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神玉之龙凤图腾(二、凤图腾)

 天和图书馆21tc 2017-02-20


       凤,我们现在的认识就是凤凰。而在远古时代,凤是一种瑞兽。中国古代的百鸟之王,象征祥瑞。探讨凤图腾,要从太阳之神,太阳图腾说起。


       太阳崇拜是人类由洪荒向文明迈进过程中古老话题之一。

      

       先民们对太阳与宇宙的观察,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丰富想象,使得世界各民族中都出现了绚丽多彩的太阳神话。这些以太阳为母题的神话传说,在世界的西方和东方各自以不同的方式广为流传,对古代各民族的精神观念和行为方式,乃至整个历史文化都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一切神话均源于太阳。”麦克斯·缪勒说:“凡是阳光照耀到的地方,均有太阳崇拜的存在。” 有了太阳,太阳神便随之产生。在河姆渡出土的“双鸟舁日”,太阳神被奉为生命之源。“双鸟舁日”是对利喙长尾昂首振翮的巨鸟,两边拱护着一轮光焰熊熊的太阳,搏击升腾,运行苍穹。今天犹给人以一种自信、光明和向上的激情、力量。它同时象征着处于农业文明上升时期的河姆渡人,在地球东方创造的绿色文明和用智慧与勤劳托起了另一轮绿色的太阳——稻作,虽然经历了7000个春秋的沧桑,但仍然显示着强大的生命力。被称为“双鸟舁日”图像是雕刻在一块象牙蝶形器上,长17厘米,高8厘米,梳形,图案正面中间有五个同心圆太阳纹,外圆上端雕刻火焰,象征太阳的光芒,两侧则是一对凤鸟翩翩起舞。这是迄今为止考古发现中人类最早创造和具有完整形象的太阳神的图案,整幅画面构思巧妙大胆,线条娴熟、流畅,是河姆渡遗址出土的众多艺术品中的精品。这个蝶形器反映了河姆渡先民在多雨易涝的环境中,为了稻谷丰收,对太阳和天体的一种心灵敬畏,是原始的图腾崇拜,是稻作文化物。“双鸟舁日”象牙雕刻件,表现了河姆渡人对太阳为主体的自然崇拜,是原始艺术中的精品。

 

        宗日遗址中各个墓葬中的随葬品的种类和数量大体相同,说明私有制还没有出现。宗日人遵循母系氏族的外婚制,女人是整个社会的主力。她们不仅保存烹饪食物、管理住宅、生育抚养子女,还掌握管理家庭、社会的才能和外交本领。可能不少还是女酋长,在祭祀中已成为神附体,带有神性,是图腾歌舞的扮演者,成为人们景仰的女神。宗日人是一支高度文明的母系氏族群体。他们把鸟视为本民族所共有的起源,并把它作为氏族的祖先,成为氏族标志和保护神,这与《山海经》中西王母的描述一脉相承。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宗日彩陶中飞鸟环日图,反映了以鸟为图腾的氏族是崇拜太阳的,以太阳象征的寓意手段,使彩陶花纹具有绚丽灿烂的风格与强烈浓郁的风采,再现了对太阳神崇拜的炽热情怀。


      中国有太阳女神,这位太阳女神名叫羲和。最早的大百科全书《山海经》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东海之外,甘泉之间,有羲和之国。有女子名羲和,为帝俊之妻,是生十日,常浴日于甘渊。”也就是说,羲和国中有个女子名叫羲和,她是帝俊之妻,生了十个太阳。“太阳之母”这是关于羲和的传说之一。对于这个传说,是绝对的不现实,唯一告诉我们的是关于太阳之神在人们心中有着神奇与难解的奥秘!羲和是帝俊之妻,这个时期那就是公元前3000年以后的事,也就是黄帝之后的事,事实是前承炎黄,后启尧舜,帝喾(kù)之妻。所以说,关于太阳图腾,在这个时候已经成为氏族的族徽或者是氏族的宗教,不是图腾的起源时期。应该说在新石器时期之前,在中国就出现太阳图腾,到公元前3000年左右那最少经历了6000年以上的发展历程。


       太阳,被世界各地个个民族誉为天神之说皆多!我们不去过多的探讨太阳之神的众多传说,也不去深究各国各地的太阳图腾的历史,但我们必须要知道的是,在中国,太阳之神的起源,太阳之神成为那个强大集团的族徽,太阳之神在人们心中的形象,远古的人们如何认识太阳,如何来勾画这照耀万物生存的伟大之神!在史前万年的时间,这个神圣的伟大之神发生了怎么样的变化?


        据编者翻阅大量史料与传说故事了解,太阳图腾在华夏大地众多部落出现,不管是黄河流域还是长江流域,但很多的史前都是未知,一切的言论都是推敲与考古发现的结合而论。而从更多的迹象分析,远古人们多太阳的认识是误同鸟类,太阳是火焰巨鸟,东起西落飞翔。“太阳神鸟”金饰出土于成都金沙遗址,外径12.5厘米,内径5.29厘米,厚度仅0.02厘米,重量却有20克的圆环形金箔饰。它看起来像一张工艺精美的剪纸艺术品,采用镂空的表现形式,图案分内外两层,内层为12条弧形齿状芒饰,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外层图案由4只首尾相接的飞鸟构成,飞行方向与内层图案的旋转方向相反。金饰中心图案很像一个喷射出12道光芒的太阳,专家学者据此将其命名为“太阳神鸟”。

  这就说到商代,太阳图腾已经是最为珍贵而美化的艺术作品。



       贺兰山在古代是匈奴、鲜卑、突厥、回鹘、吐蕃、党项等北方少数民族驻牧游猎、生息繁衍的地方。他们把生产生活的场景,凿刻在贺兰山的岩石上,来表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再现了他们当时的审美观、社会习俗和生活情趣。贺兰山岩画的年代,目前学术界尚未有一致的看法,分歧很大。岩画刻制年代上限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周兴华认为“少量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大部分属于中石器、新石器时代, 贺兰山岩画少量延续到青铜时代、铁器时代,也有若干作品出自秦汉以后,近至宋元、西夏”。从画面看,告诉我们的是完全神人化的太阳图腾,加入了人面五官的太阳图腾。可想象远古人类的对太阳的认识,同样具有生命的太阳之神!是有着灿烂光芒的人类崇敬天神!因为人面看不清太阳的具体样子,圆圆的,光芒耀眼,人们想象着他的样子,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是远古人们的幻想之图!是远古人们心中太阳的形象。这个形象在人类不断进步的演变中而发生改变,演变的过程更具宗教艺术性。


      而被誉为太阳神的故乡河姆渡文化,却完全代表了华夏长江流域以及以南区域的重要图腾。对太阳神的崇拜,也是世界各国新石器时代普遍发生的一种原始宗教现象,一些文化最古老的民族都有自己的太阳神,如古埃及人崇拜太阳神阿吞、古希腊人创造的太阳神阿波罗、印度古神话中的太阳神阿狄多、巴比伦上古神话中的太阳神沙马土等等。世界各地环境不同,产生的原始文化也不尽相同,但对太阳神的创作中却有许多共同之处,如中南美洲玛雅文化中的太阳神头戴光箭的冠冕,与“连体鸟”骨匕柄中的“太阳”的光冠十分相似;古希腊太阳神阿波罗的身上长着一对翅膀,与“双鸟朝阳”象牙蝶形器上的太阳有两鸟拱护有类同之处。这是人类在相同生产力水平基础上对自然和宇宙探索中不自觉形成的相似认识。“双鸟朝阳”象牙蝶形器与阿狄多、阿波罗一样是原始文化的产物,是人类的宝贵财富。


        这也是编者心灵之愿,真正成就太阳之神图腾的是河姆渡的先们以及他的分支子孙。重要的代表是良渚古国与三星堆文化。


      新石器时代以来由火、太阳和各种鸟的复合----'太阳神鸟'图腾,“太阳神”现实中的载体,太阳神的化身。鸟与太阳的叠合是动物图腾与自然崇拜相结合的结果,反映了太阳崇拜早期阶段。更为体现的是一种期盼,一种心灵的依托!远古的人们看到的只有鸟才能飞到太阳的身边,由此对鸟产生一种渴望,希望鸟带去人们的心愿,希望从鸟的身子上得到太阳神的力量。说来,还是一个目的,那就是需要力量,为了生存。生存,继续活下去是人类最为渴望的目标,今有古有远古更有!因此就有了太阳跟鸟的融合图像。





   需要简要介绍关于龙凤图腾的演变。

        龙图腾以及龙为天子,历代皇帝是龙的儿子是天之子。关于龙图腾,一直到皇帝时期,龙图腾基本是在长江以北的黄帝集团开始使用。就是说,黄帝大败蚩尤,有了集团的统一,氏族的庞大,开始了国家的雏形。同样龙图腾也被统一。

        凤图腾,更多是在长江以南出现更多太阳与鸟的图腾。我们可以理解凤图腾来自长江以南部落集团。龙凤图腾的合一,应该说在远古的某个时期,是一次两个特大部落集团的统一或者是合并的见证。更可为理解的也有如此可能,就是北方的龙王跟南方的凤王的结合,或者是联姻,才有了龙凤吉祥的盛世,成为天下人们渴望的福祉。这个可能要么是黄帝,要么是大禹帝。根据二者的管辖统治区域来看,比例更高的是大禹帝。大禹治水,更多的是对疆域的开阔与对零散氏族的统一工作。大禹从四川跟随父亲来到中原,有记载的夫人却是涂山氏女娇。

        女娇是上古时代传说中涂山氏的女儿,夏禹姒文帝的妃子,仪容秀美,生性娴雅,是当地有名的美女。大禹忙于治水,三十岁尚未成家,后来在涂山(今浙江省绍兴西北)治水,见到女娇,二人互生爱慕之情。女娇又为白狐九尾,难不成就是凤凰尾巴?大禹继承舜的帝位,封女娇为妃。

        大禹治水,至今世人皆知,编者认为,功在他儿子启对大禹的宣传,可以说就夏朝对大禹有过认为的宣传崇拜。禹为龙,禹后为凤,成就太平盛世,约束世间吉祥!启为建立至今的王国,必须要借用父亲的威望与功绩来成就自己的统治权。这个推理也是非常正常的。由此最早的龙凤来自大禹帝。

     龙在民间是祥瑞象征,在古时则是帝王统治的化身。

      凤是凤凰的简称。在远古图腾时代被视为神鸟而予崇拜。它是原始社会人们想像中的保护神,经过形象的逐渐完美演化而来。它头似锦鸡、身如鸳鸯,有大鹏的翅膀、仙鹤的腿、鹦鹉的嘴、孔雀的尾。居百鸟之首,象征美好与和平。曾被作为封建皇朝最高贵女性的代表,与帝王的象征--龙相配。

        凤又是传说中能给人民带来和平、幸福的瑞鸟,因此作为吉祥、喜庆的象征,它那美丽的形象一直在民间广泛流传应用。

        在古代,龙是帝王的像征,凤则是帝后的代表,皇帝皇后是人间的最高统治者,龙凤相配,祥光普照,预示着吉祥如意。因而,龙凤呈祥就代表了百姓的一种美好愿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