术顺者,自然有力;内外和者,自然气聚神凝;得其中正者,身体自然沉重;神意静逸者,身体自然轻灵.故切不可专求一事.久之,身体自然健康,自然可以却病延年矣.
今请与初学诸君约:嗣后学习请照后列各则循序渐进,虽不能成为名家,要以可免误入歧途矣!
一.形意拳.八卦掌.太极拳源出一流,而式用不同.初学者亦各择其性之相近,认定一种,加以练习.
二.三种拳术既经选定一种之后,学会一式,继续勤加自习,切勿贪多嫌少!要知各式有各式之妙,学者宜细细领悟.
三.到场练习,应该主动,将所学会者温习.须知多练一趟,身体上可多获益一次.千万不要等人催促才去练习.
四.练习拳术,学有先后.初学者应自起点学起,切不可强与先习者比拟.
五.练习拳术如有不明了处,应当随时请教,以免食而不化
.而于平时,尤应观察他人演习,藉收仿摹领悟之效.
我们看到:孙存周先生强调练基本功,练要练的准确、坚实、明白.孙存周先生把基本功浓缩为无极式.三体式.劈拳.崩拳.单换掌.懒扎衣.
孙存周先生教的拳架子更低,孙存周先生的鹰熊合演几乎是贴着地皮练,鹞子翻身的束身几乎是团成了一个球,进步指档捶只觉人在飞,其下降、前冲造成的鼓荡之气竟将其长棉袍前后衣襟充涨起来.但不能有低头、猫腰、撅屁股之嫌.八卦掌走转起来行如奔马,劲力也非常浑厚.
孙存周先生说:练技击有三个台阶,第一步是基本功,把基本功练通了,浑身都是拳.但到了这一步也还是个拳匠.还不能称师.第二步是知拍,与人对打,感应确切,应对自如,如是才出得来节奏.一般人不易做到,到了这一步可以称师.第三步是拳与性合,遇敌制胜,尽情尽性,喜怒哀乐因拳而出,皆能制敌,则可称家.如今能至是者极少.最终至木呐虚无,动静无兆,制敌于不觉中,如家严也.
孙存周先生根据自己的切身实践认为,传统武术若得真传,是完全不需要添加拳击练习的.也无需十年.八年才出门.孙存周先生认为形意拳比拳击更精简实用.
孙存周先生自己的实践,是仅随父亲苦练三年,便闯荡江湖,未遇敌手.孙存周先生认为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出在对基本功的掌握.
孙存周先生还认为,很多名家、大师所以练、用脱节,平时练的东西,对抗时大多用不上,尤其是一些名家把拳路都快练成杂技了,看起来很有功夫,但是一打起来,就全没了.原因在于:
一是对基本功掌握的不准确.
二是实战练习少,距离感差,不知拍.
三是体力不足.
四是意不知毒.
五是志不能坚.
这些都与拳术练习的方法有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