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美国辍学回来卖旗袍的姑娘,她把旗袍做成了什么样? | 手艺进化论

 汉青的马甲 2017-02-21

| 手艺进化论 · 地道风物原创栏目 |


石榴热爱旗袍,曾经365天穿旗袍环游世界,从追溯旗袍的历史,到寻访手艺人之间,发现了旗袍的商机。“二三十年代时,人们对旗袍的定义并没有那么窄,你想穿的衣服就是你自己想要的样子。大家相信自己的审美,我们希望复制那个时代的精神。”


穿着旗袍的石榴


2014年,百度发布了一份《90后调查报告》,数据清晰地对90后贴上了几个标签:“成熟”、“为喜欢而喜欢”、“互联网”。

 

而石榴,正是一位涵盖了这些标签的典型90后。

 

她的“石榴集”印花品牌办公室,是一副标准的创业公司模样,只有一间会议室和一间板房,十八名员工包括石榴本人,都在开放的大厅一起工作。我们进门后,石榴挽着披肩,缓缓走来。她一米七三的个子,穿着碎花小短裙,在晃眼的日光灯下显得突出,更让人记忆深刻的,是露出整齐牙齿的笑容。

 

一坐下,石榴便进入了工作状态,虽然,采访的一个多小时里,石榴放在桌上的手机闪个不停,但她仍对我们的问题,神情专注且侃侃而谈,并未因工作上的事情而分心。

 



“不断给自己的生活提出新的可能”


石榴,是人们眼里的那位“总是穿旗袍的古典姑娘”,然而,对父母而言,她却是一个从小不受控制的孩子。


石榴原名石旻玥,因为母亲姓刘,从小被叫做“石榴”。母亲是一位稳重靠谱的大学老师,在这种环境的熏陶下,她继承了母亲理性的一面。不过,基因的另一半贡献者——父亲却是一位浪漫自由的商人,因此,石榴十分欢脱。一提到父亲,她笑得眼睛都弯了,“我爸是创意性思维,对自己没什么要求,只要睁眼十二点就去上班,喝杯茶四点便下班回家了。”

 

石榴大学时与自己的油画作品


这样的结合,让大学专业填了艺术史的石榴,对自己考取了美国曼荷莲学院( Mount Holyoke College)不甚满意。那是美国最古老的女校,


“我不太喜欢女校的气氛,讨论的所有话题都落到女权上,如果在这样的学校学习四年,就会被女权的主流价值观所禁锢了。我想给自己的生活提出另一种可能。”

 

于是,她大一着手申请转学,一旦决定了,她便卯足了劲。那年她选了七门课,且都拿到了A的成绩,转学到了宣扬思想最自由的学校——布朗大学(Brown University)。在这所学校,学生甚至不必有专业都可以毕业。

 

开始新生活后,石榴在假期又报名参加了一个泰国的艺术项目,开幕式上,她穿了一身黑色的现代旗袍,吸引到一个南非的男生走过来,问她,为什么你穿的衣服有“开衩”呢?顿时,自以为比同龄人更了解传统文化的她哑口无言。


在泰国项目画展上,石榴身穿现代旗袍


“虽然知道旗袍是传统服饰,但真要说出旗袍的历史和特点,我真的一无所知。当时觉得特别尴尬,尤其是一个外国人问的,你作为中国人居然不知道。”


这个项目结束后,石榴并没有忘记这次“羞愧”。她在网上找到了许多旗袍的资料开始钻研,研究愈深,便愈发感兴趣。最后,她决定做一个365天穿旗袍的行为艺术项目,找了国内的旗袍店的赞助,并记录下这一年里围绕旗袍发生的点滴,想看看通过这件事情能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

 

这件事情,让她一跃成为了“网红”,并出版了《可我就是爱旗袍》一书。石榴成为了人们眼里的那位“旗袍少女”。


石榴与她的书


“张爱玲《更衣记》里提到最初的旗袍——原来那时的旗袍反应了一种女扮男装的风气,女子们想通过这种长衫来抹去自己身上的女性气息。”如今的她,一提起旗袍口若悬河,从旗袍的渊源到民国的“女扮男装”风潮,从二十年代旗袍的廓形到八十年代的伪“传统旗袍”,甚至文学作品里的旗袍描写,这些细节石榴都头头是道。

 


 ②

“你想穿的衣服就是自己想要的样子 ”

 

穿旗袍行走的过程中,石榴发现国外并没有很多人能辨认出这条裙子是“旗袍”。有一个外国人更说,如果不看领子,他觉得这就是普通的裹身裙。因此,石榴断定国际上对旗袍所知甚少。回到美国后,当地的华裔告诉她,对旗袍她们一开始是拒绝的,但随着慢慢的了解,发现旗袍很适合亚洲人的身材,有种特别的东方美,现在都爱上了旗袍。与旗袍的种种机缘,让这位聪明勤奋的少女从中窥探到了商机。


石榴从小在爸爸的工作环境里耳濡目染,创业的想法,16岁起便扎根在她心里。从在学校摆地摊卖货、高中参加创业比赛、到如今从名校辍学回国、创办品牌,这些经历无不印证着石榴内心对创业的渴望。

 

石榴创业比赛得奖


于是,她萌生了做一个旗袍品牌的想法。石榴着手联系手上的一切资源,并找了两个合伙人,为此做准备,这时对创业的渴望,已经大大超过了文凭。2016年初,她毅然决定从布朗大学辍学回国,


“学什么时候都可以上,但机会走了就没了”。


石榴采访手艺人


在这片熟悉的土地上,她走访了很多手艺人和调研各种旗袍品牌。去新加坡调研的时候,石榴发现旗袍文化在那边一直延续着,而中国却因文革发生了断层,一直到八九十年代,人们才敢重新穿上在各种场合穿上旗袍。参观当地的大型商场时,她惊讶地发现里面有一个服装品牌,除了卖各种裙子,还摆着几件旗袍。

 

石榴工作照 


这一下击中了石榴的脑袋:我想做的不就是这样吗!


“那些一辈子都不会接触旗袍的人,通过这个服装品牌,去尝试了旗袍——这就是我努力的方向。”


说到这里,石榴亢奋且自信地说,


“只做旗袍范围太窄了,几千万就到品牌的天花板,这么小的生意不值得我辍学去创业。旗袍其实是固定的廓形加上变化的印花,印花是最重要的点。美国有Kate Spade,英国Cath Kidson,中国恰好就没有自己的印花品牌。”

 

于是,她把石榴集定义为一个持续输出高质量印花产品的生活方式品牌,其中包括旗袍、普通服装和配饰、家具等等。

 

石榴集品牌主页 


“我们以印花为中心,不局限任何面料去做。对旗袍来说,更多的是保留它的精神。样式上希望尝试不同的想法,比如新一季,会用收腰放摆的旗袍。”石榴提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当时的时装设计师比如叶浅予等,他们设计的旗袍,什么样式都有,甚至有旗袍里套裤子的设计。


“花瓣裙”设计手稿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时,任何布料都可以做成旗袍,有进口的蕾丝风、装饰性的几何风,古董旗袍的花纹反而是最有创意的。大家口中的“传统旗袍”,则是到后来的八九十年代,以莲花、菊花等刺绣为主的大众旗袍。

 

“那时,人们对旗袍的定义并没有那么窄,你想穿的衣服就是你自己想要的样子。大家相信自己的审美,我们希望复制那个时代的精神。”她以《塞拉菲尼抄本》为灵感做了一款“花瓣裙”,并找了艺术家同样以此为主题做了不同的模特背景图案。

 

 花瓣裙的成品


除了石榴自己的小部分设计之外,石榴集的设计更多地依赖另一位合伙人文韬,并且有一些国际大服装品牌的设计师提供了印花的支持。我问她怎么联系到这些设计师的,她欢快地说“她们都是我之前的学长学姐,毕业后进了LV、CELINE等大牌工作,把他们拉来做苦力了。”他们看着师妹创业,欣然应允了她的邀请。

 

不过,石榴并没因为是大牌的设计就来者不拒,她根据之前定的主题,再去她们的印花设计里挑选。“你要的风格,你有你的理解,她有她的理解。她们可能为大牌工作很久,受它们风格影响很大,不一定适合我们。比如说LV的设计就会偏老气。”


石榴拿了一条裙子的黑底白栀子印花举例,其实一般人来看,那个印花典雅柔美,可能没到“老气”的程度,但作为品牌定位的要求,会对印花风格有更强烈的区分。所以,石榴的品牌定位非常年轻化。

 

来自于大品牌的印花设计师提供的一款印花图案


 

 ③

 “你不能因为我的年龄拒绝听我说话”

 

石榴集从去年的种子轮得到200万投资,年底又赢得真格基金和经纬创投总共400万投资。现在,等月销量过百万后,品牌直接启动A轮融资。这样的发展速度,很符合石榴一贯做事风风火火的性格。

 

从小,各种创业比赛对石榴来说,成了家常便饭。在几年前陪朋友参加求职节目《职来职往》报名时,她无意间看到了编导因获知朋友年龄仅有17岁时,把报名表揉成一团扔了。这样的态度对当时正在创业的石榴刺激很大,


“他是如此地不尊重我们,甚至连教养都没有!你可以不用我,但不能因为我的年龄拒绝听我说话。”


一气之下,她在年龄一栏填上了23。 


石榴在《职来职往》上

 

直到在录制现场的时候,她才告诉大家只有17岁的真实年龄,而且把心里挤压已久——被当成小孩不被尊重的愤怒都说了出来,震惊了主持人和观众们。“当时主持人站得离我特别近,他的眼神犀利,居高临下地质问我,非常咄咄逼人,那时每天晚上闭上眼都会想起。”

 

现在的石榴,想起以前的傻事,会承认错误。“当时的我太天真了,拿着一个网络平台的创意就跑去58同城前台说,能不能把我的idea给收购了呢?”她捂着嘴笑着说,经过那件事,她学会了不去在意各方面的评价,更去考虑行为的后果。


石榴在《中国式相亲》上


“所有热点火过二十天后,就不会有人去记得你是谁了。直到现在上了《中国式相亲》,才会去记起《职来职往》的我,但那已经不是现在的我了。”这次参加相亲节目,让石榴又一次“走红”了起来,但大多收获的都是好评。

 

很多人都是通过这次电视节目,知道了这个做旗袍的小姑娘。谈到上节目营销自己,石榴毫不掩饰地回答,“大家上节目都抱着自己的目的,比如说我牵手的杨硕,他想去秀一下中文,而有的主播也会为了增加流量而上节目。它就是一个电视节目,我觉得无可厚非。对我来说,不论个人还是品牌,都是希望更多的曝光。

 

提起牵手的新西兰男嘉宾杨硕,他们现在是好朋友,石榴的爱情观就如她在事业上对自己想要的东西一样地清晰,“杨硕不知道任何作家,甚至连《小王子》都不知道,这让我很崩溃。美国人、新西兰人、澳洲人还是不适合我,考虑欧洲人和亚洲人,因为文化底蕴对国民素质影响还是很大的......”


石榴与合伙人文韬


这个做事有自己逻辑的95后姑娘,正在带领一个团队快速地往前走。除了在互联网上同步自己的服饰图片和文章,公司里事无大小,她都会跟着大家一起做。


合伙人文韬这么评价她“她身上最明显的就是很有朝气,很有自己的主见。我们做公司不可能都很顺利,但她的态度,让我们有问题能积极解决。”

 

石榴工作照


石榴拿起一件衣服,“我希望通过优质的内容给大家创造价值。不只是让大家买东西,而是普及大众穿旗袍包含的态度。”这就是她现在正在做的事情。这个才22岁的女孩,看上去淡定极了,在这个不到10平方米的房间,日光灯白得刺眼,自始至终,她保持笑容,眼睛一直注视着我们几位,透着自信而坚定的勇气。

  

我们面临的,是一个逐渐以90后、00后为主体的时代,这批青年对社会有着灵敏的触觉和主见,强烈地要求被尊重。在这个新时代里,作为一个95年的代表,石榴正开始大展拳脚。

 


-END-

投稿邮箱| didaofengwu2015@qq.com 

我们每天都会看哦


点击图片阅读《预测:下一个时代,书籍会屹立不倒》



点击图片阅读《直男设计师:我知道什么样的姑娘会打动人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