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嘉德日历 | 陆俨少晚年力作赏析

 alayavijnana 2017-02-20




春江不老图 陆俨少(1909 - 1993)

立轴 设色纸本 

1986 年作 197.5×110.5cm

中国嘉德 2000 年秋季拍卖会

估价 RMB 380,000 - 500,000 

中国嘉德 2011 年秋季拍卖会

估价 RMB 35,000,000 - 45,000,000

成交价 RMB 41,400,000



这件《春江不老图》是陆俨少的晚年力作。江流两岸巨石嶙 峋,虬枝老干劲松盘卧,表达“长寿不老”的寓意。而奔流 不息、呼啸而过的大江则充满了青春的气息。作品气势雄阔 生气盎然,佈势和运势皆达于佳境。



 陆俨少一生不断探寻着变法创新的智慧。在浩劫的岁月,其形制结构特征明显的山水风格更趋强烈。在“文革”之后重新获得写生自由,陆俨少便怀着饥渴,几乎马不停蹄跑了井冈山、庐山、黄山、普陀山、雁荡山、武夷山、青城山等许多名山大川。“饱餐”造化引发了他后期的创作激情,使其山水画变化层出不穷,亦促使陆俨少有意再取造化浑然之气,来突破已有的风格。在1978年元旦,陆俨少便画了一幅颇有抽象意味的《云深不知处》,称它“为予七十变法之始”。


陆俨少一生的笔墨修练,从早期的婉秀带“工”,到中期的“工”中带放,再到后期的收放自如,正与传统笔墨发展从工笔到小写意再到大写意的规律相一致。而“大写意”区别于“小写意”主要有两点:一是“大写意”所蕴含和显露的精神情感,比之“小写意”要更为明显而强烈,陆俨少后期作画用笔强调提揿和“杀”,即是其明显的体现;再是“大写意”在笔墨形态上要比“小写意”更显粗阔,陆俨少后期所创用的墨块,即为笔墨之粗阔形态。不过后期笔墨的纵放,既带给陆俨少一种随意自如的天成境界,而其情味之拙辣荒率,也往往难为常人所理解。而陆俨少自己也意识到,书画作品若是“纵横恣肆,徒以快意而笔过伤韵”,亦不足取。因而他认可艺术气息“渐老渐熟,乃造平淡”的规律,尤为欣赏陶渊明诗歌的散缓之致。对于中国艺术幽微气息的深入辨析,使陆俨少能把握自己画风的跌宕虚和而矩镬自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