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宪宗元宵行乐图》中看明朝院元宵

 天宇楼33 2017-02-22


虽说元宵节已经过去了一周

但是不知今年的元宵节各位过得如何

猜灯谜?张灯结彩?加耍龙灯和吃元宵?

其实元宵节的活动由来已久

以前的年代也有元宵节的庆祝

其活动与现今的元宵节活动有有何不同

下面来看一下古代明朝时的元宵节是如何欢度的

一、元宵节与明朝的元宵节


元宵节,又名“上元节”、“元夕”或者“灯节”,是中国历年来的民俗传统节日,在节日期间不管是气氛还是活动都是十分热闹和喜庆。


   《宪宗元宵行乐图》局部鳌山万岁灯的样式

明朝的元宵节更甚喜庆喧闹,尤为重视灯节,明太祖朱元璋在明朝之初便将元宵节的节期延长至10夜(早起的灯节一般是1夜或者3夜,到唐代以后变更为5夜),而后在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下令在节日期间于皇宫午门外放置“鳌山万岁灯”(即为万盏彩灯叠成山形,十余层高,形态似鳌,中间处用五色,熠熠生辉),节日期间千姿百态的花灯烟火让人目不暇接,鼓乐喧嚣达旦。


   《宪宗元宵行乐图》局部鳌山万岁灯的样式


有记载,明成祖在节日二更时,出午门观鳌山,皇后嫔妃以及大臣随后,笙歌喧闹,花炮齐放,伎舞翩翩,在皇帝退去后,百姓便可进入午门同观鳌山,场面一派繁华热闹。明代的元宵节成为上自帝王下至各阶层百姓都全民参与的喜庆节日活动,紫禁城悬灯结彩,一派繁华热闹景象,君臣同乐的重大节日。


二、《宪宗元宵行乐图》中元宵节活动

《宪宗元宵行乐图》便是明朝的宫廷画家将明宪宗欢度元宵节日时的活动场景描绘下来,长卷的画面内容可分为三个场景,每个场景以宫门或者红墙作为分隔线,从右至左分别为:明宪宗观看烟火的场景、明宪宗与群臣观看货郎与行列表演、宪宗与群臣观看杂耍百戏与鳌山灯。

 局部明宪宗观看烟火


每个场景任务众多且每一个人物组队之间都有相应的动作和状态,使得画面生趣盎然。而杂耍百戏与表演行列之间自然衔接,使得观者在观看的同时视线随着行列的走向而过渡到下一个场景。

 局部明宪宗观看烟火


不仅如此,在三个场景当中属第二个场景——宪宗观看货郎与行列表演,在画面中占据最大的区域,可见在明朝的元宵节中表演行列和货郎是元宵节日活动中是必不可少的部分。


局部 货郎表演


第二个场面中有四个货郎,每位货郎的担架迥异可以看出当时明朝时货郎行业的兴旺以及小商品的大需求量;表演行列中人物扮相各式各样,有文武僧俗、竹马戏、外邦朝贡表演、钟馗等,通过表演行列的各式人物可昭示处明朝在文化、外交上的强大与繁荣,以及所传达的国泰民安的寓意。

局部文武僧俗行列表演


在明朝,元宵节成为明朝盛世的象征,是彰显国力的节日之一,因此元宵节日受到明朝帝王极高的重视。


三、此“元宵节”与彼元宵节

在《宪宗元宵行乐图》中,描绘的是宫廷中元宵节日的活动,每个人物都有相应的活动与对应的状态,让画面每一细节都有可以品赏的内容和意趣。


  局部 竹马戏表演


但是,从客观上,画面上似乎多一份乐趣少一分现实,画面上的场景似乎也不是在午门外,明宪宗身边的护卫极少,画面描绘的内容丰富但是场面也并没有文字记载般浩大。

局部外邦朝贡表演


这让小编存有一丝疑惑,此画是否是宫廷画家真实描绘的场景,还是画家个人基于宫廷以及民间元宵节活动为基础的加以想象。

局部 钟馗表演


画面若没有如实描绘,那身为宫廷画家,其职责实为权贵服务,画作的意义与用途是否与当时的政治权力有关系,这似乎留下一个悬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