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宁老师:信息时代真的关注了我们的母语教育了吗?

 隨风飘逝 2017-02-21

2月21日是“国际母语日”。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动设立的“国际母语日”,旨在促进语言和文化的多样性,以及多语种化。在信息时代,我们的母语教育面临哪些问题,我们来看看王宁老师的文章吧!

信息时代真的关注了我们的母语教育了吗?

    文 / 王宁

上世纪90年代开始,全世界进入信息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仅由于计算机进入了工农业生产和科技发明而使这些部门的自动化达到一个新的水平,更重要的是使电讯与计算机系统合而为一,电报、电话、邮政都被网络传播替代,信息传递的速度、广度达到空前未有的地步。

在这些有形的变化之外,信息时代无形的影响已经被我们体会到,那就是,信息和信息机器渐渐参与了人类的知觉活动、概念活动和原动性活动,在精神活动方面,也有越来越多的内容,由电脑代替了人脑。信息技术改变了人们的学习方式,打破了经验性的知识传递,年轻人不必完全依靠教科书,也不必都听老师和家长的絮叨,就能从手机和电脑中获得很多有用的知识,“子教三娘”已经不是个别现象。

信息时代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改变了人与人相处的方式,改变了人们的学习方式,也就必然要改变人的思维方式。在这种情况下,人对技术的依赖越来越多,最容易产生的思想误区就是忘记了人类自己的“技术万能论”和“技术决定论”。



可以想一想,当今的一切创造,真的是计算机自动带来的吗?如果没有人脑的支配,计算机能够自动聚合信息资源又从中产生出应有的结论来吗?不要忘了,自外与人类的自然界,不被人关注的自然界,不成其为“信息”,人类要改造社会,首先要改造自己;要改造自己,首先要认识自己;而人文现象的个性化和经验性,并不能精确计算。计算机的语言要想全面代替人类的自然语言,是作不到的。人脑操纵电脑在先,电脑操纵人脑不过是人脑操纵电脑的反映。信息科学的发展必然会提高生产力,但未必能提高人类社会的质量。

很多问题在我们匆匆忙忙被动地进入信息社会以后,已经产生。信息安全出了问题,知识产权比过去更难保护;信息真值出了问题,伪信息和真信息传播的速度一样快,而且因为造伪的不负责任,速度更快;很多人在信息高速路上飞奔,满身满心的浮躁,沉思、反省、回顾、总结……这些使人们增长智慧、减少损失的思维活动渐渐远去,人——操纵技术的人,更优秀了吗?


信息走向社会、走向人文,是要用汉语、汉字传播的,中国几千年的语文都不仅仅是语言形式,而是带着思想、载负情感、富有文化、凝聚美感的话语和篇章。这些都存在于母语教育之中。但是,现代信息真的关注了我们的母语教育了吗?

只要举目看去,就会知道信息社会的发展本来是可以推动母语教育的,而实际上,却在弱化他。声光电使娱乐变成社会最强音,冲击着教育,忘记了几千年“乐胜则流”的祖训,改变了那些要做发明家、要做教育家的理想,造就了一些孩子的明星梦。一个教育措施成就一种商业门户——加强数学教育招来奥数,加强外语教育招来英语辅导班,招考特长生招来乐器班,最近提倡孩子们练练毛笔字,书法班又渐渐增多……这些脱离了学校的正规教育、价钱随着家长望子成龙的慷慨不断加码的“辅导”,都在用电子广告传输信息。

激光照排提高了出书的速度,于是,上千种给孩子“普及传统文化”的读本上市,用心的优质的书刊不是没有,统计一下,有多少粗制滥造的“成品”同样上架?好在国内每年有将近两亿的孩子进入基础教育,电脑和手机如此普及,商机对母语教育质量的威胁越来越大。


我们不是反对技术的“老古董”,我们自己也在学习和推动信息技术在人文科学上的应用。当然,信息技术并不是没有给母语教育带来好处;但是,一定要用上面那些远远没有说足的负面影响来作代价吗?

信息社会的母语教育问题,一个涉及国家强大的课题,一个涉及信息传播健康发展的课题,在当下,它是比大数据、云计算更该引起重视的课题,比信息技术更难解决的尖端课题,亟待更深入的探讨和解决。


本文发表于《语言战略研究》2016年第6期卷首,原题《加强信息时代的母语教育是语言战略的尖端课题》。

转载自公众号:语言战略研究

王宁,1936年生,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资深教授,北师大章太炎黄侃学术研究中心主任,章黄学术在当代中国的重要传人。

孟琢,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文学博士,从事训诂学、《说文》学研究,章黄国学主编。

特别鸣谢

书院中国文化发展基金会

敦和基金会


章黄国学

有深度的大众国学

有趣味的青春国学

有担当的时代国学


北京师范大学章太炎黄侃学术研究中心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汉语研究所

微信号:zhanghuangguoxu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