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研半年了,发现自己越来越······

 昵称40525794 2017-02-21

▏ 沂安

▏ 七夜

1

这个故事要从2年前讲起。

两年前,刚刚准备考研的时候,我从未有过来山西的念头,当时对于山西大学也是一无所知。并不是我有多么明确的目标,从大学时期就立志考上哪所高校。恰恰相反的是,习惯了随性散漫的我,在当初报高考志愿都是随手一翻,随眼一看,随便一报,随笔一划,就把自己的四年交代了。在面对更是没人管束的大学生活和考研之路时,看着身边的同学都定下了自己心仪的学校,我只能在心里默默的安慰自己,随遇而安吧,相信总会有沿途未知的风景,总会有命中注定的人,总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在远方等着我。

一年前的10月,考研报名开始了。这时依旧在校园悠哉闲逛的我才开始有了点危机感,开始手忙脚乱的寻找报考学校。我从小就有先天选择困难症,这个时候摆在我面前的问题更是让我抓耳挠腮。在老师同学的指导建议下,同时我也咨询了很多师兄师姐。在那些夜深人静的夜晚,我曾无数次地打开百度进行搜索,在综合考虑了气候温度、地理环境、人文影响、饮食特色等等一系列因素后,初步选定了山西大学和苏州大学。而后,又经过了一番比对和内心强烈的挣扎,我盯着地图上类似平行四边形的山西省看了很久很久,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就是你了!

十个月前,备考完成,该上战场了。虽然我底气不是很足,进考场之前也依旧忧心忡忡,心里想着这个也不会,那个也不会。反正就这样吧,本少侠散漫惯了。人活着总要争一口气嘛,一鼓作气,我的士气不能低落。在考场上,我不止一次的小声的对自己说,你很棒。一点一滴的回想,一字一字的书写,思考,斟酌,将这么长时间里的付出尽情挥洒。考完之后,我又来到曾经备战的教室,看着学弟学妹们认真的复习,那感觉恍如隔世,恰似当年自己的模样。

八个月前,经过苦苦等待和各种难捱的煎熬,初试成绩就要出了。记得在等待成绩的最后一晚,心里没底,快要被折磨崩溃的我整夜失眠,暗自发誓:如果能去山西,以后再也不过情人节了。没想到,一语成箴。我激动地有些慌张和不安,这就可以了?这就能去了?以后就能随时随地吃刀削面了?没人回答,只有我在偷偷笑着自己的没出息。3个月前,一个人乘飞机历经3个小时到达太原这座陌生的城市,分不清东西南北的我被出租车司机送到了山西大学门口。那一刻,我依然不敢相信,自己就已经来到山西大学了?门口的毛主席雕像微笑着向我挥手,我一瞬间释然了。我从毛主席的家乡来到了一个有毛主席雕像的学习,想来也是某种莫名的缘分吧。在校园里漫无目的的走着,看着周围的建筑和风景,憧憬着以后在这里学习生活的情景。

然而现实将我的梦境打破,复试发挥的并不理想,老师问的问题好多都没有答出来。那晚,我躲在宾馆里偷偷的哭过之后,黎明时收到了一份教师工作的面试通知,正感慨天无绝人之路准备收拾东西回去工作的我,忽然在返程的车上,收到了研友老赵的短信:恭喜你被录取了。震惊得我差点从车上跳下去,再多的语言也无法描绘那种感觉。

想来真是一波三折,好事多磨。

2

四个月前,迟来的录取通知书几经波折终于到了我的手上,捧着沉甸甸的它,我内心觉得无比自豪,心里有许多话想说,却又不知从何说起。我认真的读着上面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缘分就是这么奇妙,无心插柳的我就这样和这片土地有了联系,和这片土地上的人成了朋友。也许以后会留在这里吧,也许以后这里会有我的家吧,也许以后还有更多的以后吧。这样想着,又对未来充满期盼了。

在读研之前,我的耳边经常会响起两种“过来人”的声音,一种是踏入这座围城却想出来的:读研真的是一件辛苦寂寞无聊浪费时间的事,还是放弃吧;另一种是在围城里过得不亦乐乎的:读研真的是一件很有趣幸福提升自己的事,赶快加入吧。面对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极端声音,我虽疑惑,却也还是想要试试,到底我会是属于哪一种呢?

等到我终于如愿以偿成为研究生中的一员并度过了一个学期之后,静下心来细细回想这半年,我才发现,研究生的生活,多滋多味,怎么又可能仅仅只用这两种声音来形容呢?

最初,肯定是新奇啊。对于在东北长大,在湖南读大学的我,在山西这片土地我从未涉足过,第一次的感觉是既陌生又有趣。来之前也向师兄师姐们打听过,都说报考山西大学的只有两种人,第一种是本地人,第二种则是调剂过来的人,像我这样因为对山西刀削面仰慕已久而不远万里赶过来的,着实可以算得上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第三种。学校是所百年老校,加上太原这座城市也是座文化名城,总是吸引着我到处走走看看,伸出手去触摸那些古老的印迹。再加上很多从来没有尝过的小吃和一张天生爱吃的嘴,就这样,初来时的我,似乎并没有担心中的水土不服,也好像不是那么想家了。

接下来,新奇过后就是好好读书好好上课好好学习的平淡日子了,和大学时代的生活并没有什么不同。同样是一成不变的三点一线:宿舍、教室和食堂,同样是公共课和专业课来回登场,同样隔三岔五的图书馆之行,同样偶尔的班会和各种各样的讲座,还有杂志社很是轻松愉快的工作,常常让我恍惚自己还是身处于大学时光,只有周围早已变化的人和景提醒着我,自己早已告别那秀色湖湘,是一名身在华北的研究生了。

当然,清如水的生活里也会掺杂着一些别样的小情绪。对一切的新鲜劲儿都过去之后,一种莫名的孤单开始在我身边环绕。离家千里,平常的节假日自然是无法回去的,节假日的时候自己一个人留在空荡荡的宿舍里,一盏孤灯,微光如豆,只能听着电话另一边传来父母温暖的声音,心里难过的不是滋味。有的时候一些同学聊起当地一些趣事,我也只能静静地听着,看着他们说说笑笑的样子,在一旁完全不明所以却也要笑出声来,忽然就觉得,在那方天地之下,就只有我一个人,默默独自前行。

这样的孤独感还笼罩在我头顶未消散的时候,又有一件让我焦虑的事情发生了。课堂上各位老师所讲几乎都是和当地有关的风土人情,历史变迁,有的老师还会说起方言,一起听课的同学都是本地人,都是听得津津有味,我只能左看看,右看看,无聊的云里雾里,思绪无边。那段时间里,总是感觉和同学们差了一大截,甚至在因为梦见自己考的一门叫山西区域地方史的课程成绩十分惨烈而被吓醒。无奈之下,只好每天硬着头皮去听课,老师说起一个地方就在特意买的地图册上圈出来,然后或百度,或询问,这样一段时日下来,虽然还是不能完全理解,但至少总归是能懂一些了。

从陌生到渐渐的相互了解,和朝夕相处的室友从最初的无话可说到无话不谈,和导师从第一次见面时的不知所措到坦然从容。慢慢的,一切都好了起来,也会和同学约着去跑跑步,开些小玩笑了,也能和室友挽着手一起去逛街唱歌了,也会选一本书安安静静的读一下午了,也会和小伙伴们讨论一些学习中的感想与看法了。这时候的感觉,应该是安心吧,就像是午后的阳光,透过缝隙滑落,一片剪影斑驳,而我恰好把它捧在手心里一样。

读研也会有不少的烦恼啊,有的时候会和室友闹一些小矛盾,发生一些小摩擦,想着和好却总是碍于脸面跨不出那一步;有的时候面对导师给的任务,无从下手,嫌弃自己太笨;年纪在长,家里的长辈们也会催着自己开始要考虑终身大事了,不能再像个小孩子一样无忧无虑了;父母眼角的皱纹,头顶的白发,时光的无情,还有身边的一些琐碎杂事,都会让我觉得苦恼,很有压力。而自己偏偏又是一个敏感内向的人,什么事都只愿意藏在心里,不愿意向人吐露。大概人生总有一段特别艰难的日子是需要靠自己慢慢熬过去,才能走出来的吧,也唯有这样的岁月,我们才能学会成长,渐渐坚强。

但一定不会总是这样糟糕的,即使一个人再孤单,再沉默,身边也总会有关心自己的好友。初来学校的时候,老师和同学的亲切关怀,还有室友的关心和包容,都像是一束温暖的光,慢慢地驱散我心里的孤独和不安。不舒服的时候,桌子上会有准备好的热水和饭菜;想家的时候,会有贴心的安慰和陪伴;无聊的时候,会有人一起谈天说地。我很幸运,能遇上一群善良有爱的人,也很感动,感谢这些可爱的人为我做的一切。同样我也很愧疚,不知道自己能够为他们做些什么,可是好友们总是用微笑告诉我不必如此。

3

写到这里时,脑袋里有些乱乱的,那些进入研究生生活之后的点点滴滴开始慢慢在我眼前浮现,每一个我身边的人,每一件我经历过的事,每一处我去过的地方,每一步我走过的路,一个个,一件件,一处处,一步步,都清晰的铺展在我面前。酸甜苦辣,喜怒哀乐,都是别有一番滋味。这半年里,总会有许多感触,也会有许多怀想,想完完整整的记录下来,却发现无论怎样,都不如我意。总是觉得不够圆满,或者没有笔下生花,也写不尽所感所见所想的万分之一。

然后讲一些我自己半年来对读书的体会吧。读书不要把自己局限在某一个领域中,不能只看专业领域的书,要把视野放得更宽一些。作为历史专业的学生,其他人文学科,特别是文学和哲学的书,会对自己有很大帮助。哲学培养思辨,文学培养敏感,这些都会为自己写的文章加入很多灵动的东西。这学期认真读了几本地理学理论和近代史的著作,对思维的扩展就有很大帮助,感觉完全踏入了另外一个领域中,要解决一个问题,需要的是一连串的知识体系,而不是单一的某个领域就能解决的,有时用其他学科的知识解决自己学科中的问题,会有意外的发现。

作为一名研究生,首先,要广为借鉴,博采众长。就个人所处的学术环境来说,我认为如能充分吸取和借鉴每位老师的读书经验,哪怕是每位老师吸取一点,那就能日有新得、恒为精进。而我自己的研究生学术道路也会更加顺畅。

借用俞敏洪的话:“我相信, 每一条河流,都有自己不同的生命曲线,但是每一条河流都有自己的梦想,那就是奔向大海。我们的生命,有的时候会是泥沙,你可能慢慢地会像泥沙一样——沉淀下去了,一旦你沉淀下去了,也许你不用再为前进而努力了,但是你就永远见不到阳光了,所以不管我们现在的生命是什么样的,一定要有水的精神,像水一样,不断地积蓄自己的力量,不断地冲破障碍,当发现时机不到的时候把自己的厚度积累起来,当有一天时机来临的时候,你就能够奔腾入海,成就自己的生命。”

每个人的读研生活都是五彩缤纷,各有不同的,不必拘泥于一成不变的日子,不必去羡慕他人的生活,也不必去复制粘贴别人的轨迹,就像风不会驻足,云不会停留,一直无愧于心的大胆向前,自己所期盼的总会出现。

作为一名历史学的学生,我记得一代国学大师王国维的墓志铭上,有这样一段话:“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章。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究竟该如何读研究生,我想“人是要有点精神的”,有点信仰的。只要有精神和信仰,我的研究生之路会越来越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